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计算机组成原理

      之所以要了解这部分知识,是因为1997年的paper《programmable quantum gate arrays》中提出了‘ 普适量子门阵列’ 是参照着经典计算机的架构思想而提出的。

      问题:是参照‘冯诺依曼’ 体系?还是‘哈佛’ 体系?亦或二者的融合?看上去是哈佛体系。

      

      此量子门阵列设计: 有 data register 和 program register, 而中间的幺正操作(可编程门阵列)是固定的(fixed)的方案。我们实际要的效果是实现了对于输入态(data qubit)的操作。

      最好是要阅读专业书籍《计算机组成:结构化方法》(已下载)

      关于运算设备的分类。

      (1)通用处理器(GPP):采用冯诺依曼结构,在通用计算机上选择一种语言进行编程实现功能。

      (2)微控制器(MCU): 单片机。芯片级计算机。

      (3)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采用哈佛结构,实现算法的方法可移植性和灵活性较好。

      (4)专用芯片(ASIC 或 FPGA):执行效率高,速度快,集成度高。具有并行特点。

      冯诺依曼的核心思想:指令和数据都能从存储器中读出。

      资料1:参见知乎

           在内存里,指令和数据是在一起的;

          在CPU 缓存里,还是会区分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

          所以可认为:在CPU外部,采用的冯氏架构;在CPU内部,采用的是哈佛结构。

          大部分的DSP都没有缓存,因而直接就是哈佛结构。

          

      资料2:参见吴军 文明之光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采用存储程序方式,数据和程序在内存中是没有区别的;即存储器的某个位置,放的可能是数据,也可以是指令或者二者混合体,具体是什么需要处理器解析;

          哈佛体系:数据存储和指令存储是分开的。


            

  • 相关阅读:
    PointToPointNetDevice doesn't support TapBridgeHelper
    NS3系列—10———NS3 NodeContainer
    NS3系列—9———NS3 IP首部校验和
    NS3系列—8———NS3编译运行
    【习题 7-6 UVA
    【Good Bye 2017 C】 New Year and Curling
    【Good Bye 2017 B】 New Year and Buggy Bot
    【Good Bye 2017 A】New Year and Counting Cards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35 D】Inversion Counting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35 C】Two Cake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shihao/p/81941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