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中进程控制

    1、进程标识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非负整型表示的唯一的进程ID。进程ID标识符总是唯一的

     虽然进程ID是唯一的,但某个ID被回收后,ID号是可以复用的。

      ID为0的进程通常是调度进程(其常常被称交换进程)是系统进程。进程 1通常是init进程,在自举过程结束时由内核调用。init进程绝不会终止,是一个普通的用户进程但以超级用户进程特权运行。

    除了进程id,进程还有其他标识符,

    Linux中通过以下函数返回这些标识符(这些函数都是系统调用)。

    #include <unistd.h>
    
    pid_t getpid (void) ; //返回进程ID  
    pid_t getppid (void); //返回父进程ID  
    uid_t getuid (void) ; //返回实际用户ID  
    uid_t geteuid (void) ; //返回有效用户ID  
    gid_t getgid (void) ; //返回实际组ID  
    gid_t getegid (void) ; //返回有效组ID 
    

    2、fork函数

    一个现有的进程可以调用fork函数创建一个新进程:pid_t fork (void) ;  fork创建的新进程被称为子进程。fork函数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0,父进程的返回值是新建子进程的进程id。子进程是父进程的副本,子进程获得父进程所有数据、堆栈。

    3、exec函数

      fork()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该子进程几乎复制了父进程的全部内容,但是,这个新创建的子进程如何执行呢?exec 函数族就提供了一个在进程中启动另一个程序执行的方法。它可以根据指定的文件名或目录名找到可执行文件,并用它来取代原调用进程的数据段、代码段和堆栈段,在执行完之后,原调用进程的内容除了进程号外,其他全部被新的进程替换了。另外,这里的可执行文件既可以是二进制文件,也可以是Linux下任何可执行的脚本文件。

    进程退出表示进程即将结束。在Linux中进程退出分为了正常退出和异常退出两种。

    1>正常退出

    a. 在main()函数中执行return 。

    b.调用exit()函数

    c.调用_exit()函数

    2>异常退出

    a.调用about函数

    b.进程收到了某个退出信号

    退出时系统最终都会执行内核中的同一代码。这段代码用来关闭进程所用已打开的文件描述符,释放它所占用的内存和其他资源。

    3>比较以上几种退出方式的不同点

    (1)exit和return 的区别:

    a.exit是一个函数,有参数。exit执行完后把控制权交给系统

    b.return是函数执行完后的返回。renturn执行完后把控制权交给调用函数。

    (2)exit和abort的区别:

    a.exit是正常终止进程

    b.about是异常终止。

    3>exit()和_exit()的区别:


    a._exit()执行后立即返回给内核,而exit()要先执行一些清除操作,然后将控制权交给内核。

    b. 调用_exit函数时,其会关闭进程所有的文件描述符,清理内存以及其他一些内核清理函数,但不会刷新流(stdin, stdout, stderr  ...).   exit函数是在_exit函数之上的一个封装,其会调用_exit,并在调用之前先刷新流。

    exit()函数与_exit()函数最大区别就在于exit()函数在调用exit系统之前要检查文件的打开情况,把文件缓冲区的内容写回文件。由于Linux的标准函数库中,有一种被称作“缓冲I/O”的操作,其特征就是对应每一个打开的文件,在内存中都有一片缓冲区。每次读文件时,会连续的读出若干条记录,这样在下次读文件时就可以直接从内存的缓冲区读取;同样,每次写文件的时候也仅仅是写入内存的缓冲区,等满足了一定的条件(如达到了一定数量或遇到特定字符等),再将缓冲区中的内容一次性写入文件。这种技术大大增加了文件读写的速度,但也给编程代来了一点儿麻烦。比如有一些数据,认为已经写入了文件,实际上因为没有满足特定的条件,它们还只是保存在缓冲区内,这时用_exit()函数直接将进程关闭,缓冲区的数据就会丢失。因此,要想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就一定要使用exit()函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
           printf("using exit----
    ");
           printf("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
    ");
           exit(0);
     }

    结果:

    using exit----
    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

    //_exit.c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unistd.h>
    int main()
    {
    printf("using _exit----
    ");
    printf("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
    _exit(0);
    }
    

      

    将代码中的printf("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改为

    printf("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 ")

    using __exit----
    This is the content in buffer

    Tiger-John说明:

    printf函数就是使用缓冲I/O的方式,该函数在遇到“ ”换行符时自动的从缓冲区中将记录读出。所以exit()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完后才退出,而_exit()函数直接退出。

    补充:

    父子进程终止的先后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1>父进程先于子进程终止:

    此种情况就是我们前面所用的孤儿进程。当父进程先退出时,系统会让init进程接管子进程 。

    2>子进程先于父进程终止,而父进程又没有调用wait函数

    此种情况子进程进入僵死状态,并且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系统重启。子进程处于僵死状态时,内核只保存进程的一些必要信息以备父进程所需。此时子进程始终占有着资源,同时也减少了系统可以创建的最大进程数。

    什么是 僵死状态呢?

    一个已经终止、但是其父进程尚未对其进行善后处理(获取终止子进程的有关信息,释放它仍占有的资源)的进程被称为僵死进程(zombie)。ps命令将僵死进程的状态打印为Z

    3> 子进程先于父进程终止,而父进程调用了wait函数

    此时父进程会等待子进程结束。

    进程一旦调用了wait,就立即阻塞自己,由wait自动分析是否当前进程的某个子进程已经退出,如果让它找到了这样一个已经变成僵尸的子进程,wait就会收集这个子进程的信息,并把它彻底销毁后返回;如果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子进程,wait就会一直阻塞在这里,直到有一个出现为止,当然 如果在调用wait()时子进程已经结束,如果该父进程没有子进程或者它的子进程已经结束,则wait()函数就会立即返回。

     waitpid()的作用和wait()一样,但它并不一定要等待第一个终止的子进程(它可以指定需要等待终止的子进程),它还有若干选项,如可提供一个非阻塞版本的 wait()功能,也能支持作业控制。实际上,wait()函数只是 waitpid()函数的一个特例,在Linux 内部实现 wait()函数时直接调用的就是waitpid()函数。

    原: 

    http://blog.csdn.net/sdustliyang/article/details/6858624

    http://blog.csdn.net/mybelief321/article/details/9066359

    http://www.cnblogs.com/newlist/archive/2012/02/08/2342148.html

  • 相关阅读:
    【转】微信小程序开发之图片等比例缩放 获取屏幕尺寸图片尺寸 自适应
    解决vscode egg调试出现: this socket has been ended by other party【转】
    高仿Readhub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项目【原】
    git 解决二进制文件冲突
    webpack 打包编译-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后消失
    H5 history.pushState 在微信内修改url后点击用safari打开/复制链接是修改之前的页面
    vue 路由懒加载 使用,优化对比
    jq自定义多选下拉列表框
    System V IPC相关函数
    互斥锁和条件变量(pthread)相关函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binyouth/p/616532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