一、概述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多线程来模拟电梯调度。总体来讲我觉得这一单元的难度略低于第一单元,主要体现在书写代码的难度低于第一单元,但是调试的难度却略高于第一单元(不过我还是觉得第一单元第三次作业调试debug很难)。
二、设计策略
我在这三次作业采用的是生产者——消费者的模式,输入作为生产者,电梯是消费者,他们之间共享一个调度器。调度器主要保存一些队列和一些调度函数。在我的代码里,队列主要是:在我的代码里分为每一层的请求队列,以及每个电梯的内部请求队列。一些调度函数包括:目标选层函数、电梯上下客函数以及一些其他辅助函数。调度器的部分方法用synchronized修饰用于解决等待队列的同步和互斥问题。
第一次作业:单个电梯
第一次作业我在设计的时候运用了两个线程:一个输入线程,一个电梯线程。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共享的调度器。调度器的数据有十六个list,其中一个list是电梯内部请求队列,另外15个list分别是每一层的外部请求队列。每次输入线程获得请求,调度器根据请求的fromfloor加入该层的请求队列。调度器的选层函数通过当前队列(即16个list)的情况决定电梯的下一个停靠层。当电梯停靠时,通过调度器的上下客函数,更新这16个list,并输出INOUT信息。
我的调度方法是: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就近原则。比如当前电梯在向上走,就从当前楼层+1开始向上搜索,如果电梯内有请求或者电梯外有请求则停靠。如果当前楼层以上没有任何请求则改变电梯的运行方向。电梯线程里通过一个数据upOrDown来标记当前电梯方向:1是向上,-1是向下,0是当前无请求。
第二次作业:多个电梯
第二次作业增加了电梯的数量和电梯中允许搭载的人数限制。本人为了偷懒就在第一次作业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其中调度策略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增加了多个电梯线程而已,并在调度器的方法里增加电梯下标参数来获得对应电梯的调度层略。当然造成的结果就是所有电梯疯狂强人,因此性能分就不是很好。
第三次作业:多种电梯
第三次作业给出了更多可变因素。本人为了偷懒就在第二次作业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其中调度策略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有些乘客不能直接到达,需要换乘。我们可以轻松证明,至多经过一次换乘,乘客就可以到达目的楼层。因此对于不能直接到达的乘客,我添加了一个寻找中间楼层的方法,使得乘客换乘的“总路径”最短。比较遗憾的是,由于一些情况下可能的死锁问题,我的强测一个点RTLE了。且后来跟同学交流,发现在电梯人满的时候,可以不必理会外部的请求队列,也就是有些情况下电梯不需要停靠。感叹一下我竟然没有想到(毕竟停靠一次挺费时间的)。
三、第三次作业架构设计的扩展性
我的第三次作业整个电梯设计的思路一直都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对电梯种类的扩展可以通过在电梯类中增加属性来实现。对多种多数目电梯的综合调度,大部分也只需要改变调度器中的调度方法就可以完成扩展和改进。总体来讲扩展性还是可以。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调度器显得太过臃肿,里面包含了太多方法,且调度器管的事情也有点多以及相互渗透。因此如果进一步增强第三作业架构的可扩展性,可以在改造调度器上下功夫,比如形成一个二级调度器,一个负责宏观实现,另一个负责围观具体实现,这样可以使得整个程序更清晰,以及真正让每个对象只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通过对象间的消息传递来形成一个设计优良的oo程序。
四、度量分析
以下第三次作业为例。
五、自己程序中的BUG和别人程序的BUG
第一次作业:在互测中发现了自己的CPUTLE的bug。发现了自己在第一次作业中并没有才有线程同步的方法,而是暴力轮询。没有发现别人程序的bug。
第二次作业:没有bug。也没有发现别人的bug。
第三次作业:强测中一个点RTLE了,应该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死锁。应该是在输入线程结束后,仅有一个电梯进程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没有其他进程通知这个电梯进程,从而陷入死锁。修改办法是在wait方法中加入参数,可以在一定时间后没有唤醒的情况下自动醒来,从而避免死锁造成的RTLE。互测的时候没有发现别人的bug反而发现了自己的bug。
六、体会
在多线程程序设计中,线程同步和安全十分重要。在不进行暴力轮询的情况下,如何运用wait(),join(),notify(),notifyAll()等方法进行配合至关重要。能够写出一个安全无bug程序的关键是自己对于程序架构的充分理解以及全面考虑。像我这第三次作业的BUG就在于没有考虑到input线程结束后只有一个电梯线程存活的情况。其他关于debug等事宜,我因为摸鱼没有搞自动化评测,因此没有什么发言权。希望我以后能在互测上花更多功夫与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