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了解潜意识

      当你听见电话响了,你会做什么?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会去接电话。这个第一反应就是潜意识,它是一种条件反射。 我们想想,能不能不去接电话,自己继续看书,不受它的影响?  要明白,你的行动、你的情绪你自己是有控制的。   潜意识是十分快速的,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之前我们讲过缘脑也有记忆功能, 潜意识应该就是存在缘脑里面的记忆。我这种说法没有经过科学证明,我也无法做实验来证明。但我们说过,知识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只要这种理解能证明现象,能帮助我们记忆,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是对的。潜意识是十分快速的,所以我们认为潜意识是存在缘脑里面的记忆,这是符合潜意识的现象的。   我再用程序员听得懂的方式解释一下潜意识。 潜意识就相当于是缓存。我们第一次查询数据库的结果缓存到内存里面,下次读取数据通过缓存会很快,这样不用每次都查询数据库,能提高程序的性能。 但是我们要明白缓存始终是第一次查询数据库的结果,也许数据库的数据已经变化了, 这时候我们需要更新缓存。   人类的有些潜意识是后天形成的,因为小时候经历的事情而形成的潜意识。还有一些潜意识是先天的,每个人都有,它来源于我们的远古人。   下面说说人类常见的一些潜意识,这些潜意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困扰,这些都是“需要更新的缓存”

    后天形成的潜意识

     以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讲一个人很会喝酒,白酒可以几斤下肚,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一沾黄酒就会晕倒。自己到很多医院去检查,医生都说没有问题,查不出原因。最后他的朋友建议他去心理诊所看看,心理咨询师给他做了催眠,通过催眠的方法使他回忆起小时候的很多事情,让他想起了他小时候的事情, 小时候,他爷爷去世后的时候,人们都说他爷爷是喝黄酒死的。所以当时这件事,在他心里形成了潜意识,长大后每当喝黄酒第一反应就会以为自己会死。这个潜意识就是他后天小时候经历的事情而产生的,是后天形成的潜意识。     我们情绪和思想都是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形成的,第一反应的情绪和思想往往来源于后天潜意识。注意观察我们的起心动念,分析我们的行为,从而知道为什么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思想,这样才能更加的认识自己。下面讲讲后天潜意识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思维的。

