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磁盘分区知识简介:
- 磁盘在使用前要先分区
- 磁盘有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之分,一块磁盘最多可以有4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的位置可以使用一个扩展分区替换,在这个扩展分区内可以划分多个逻辑分区。
- 如果规划的数量超过了4个,则分区的组合为3primary+1extend或2p+1e或1p+1e
- 一块磁盘最多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在扩展分区上划分出逻辑分区,然后格式化,之后才能存数据或装系统。
Linux的分区要求:
-
/根分区 用来存放系统文件及程序,其大小在5G以上。
-
swap 交换分区 相当于win的虚拟内存 swap分区一般为物理内存的1.5倍 但当系统物理内存大于8G的时候,swap分区的配置在8-16G即可,太大没有用。
swap分区不是必须的,但是大多数的情况还是设置的好,个别企业的数据库场景不分swap。 -
/boot分区 这是Linux系统的引导分区,用于存放系统引导文件,如Linux内核等,所有的文件的总大小一般只有几十MB,并且以后也不会增大,分区可设置为100-200MB即可,这个分区也不是必须的。
创建分区情况:
200/boot ext4
512 swap
7479 / ext4
系统安装选包:
Base System
Base
Comopatibility Libraries
Debuggin Tools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ools
选包的时候遵守,最少为最好的,最安全的,以安全为主。
网卡配置:
1. 编辑网卡文件: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2. 编辑后的结果如下:
DEVICE=eth0
TYPE=Ethernet
ONBOOT=yes
NM_CONTROLLED=yes
BOOTPROTO=dhcp
DNS1=8.8.8.8
USERCTL=no
PEERDNS=yes
IPV6INIT=no
3. 保存退出重新启动网卡:/etc/init.d/network restart
4. 执行:ifconfig 查看ip地址
最后:附上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