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乱是一种什么体验?

    郑昀 20180302

     

    “……最近感觉公司挺乱的。”

    “怎么个乱法儿?”

    “……恨不能上午在群里说一句话,下午就要上线。”

    “很久以前,我发现管理规模越大,比如上百人的业务开发团队,越容易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他们不是没有优先级,但他们的优先级策略是最后来的事情最优先。”

    “……为什么会这样?”

    “大致想来,百人团队的领导,以及领导的领导,可能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百十来号人都正在做什么,短期做什么,中期做什么,有什么长期预研的项目,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与公司愿景、使命、业务目标有多大关联关系,对客户、对公司、对团队有什么价值。

    在领导的心目中,不管你们手头有什么事情,反正都没有我现在安排的这件事情优先级高

    所以,这百十来号人基本上是在做布朗运动,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谁的声儿大,谁的事情优先级就高。

    谁最后来,谁的事情优先级就最高。

    我一句话,顶你们一万句。

    有一种乱叫病急乱投医,身处其中的人时间长了,容易得狂躁症。”

    “那怎么办呢?”

    “最近大家蜜汁风靡的一本册子上这么说:

    每一天,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纷至沓来的、必须做出反应的各种情况。假如没有原则,我们将被迫针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以预料之事孤立地做出反应,就好像我们是头一次碰到这些事一样。但假如我们把这些情况分成不同的类型,并且拥有处理不同类型情况的良好原则,我们就能更快地做出更好的决策,并因此过上更好的生活。

    拥有了一系列良好的原则,你就拥有了一系列成功的秘诀。所有成功人士都是依据原则行动的,这些原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只是选择在什么方面成功因人而异,所以他们的原则也因人而异。

    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意味着,总是依据可以清晰解释的原则做事。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能清楚地解释他们的原则。人们很少把自己的原则写下来与别人分享。

    所以我打算再次分享一下我多年前奉行的原则。

    我们的目的是,一定要避免“最后来的事情优先”,不让团队做“布朗运动”。

    我们的原则是,

    首先线上故障优先级最高,(注:对于很多顶级互联网公司的技术团队而言,严重 BUG 不过夜是一个优良传统。)

    其次,总是拿最后来的事情与手头任务列表做比较,如果确实比某些任务重要且紧急,修改它们的优先级并通知干系人,他们的任务可能会 delay,即,你这件事临时插队不是不可以,那就叫停其他事情,

    再次,有助于公司业务目标的事情优先级加分,

    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的事情优先级加分,

    事件优先级排序规则一定要稳定,

    最后,不加人,至少不轻言加人,免得给大家一种公司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幻觉。”

    “没错,前不久也看到有技术牛人这么说:

    需求越多,越是要降低开发速度。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方案设计和验证,而不是编码上。作为技术主管,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压榨事情的优先级,而不是在保证进度的情况下压榨质量。

    低质量的方案和代码会以想象不到的速度迅速成为技术债务,甚至会形成“开发未始,债务先行”的局面,而项目紧张的时期根本没有处理技术债务的冗余人力,一点点的技术债务或者返工就有形成项目雪崩的风险。

    “是啊,很多项目就是这样夭折的,还有很多项目做完之后就离职一批人,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再去维护那坨~哔~,谁管死后洪水滔天。

    我上次不是跟你讲过章鱼眼和人眼的设计吗?我们要是有充分时间认认真真评审的话,一定不会把神经节细胞放在感光细胞的前面,结果搞的它们要汇聚成束穿过双极细胞和感光细胞,形成了盲点。你看看人家章鱼设计师怎么设计的。

     

    等看到别人的精妙但正常的设计时才惊呼为什么我们的工程师把视网膜贴反?你早干嘛去了?催催催,那你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了?”

    “……”

     

    -EOF-

    点击原文了解我们的上帝工程师是怎么把视网膜贴反的

     

    附赠语录几枚:

    A,

    3月9日

    是什么引发了区块链技术相关公司纷纷表示要捐献给国家?

    B,

    3月9日

    1.春节后利用 memcache udp 漏洞发起 DRDoS(分布式反射拒绝服务)已经愈演愈烈。几天前阿里云曾宣布抵挡住了 758G 每秒的这种攻击。现在全球范围这个记录已经到了1.7T bps。

    2.之所以叫 Memcache UDP 反射放大攻击,是因为 memcache 支持 UDP 协议,而 UDP 没有握手过程,攻击者可以轻易伪造来源 IP。攻击者先走 TCP 协议提前 set 一个 key 进去,然后伪造源 IP(要攻击的目标地址) 走 UDP 协议 get 这个 key,memcache 会把响应的数据包返回给我们攻击的目标。

    get 请求只有 20 字节,但是响应的则最大是 1MB 键值数据,即流量经过反射后放大了 5 万倍。在全球网络中尤其是公有云上找到足够多这种 memcache 主机后就可以实现 DRDoS 攻击了。最新的记录是 9 万台 memcache 主机。

    3.实际攻击中,99% 的攻击指令都是基于 memcache stats 指令,放大效应没那么大。

    4.memcached 的开发者已经在3月3日提交了代码,默认关闭 UDP 监听端口。

    5.据360报告称它观测到的 62K 个反射节点中,16%是中国电信北京总部,13%是杭州阿里巴巴广告有限公司,4%是 OVH(一家做主机托管的法国公司),2%是中国联通。

  • 相关阅读:
    101. Symmetric Tree(js)
    100. Same Tree(js)
    99. Recover Binary Search Tree(js)
    98. Validate Binary Search Tree(js)
    97. Interleaving String(js)
    96.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js)
    95.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 II(js)
    94. Binary Tree Inorder Traversal(js)
    93. Restore IP Addresses(js)
    92. Reverse Linked List II(j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engyun_ustc/p/disorder.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