    认识自己的情绪

      我们当有坏的情绪时,第一反应总是否认它的存在,不能接受坏的感觉。 情绪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小时候的事情,越是否认情绪,它就会越是给我们制造麻烦,就像洋葱皮一样,越裹越厚,我们要接受自己的情绪,一层一层的剥开洋葱皮,接触到洋葱内核,认识到自己的真相。   我们的力量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快乐而是因为离真相有多近。   很多人的快乐都是假装的快乐,他们不承认自己的痛苦。比如有的人不承认父母不爱他,假装父母很爱他;有的人不承认工作无聊,假装工作很有趣;有的人不承认自己交际差,假装自己朋友多;很多人故意让自己很忙,假装自己活得很充实,其实活得很孤单。   这样真的快乐吗?这样的人,每当人群散尽之时,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到一丝悲哀, 但是他还是逼迫自己不多想,赶紧睡觉, 第二天起来,又继续忙碌,继续假装。   我们应该认识自己的痛苦,正视痛苦。只有接近真相,才能发现自己活着的意义,才能真正有力量进行生活。   那么,如何接近真相?   每当我们有"坏感觉"的时候,我们总想逃避,总不想承认。这里说的“坏感觉”如:内疚、无聊、悲伤、愤怒、恐惧、等等。 每一种坏感觉其实是向我们传递信息。比如内疚的感觉,往往传递的信息是:朋友关系失衡,  比如某个朋友一直为你付出,你不知道怎么回报,他越是对你好,你越内疚,你越来越不想接受他对你的好, 这时候如果你没有明白内疚传递给你的信息,而是想逃跑那种内疚的感觉,最后只能朋友关系疏远。 同样,无聊传递的信息是:你缺乏存在感; 悲伤往往是因为家庭原因; 愤怒是因为你的空间或自由受到别人侵占;恐惧是因为某个你认为很重要的人你和他关系出现问题。  当我们发现坏感觉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时,有时候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正确的去解决问题了。   有时候我们现在的情绪并不是因为当前的事情而产生的 ,而是因为小时候的事情。只是现在发生了一件和小时候类似的事情,让你产生了和小时候一样的情绪。 当我们情绪产生时, 想想你第一次有这样情绪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当时对事情的看法是什么, 看法到底对不对?如果当时是因为不对的看法导致了你不好的情绪,现在你就要纠正你的看法。 还有要区分清楚当前发生的事情和小时候发生事情的区别,有可能现在发生的事情只是类似小时候那件事情,事情的本质和小时候根本不一样,你没必要有小时候那样的情绪。如果你实在想不起来第一次有这样的情绪是什么事情,也要告诉自己,现在发生的事情肯定和小时候不一样, 现在自己已经长大了,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自己知道如何正确的解决问题。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以前我不愿意将书借给别人看,很怕别人把我书弄胀了,哪怕是别人对着我书吐一口气,我都觉得气体中肯定有细菌,心里很难受, 赶紧把书拿过来擦擦。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感觉? 都是因为小时候的影响。   小时候我和同村的小伙伴们放学一起回家, 走累了在大树下乘凉时, 我当时拿出了课本书上放在地上坐, 被一个同伴说我成绩会下降,因为我坐了课本书。农村都比较迷信,小时候没有分辨能力不敢挑战鬼神,当时认为同伴的说法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可能会应验,自己不能克服。然后十分害怕。 从此自己再也不敢坐书, 也害怕别人坐我的书,但我否认我害怕的情绪,越是否认,就越容易扩大化,这就会形成一层一层洋葱皮。 最后把这种情绪扩大化了,不仅是怕别人坐我的书,还怕别人弄胀我的书。   我们长大了要重新认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也许当时只是同伴的一句玩笑话,并不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及时是迷信的说服我们现在也对迷信有了新的认识,也不应该再有害怕别人弄胀书的感觉了。 更可笑的时候,当时只是说坐书成绩会下降,后面我居然害怕弄胀书,把情绪扩大了。   不想让情绪扩大化,就不要否认我们的情绪,接受它,只要静止感受它的存在就行,不要有任何行为上的表现。   我们还要区分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是我们第一反应,第一想法,它没有经过太多思考,是以前留下的习惯。 潜意识不一定是正确的,当别人借我书时我偶尔还是有害怕别人把我书弄胀的感觉, 但是我明白那只是我的潜意识, 我只要不把它表现成我正真的意识就可以了。潜意识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偶尔有这种潜意思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意识, 让我们意识不按照潜意识去做。

