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个能提升你认知存量的思维模型——隐含前提思维模型。
当然啦。我会用最简单有效的思维结构为你展示这个思维模型。它包括5个方面:1,定义;2,应用场景;3,背后的原理;4,方法论;5,与之相关的模型。
1,定义
先说一说前提,前提是指在整个推论过程中的条件。以最常见的三段论为例,它的推导模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也就是,为了得到某个结论,通常我们需要从某个前提出发,然后通过推导的过程,最终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
隐含前提,是指那种在推论过程当中没有明说出来的那一部分前提。举个例子,这里有一个推论: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大家看到这个推论的时候,是否觉得没毛病对吧,很有逻辑性。但是你再往深了去想,就会发现,它不是一个完整的三段论。它把某个大前提给隐藏了。完整的推论应该是: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而这里被隐藏掉的“所有人都会死”就是这个推论的隐含前提。
为什么我们在推导过程当中会把某些条件隐藏掉?除了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误导你之外,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你觉得这个前提不证自明,无用多说,但往往现实并非如此。因为你奉为真理的东西,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个笑话。
接着说隐含前提思维模型。它是指当我们进行理性思考时,一定要审视我们的推导过程。是否有哪些前提被我们当做隐含前提忽略了?而这些被我们认为为真的前提是否存在应用边界?我们现在的推导是否处于它的应用边界之内?等等。。只有把我们推导过程的隐含前提摆到台面上,才能够让我们的思考显性化,才能够让我们更笃定我们的思考更理性。
2,应用场景
可应用于任何需要调用我们理性思考的场合,比如当我们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们最后选择了电气工程,原因是电气工程有好的就业前景。这里的隐含前提就是:好的就业前景等于好的专业,那真的是如此吗?找隐含前提之后,我们要对它进行思考。也只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之后,才能够更笃定我们的选择。好的就业前景是否等于好的专业?这个隐含前提不是一定对或者一定错。只要你自己选择时仍然认可这一隐含前提,你完全可以按照这一标准进行你的选择。
3,背后的原理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进阶过程。在我们认知的过程当中,由于某些知识被反复的调用、反复的验证,最后被写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它很有可能就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隐含前提,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思考的过程。
然而,因为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很多隐含前提形成于我们思维尚不成熟的阶段,它们潜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影响着我们的决策。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耳濡目染,长大以后这条经验已俨然变成你获取幸福的隐含前提。你会认为,如果想获得幸福,你必须要吃苦。而你现在不幸福,肯定是因为吃得苦不够多。
4,方法论
这里所说的方法论是指有觉知地看到我们思维的隐含前提,我把它称为主动元认知。元认知是对我们思考过程的思考,通过元认知我们能够发现我们推论中的隐含前提。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启动我们的元认知,而只是会在我们的人生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被动启动元认知。
我们需要更多的元认知,特别是更多的主动元认知。当你的人生并没有深陷挫折或重大事故之时,努力地提升自己元认知能力,为自己的人生积累更多的认知存量。一旦如此,当你的人生再遭遇挫折的时候,因为认知存量会提高你人生的安全裕度,它能让你不至于被挫折打败。
5,与之相关的模型
第一性原理。
隐含前提,大多数时候都是你认为是不证自明、肯定为真的东西。而第一性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第一性原理是把你信以为真的东西显性化,并用它指导人生的方方面面。
比如埃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价格第一。于是,他进入任何一个行业时,通常都会应用还原论,无限降低产品的成本,最后形成产品的行业优势。
比如,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用利他第一或利益第一作为我们人生的第一性原理。你采用什么样的第一性原理,你就会获得什么样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