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rsyslog和过滤规则

    • /etc/rsyslog.conf 是rsyslog服务的总配置文件

     

    • /etc/rsyslog.d 该目录是单独配置的rsyslog配置文件
    vim /etc/rsyslog.conf
    
    $IncludeConfig /etc/rsyslog.d/*.conf
    
    # 个人建议,将所有的rule都配置在该目录下,在/etc/rsyslog.conf中不写rule

     

    配置文件/etc/rsyslog.conf主要有3个部分

    MODULES :模块
    GLOBAL DRICTIVES :全局设置
    RULES:规则

     

     

    RULES:规则

    过滤

    $msg

    if $msg contains '%ASA-' and $syslogseverity <= '6' then {
    	-/var/log/cisco-asa.log
    	stop
    }

     

     

    模板

    任何rsyslog生成的日志都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模板进行格式化,要创建模板,使用如下指令

    $template TEMPLATE_NAME,"text %PROPERTY% more text", [OPTION]

    这里的$template指令表明了接下来的内容定义了一个模板,TEMPLATE_NAME是模板的名称,接下来双引号之间的内容为模板的内容。

    这里还有一个 OPTION , 它指定了模板的功能,支持选项为sqlstdsql,在使用数据库存储的时候会用到。

    生成动态文件名

    模板可以用来生成动态文件名,就如之前所述,在使用动态文件名的时候,需要在 ACTION 中的模板名称前增加?表明该文件名是动态生成的。

    例如:

     

    $template DynamicFile,"/var/log/test_logs/%timegenerated%-test.log"
    *.* ?DynamicFile
    timegenerated属性从日志信息中提取出消息的时间戳,这样可以为每个日志生成唯一文件名称。

     

    以下是一些简单属性的示例:

    以下属性获取系统日志消息的整个消息文本:
    %msg% 
    
    以下属性获取系统日志消息的消息文本的前两个字符:
    %msg:1:2%
    
    以下属性获取系统日志消息的整个消息文本,并删除其最后一个换行符:
    %msg ::: drop-last-lf%
    
    以下属性获取接收到syslog消息时生成的时间戳的前10个字符,并根据RFC 3999日期标准对其进行格式化。
    %timegenic:1:10:date-rfc3339%

     

     

    #  %syslogpriority-text% : syslog priority
    #  %syslogfacilityt-text% : syslog facility
    #  %timegenerated% : timestamp when the message was received
    #  %HOSTNAME% : hostname
    #  %syslogtag% : tag
    #  %msg% : the message sent to syslog

     

     

    所有的属性参考:

     

    logrotate配置文件

    logrotate的配置文件为/etc/logrotate.conf

    自定义的log rotation配置文件在/etc/logrotate.d目录下

     

    比较全的总结:

  • 相关阅读:
    Javascript + Dom知识点总结
    C#编码规范
    windows7下安装apache+PHP5.3
    Sublime Text 使用方法
    如何使用 Azure PowerShell 在 Azure Marketplace 中查找 Windows VM 映像
    Azure 实例元数据服务
    Azure 元数据服务:适用于 Windows VM 的计划事件(预览)
    处理 Windows 虚拟机的计划内维护通知
    Azure 虚拟机代理概述
    下载 VM 模板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yong631/p/1444112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