    认识自己的思想

      我们的思想和人格都和过去的经历有关。以前经历的一些事,可能会让我们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存入潜意识中。对于同一个事物,每个人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而这看法不一定是来源于当前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潜意识的思想。   我和我老婆面对钱的态度就不一样。我总想着有钱了要买什么, 她总想着有钱了要存钱。我们分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发现和自己小时候经历有关。 我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零用钱,其他小孩每天都可以去商店买东西,而我很少去商店买东西,所以我有钱了总想着买东西。我老婆小时候每天有5角的零用钱, 钱不多, 每天要想着这5角怎么花,买了这个就不能买那个了, 要是钱多点就好了,所以有钱她就想存着,钱少她会没有安全感。要是她没有工作了,没有固定工作,几天没上班她就觉得没有安全感。而现在她明白了自己思维模式的来源,已经能很自然的面对这种不安全感了。   现在网络的发达,我们随时可以了解到新闻,而新闻中最多的就是一些负面新闻。比如“山西儿童被挖眼”,“ 长沙女孩暴雨中掉入无盖下水道”,“北京地铁夹死人”。 我和一个朋友聊天,发现我们面对这些负面新闻的看法并不一样。 我面对负面新闻是“恐惧”,第一反应总是在再想,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被人挖去了双眼该怎么办?我掉进了下水道该怎么办? 我被夹在地铁里面了该怎么办?看的负面新闻越多,自己就越恐惧,负面新闻很影响我的心情,这导致我有段时间都不敢看负面新闻了。而我那位朋友面对负面新闻是“气愤”,他总想“社会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好的事情”,他总想去改变这些不好的事情。 分析根源,我们分析我们看法不一样是因为小时候。   我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和同学打架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问我们怎么回事? 我们总是先说对方的不对。老师教育我们:“为什么不找找自己的原因”,每次犯错了,老师总让我们找自己的原因,这种思维习惯留到了我的潜意识里面。这导致我长大后,很多事情出来问题我总想着找自己的原因,很多时候不自信认为都是自己的问题,遇到负面的事情总是从自己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所以面对负面新闻,我总是思考“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现在我明白了我这种思维模式后, 负面新闻已经不会影响我的心情了。   而我那位朋友告诉我,小时候他妈妈和婆婆的婆媳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每次他们吵架,他总问自己“怎么会这样”,他总想改变这样的家庭环境。所以现在面对负面新闻也是这样的思维模式,他总想改变这些不好的事情。   大家都可以有过自己讨厌的人,我们为什么会讨厌这个人?可能并不是这个人的问题,而和自己潜意识思想有关。我以前也是一个爱表现的,但每次表现后都觉得不舒服,觉得爱表现不好,所以我压制自己爱表现的习惯, 后面我不爱表现,但是讨厌身边其他爱表现的人,其实我并不是讨厌他们,而是讨厌自己以前爱表现的状态。   我的潜意识的思想还可能是来源于身边的人。   我在大街上走路,总是在想着过去或者未来的一些对话。比如我是要去开会,在大街上走着就会想着开会要说什么, 比如我如果是刚讲完课,在大街上走着会在大脑里面自言自语,回想我刚才都讲了哪些话。我的思维很少停留在现在,没有注意到大街上的人和景物。我发现这个思维模式是我外公影响我的, 小时候和外公一起走山路,他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我外公喜欢在走路的时候自言自语,虽然我听不清楚他具体说什么,但能感受他自言自语的快乐,他说话的节奏:时而快,时而慢,时而大声,时而细语。 外公自言自语的行为进入了我的潜意识,我虽然在大街上走路时没说出声,但大脑里一直是自言自语的。   这种思维习惯,让大脑不能停下来,时间长了会很累。我现在在大街上走路上会刻意让自己停止自言自语,好好感受一些大街上的景物和人,看看都有哪些商店,想象从我身边走过去的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 观察他们面部表情是什么,他们为什么开心,为什么难过。每当在大街上走路无意识自言自语时,我都会回想起小时候的场景,回到我和我外公走山路的时候,然后告诉自己我和我外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我外公他们时代的人是左脑型思维的人,能靠自言自语获得快乐,而我们这代人从小是看电视、打游戏长大的,从小能接触很多画面感的东西,是右脑型的人。我不应该长时间用自言自语线性的方式用左脑思考, 要适当多用右脑, 感受当下,感受身边的画面,想象身边的故事。   我们对事的第一反应的想法往往是由潜意识发出,是因为小时候形成的。面对同一的事情每个人的思想都可能不一样,我们的思想并不是因为当前这件事而是因为小时候。 佛家说“相由心生”,我们看见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只是内心的显相。我们要思考自己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减少潜意识的影响,客观看待当前的事情。   

    先天形成的潜意识

      人类的潜意识除了后天因为小时候经历的事情形成,也有先天形成的潜意识。   我们在初中的生物课学过动物有“学习型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 “学习型行为” 是后天学习的, 比如“开车” ,没有人生下来就好,都是学会的 。 但人类有些行为是先天就会的,比如哭,生下来就会哭,没有人教过, 比如婴儿遇到乳头就会吸吮, 这也是先天的行为。   人类不仅有先天性的行为,也有先天形成的潜意识,下面说几个常见的先天潜意识,他们在无形中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活,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他们。   

