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用例图(User Case)

    用例图是用来描述什么角色通过某某系统能做什么事情的图,用例图关系的是系统的外在表现,系统与人的交互,系统与其它系统的交互。

    image

    下面逐一说明用例图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小人:
    对使用某系统的用户进行分类后,可以总结出使用本系统有哪些角色,不同的角色的工作责任不太一样,他们需要用到的系统的功能也会不太一样。
    小人就是角色,它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思考某系统的需求时,可从不同角色的角度来思考。
    例如:我们要做一个考勤系统,你会怎样思考呢?会一下子列出很多功能?比较好的方式,应该是先思考什么人会用这个系统,我们大概可以估计一般员工、高层领导、前台、财务等都会用这个系统,对于一般员工来说除了打卡,他还关注什么?对于前台,她是不是要做一些考勤的统计?而财务是不是要根据考勤情况来调整员工的薪金?这样的思考方式,会让我们更容易全面发掘系统的需求。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角色可能是人,也可能不是人,而是另外的一个系统,本系统与另外一个系统交互的话,可以将另外一个系统画成某某角色。
    圈圈:
    圈圈里面会有一段动宾结构的文字,也就是“动词+名词”这样的方式,这个圈圈+圈圈里面的文字,就是用例,这些用例表明了系统能做什么事情。
    以考勤系统为例:有两个用例叫“打卡”、“查看自己的考勤情况”,这个两个圈圈分别用一条线连到了“一般员工”这个角色,我们可以按这样的顺序来读这个图:先读出角色的名字,然后读出用例中的文字。按着这样的读法,我们可以得到两句完整的句子:
    “一般员工打卡”
    “一般员工查看自己的考勤情况”
    大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检查自己用例图是否画得合适。
    某用例不一定是只属于某个角色的,有不少用例是多个角色“共享”的。
    大框框:
    在所有用例的外面,有一个方框,这个方框只框住了用例,没有框住角色,这个东西就叫做系统边界,框框的上部会注明本系统的名字。
    我们所做的系统,是不可能包括角色的,系统要发挥各种作用,要靠各角色“穿越”系统边界来使用本系统的用例。
    系统边界能清晰表达出系统的范围,并不是所有的用例图都需要画出系统边界的,一般只需要在全局用例图中画出系统边界,当对用例进行细化时,不需要画出系统边界。
    线条:
    线条是指角色与用例之间的线条,线条有三种:无箭头的,指向用例的箭头,指向角色的箭头。无论是否有箭头,这些线条是用来联系角色(小人)和用例(圈圈)的,表示某某角色能“做”什么用例。
    有箭头的线条,表示角色与系统交互的过程中,数据的流向,如果箭头指向用例,就说明角色需要往系统输入数据,如果箭头指向角色,说明系统往角色输出数据。
    而没有箭头的线条,则没有明确表示数据的流向,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明确表示数据的流向,只需要画无箭头的线条就可以了。

    用例图中的Extend、Include、继承

    image

    “打印报表”这个用例有一条指向“查看一般报表”用例的虚线,虚线上有“<<extend>>”的字样,这表示“打印报表”扩展了“查看一般报表”,用户可以在“打印报表”的基础上做“打印报表”的工作,这就是Extend的意思。如果“打印报表”这个用例不存在,是不会影响“查看一般报表”这个用例的,而“查看一般报表”这个用例如果不存在,则用户无法在“查看一般报表”的基础上做“打印报表”的工作了。
    “管理数据”有三根虚线,箭头分别指向“查看数据”、“新增数据”、“修改数据”,虚线上有“<<include>>”字眼,这表示“管理数据”包含“查看数据”、“新增数据”、“修改数据”三个子用例,这就是Include的意思。在以下情况下,会用到Include:
    1)某些用例的其中一些步骤可以单独抽离出来,成为一个子用例。
    2)以“树”的方式条理化各种用例,用Include来组织好父子用例,子用例可以再次Include自己的子用例。
    上图中将“管理数据”进一步分解为子用例,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实际项目中数据的查看、增加、修改、删除操作是很常见的,我们在描述用例的时候一般只需要将这4种操作说成“管理XX”就可以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角色与角色之间怎么会有一个类图中的“继承”符号呢?从上图看来,就是录入员继承一般用户,领导继承录入员,什么意思呢?
    无论是录入员还是领导,都需要先登录系统,才能使用各种功能,我们是否需要分别在“登录用户”与“录入员”、“领导”之间各拉一条线?
    一般用户可以查看一般报表、打印报表,那么录入员、领导是否也可以呢?
    录入员这个角色继承了一般用户,其实就是表示一般用户能做的事情,录入员也能做,同意道理,录入员能做的事情,领导也能做,这个“继承”符号就是这个意思。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需要用好这个“继承”符号,将角色进行适当的抽象。

    用例图何时需要分解、何时不需要分解?
    也就是分解的粒度通常情况下是多大呢?

    用例的表达粒度是由自己控制的,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在客户能准确全面理解的基础上,用例约精简越好。
    2.重点难点用例,应详细去描述。
    3.用例需要开发人员去实现,要让开发人员能看懂。
    4.用例图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我往往会以用例图为主同时附加其它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某些特殊项目,我甚至不用用例图来

  • 相关阅读:
    OO第二单元架构随笔
    OO第二单元小结
    OO第一单元小结
    OO第四单元总结
    oo第三单元总结
    OO第二单元总结
    OO第一单元总结
    OO第四单元及课程总结
    OO第三单元总结
    OO第二单元总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zt/p/213223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