    紧张

      在你念这几行字时,是不是会皱着眉头?是否觉得两眼之间有一种压力?是否正放松地坐在椅子里? 还是耸起肩膀?你脸上的肌肉是不是紧张?除非你的全身像破旧的布娃娃一样放松,否则就是在让你的精神和肌肉紧张,就是在给你制造神经紧张和疲劳。   这种紧张的状态会导致我们疲劳,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我们是无意识地就会紧张, 显然这种紧张是潜意识发出的。为什么会这样?   在远古时期,人类还是原始人的时候,和狮子、老虎等丛林猛兽一起生活在深林。 身边充满了危险,要时刻以紧张状态注意周边环境,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要逃命。那时人们每天过着草木皆兵的生活,原始人长期紧张的状态留到了我们现代人的潜意识里。   要知道现代社会已经很安全了,不需要时刻紧张的状态了。 一但出现紧张疲劳的状态怎么办呢?放松!放松!再放松! 然而我们发现光思想上想放松,但并没有真正放松,要做改变需要从行动开始。   先从你的眼睛开始,读完这一句。读完之后,头向后靠,闭上双眼。然后默默地对你的眼睛说:“放松!放松!不要紧张!不要皱眉!放松,放松!”这样慢慢地重复一分钟......   你是否注意到,几秒钟之后你的双眼的肌肉就开始服从命令了?你不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把你的紧张抚平了吗?这看起来虽然难以置信,可是你在这一分钟里却已经尝试了放松的全部关键和秘诀。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放松下颚、脸部肌肉、脖子、肩膀、整个身体。但是,最重要的器官还是眼睛。曾经,芝加哥大学的艾德蒙博士更是指出,如果你能完全放松眼部肌肉,你就可以忘记所有烦恼。眼睛之所以在消除神经紧张时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们消耗了全身能量的1/4。这也正是许多眼力很好的人总是感到“眼部紧张”的原因。因为他们常使眼部感到紧张。   很多人觉得压力就是动力,但压力使我们感到艰难,我在上学时因为压力多次生病。放松使我们工作效率更高。 大家刚开始可能会感到放松很难。刚放松后,可能不到半小时自己又会不经意紧张起来。我们要坚持放松,刚开始可能每半小时候就要练习一次放松,慢慢就会养成放松的习惯。我现在一直是放松的状态工作,虽然工作量很大,一天可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我没有觉得疲倦。如果是紧张的状态工作十几小时一定是非常累的。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放松。放松就是消除所有的紧张和压力,只想到舒适和放松。刚开始可以放松眼部肌肉和脸部肌肉,不停地对自己说:“放松!放松!放松!” 要感觉到你的体力正由你的脸部肌肉穿行到你的身体重心。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没有任何紧张的孩子。   

    逃避和懒惰

      人类原始的丛林生活,还让人形成了逃避的潜意识,那时的人一遇到危险就逃避, 现代的人一遇到困难第一反应也总是逃避。人们不想面对问题,不愿意承认问题的存在, 不想主动做出改变。所以逃避的潜意识又形成了人类懒惰的习惯。     人很少会主动去改变,都是因为外部环境被迫做出改变的。没有遇到过困境或瓶颈的人可能不会对人生有深入的思考。没有周围人的指责就不会改变一些习惯。城市人为什么比农村人懂得多, 他们会用电脑、取款机、会用天然气、热水器, 这些并不是城市人主动学的,而是人生活在城市这个环境里被迫要会这些,不然无法生活。懒惰是人的天性,主动改变一些行为或习惯其实很难, 如果想改变,最好是先创造一个被迫自己去改变的环境。     我们还应该对周围环境时刻进行敏锐的洞察,及时发现环境的变化, 然后自己做出相应的改变, 不要想温水煮青蛙那样,意识不到温度的上升,最后被水烫死。

    成名的欲望

      人们总是把“我”看得很重要,总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注意观察一些人聊天,他们总是在说“我XXX”,显摆一些自己的事情。 一些年长的人喜欢说 “我的孩子XXX”,自己一生没有什么成就,就拿孩子来显摆。   这种爱显摆、总想引起别人注意的习惯其实是“成名的欲望”的缩影。我们人生短暂,总想死后留名,总想别人能记得自己。小时候想改变世界,成为世界都知道的名人,长大后感觉自己不能改变世界,开始缩小范围,想改变一个行业, 成为行业的名人,后面发现一个行业自己的改变不了,范围在缩小, 能不能成为自己村里面的名人,最后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又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成名的欲望是人和其他动物之前的一种主要差别, 人类因为有成名的欲望,才促使人类不断进步,有了现代文明和众多科学发明。然而,成名的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能带来人类的 进步,也能带给人类烦恼。   成名的欲望一直留在我们潜意识,会导致我们经常做“无用功”。比如可能会驱使我们会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只是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这种事情做完后自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是觉得自己出丑了,会感觉自己很浮躁。   卡耐基写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畅销了100年。我认为里面提到的人性弱点就是“成名的欲望”,这本书是教大家怎么利用成名的欲望,提升自己的交际。提升交际的技巧就是不要只顾表现自己,要给别人表现的机会,并认可别人,让别人觉得引起了你的注意、得到了你的尊重。   很多人把成名当作人生的意义。然而,成名的愿望其实是永远实现不了的。你想得到别人的注意,同样别人也想得到你的注意。每个人都是想着自己,别人不会一直记得你的事,只会记得自己的事。你可能在别人面前做了件丢面子的事情,你自己终生难忘, 但别人可能过几天就忘记了,因为这件事和别人无关,而和你有关。即使像马云、王石当代的企业家会被人记住多久? 可能他们去世几十年就不会有人记得他们。大家能说出几个民国时期的企业家?  即使像毛这样的伟人, 几千年后也会被人淡忘。   人是自私的,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他们不会注意到你,不会记得你的事情。 每个人都想满足自己的成名的欲望,整个社会就像一群饥饿的人在一起,每个人都想引起别人注意,想让别人知道自己饿了,想别人能给他们吃的东西,而然没有一个人主动去做饭,只想在别人身上获得吃的,填饱肚子的愿望永远都实现不了。   在前面我们提到过技术主管要多给同事认可 ,但很多时候很难说出赞美别人的话。甚至在自己下属得到别人表扬的时候自己还会嫉妒。 这也是成名的欲望在作怪,看见了下属得到了表扬,自己也想得到表扬。作为技术主管,要当主动做饭的人,能给下属们东西吃。   我们要认识自己想成名的潜意识,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自己又想在别人面前表现了?思考一下这个表现行为对不对,是不是在做无用功。   也许你还是无法接受成名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不把成名当作人生的意义,那我们还能做什么? 找不到方向,会感觉自己很空虚,这是因为大家还没有认识自己的本体,相信大家阅读完本书会有所启示。   

    先天的品质

      刚才讲的都是人类先天潜意识不好的方面, 其实先天潜意识更多是好的方面。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看只有3-4岁的小孩,他们还没有经过多少事情,后天潜意识还没有形成,他们身上表现出来基本来源于先天潜意识。我们看他们往往乐观、好奇、勇敢、自信、真诚,这些好的品质都是先天的, 然而有的人长大后就会变得不自信、变得不真诚。 那是因为小时候经历的事情形成了后天潜意识让我们丢失了这些品质。   真正的认识自己,我们要明白自己丢失了什么,把自己丢失的东西找回来。   

    人类的三层意识模型

    图2-1 意识的冰川

      人类的行为有95%来源于潜意识,只有5%的行为是受意识控制。 好比一座冰川,露出水面,能被我们看见的部分知识一小部分, 大部分深藏在水底,如图2-1。   意识是只我们能察觉到的思想,我们在行为之前经过大脑思考的。 而潜意识是我们往往察觉不到的,他是我们遇事的第一反应,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潜意识又可以分为后天潜意识和先天潜意识。所以人类的意识可以分为三层,如图2-2:      

    图2-2 人类的三层意识模型         我的内心不舒服或者表现不自然是因为出现了三层意识不统一的情况。 比如我们先天潜意识想让人自信, 但小时候我们形成的后天潜意识由想让人不自信, 这样形成了矛盾, 那么每次去做不自信的事情,其实心里是不舒服的。或者可能表现不自然,比如说话吞吞吐吐、手抖等。   当我们内心不舒服时就需要观察自己的潜意识, 区分自己的潜意识是在这三层哪儿发生了矛盾。让这三层潜意识的想法统一,人的表现就自然了,在出现分歧的时候,往往我们的先天潜意识是正确的,先天潜意识只有少数不好的思想,大部分都是好的。   我们的潜意识有时候很难上升为意识,被我们察觉到。 但它往往会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或者我们的杂念里。 梦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做的梦,留意一下在梦里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状态。

    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的方法能让我们产生潜意识,坚持做心理暗示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暗示的方法,曾经让我走出了抑郁。   我母亲长期生病,我小时候有个愿望就是长大后能治好我母亲的病。然而在我高一的时候,我母亲去世了,我好像突然失去了方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悲惨的,觉得其他人遇到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至少目标还在,而我目标已不在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认真读书,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时什么,整个人都抑郁了,每天泡在网吧里。   幸好一位网友告诉了我心里暗示的方法,她告诉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说三遍“我能行”。我刚开始不相信这种简单方法能起作用,但还是按她说的去做了。从此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我心里默念三遍“我能行”。坚持一周后,我的心情开始变好了,我变得能主动去解决问题了,又去书店里面找了很多心理书看。   回想起小时候其实我就用过心理暗示的方法。小时候我每天早上要6点起床准备去上学,有好几次家里闹钟坏了,我爸告诉我睡觉之前心里默念“早上6点要起床”这样早上6点就会醒。 小时候都很相信大人说的话,我晚上睡觉前真的就默念“早上6点要起床” , 然后早上真的差不多6点就起床了。   心理暗示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大家都可以试一试。长期坚持心理暗示会让我们大脑产生潜意识,让我们无形之中就按照自己想的那样去做了。 大家想想最近想做什么事?想改变什么习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说做心理暗示,比如默念三篇“我能学好英语” 或者 “我能改变拖延的习惯”。 持之以恒,往往要坚持一周以上后才有效果。

    坚持不懈地改善自己的潜意识

      潜意识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他是我们多年的习惯或思维方式,即使我们明白了根源问题,也要不断的训练才能改善潜意识。   我们发现自己紧张的状态,刚开始放松很困难,刚放松不到半小时就会又紧张,所以刚开始我们要每半小时做一次放松,不断的训练才能使放松变为习惯。   成名的欲望是很难根除的,我们不求根除它,而是好好的和它相处,不断的认识它,巧妙的利用它。我们可以偶尔表现一下自己,让自己获得快乐,但又不能处处表现,让自己变得浮躁,我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而失落,不要因为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伤心。   我们即使认识到了情绪的根源,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会发出同样的情绪。我们只能不断的在坏情绪出现的时候,都回到小时候那件根源的事情,再对小时候的事情重新认识, 至少要坚持10次这样的训练,情绪才会有所改善。   思想往往也是来源于小时候,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可能还是有同样的思想,和改善情绪意义,我们要不断训练,不断的省视自己,不断回想小时候的根源问题,才会对潜意识的思想有所改善。   当我们出现心里不舒服、表现不自然的情况时,观察一下自己的潜意识,区分三层潜意识哪儿发生了矛盾。   心理暗示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也要不断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它才会有效果。   我们不断训练,慢慢地会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少,负面思想渐渐消失,身体能轻松下来了,心不再那么浮躁,人变得越来越平和。

  • 相关阅读:
    LeetCode:12. Roman to Integer (Easy)
    Python:正则表达式—— re 模块
    RAID(冗余硬盘阵列)
    Mac OS下搭建Hadoop + Spark集群
    LeetCode:12. Integer to Roman(Medium)
    js事件中绑定另一事件导致事件多次执行
    ie8以上及非ie8情况下的写法
    javascript闭包
    bootstrap-datetimepicker年视图中endDate设置之后比正常时间提前两个月
    javascript的阻塞机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xiaolei521/p/587721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