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计算机(1940-1955):真空管和穿孔卡片

    特点:

    1.      没有操作系统的概念。

    2.      所有的程序设计都是直接操控硬件。

    工作过程:

    程序员拿着插件板到机房依次一个一个使用,一人用,其他人则需等待正在使用的人用完才能用。

    后来,出现了穿孔卡片,把程序写在卡片上。

    优点:程序员在申请时间内,可独享整个资源,可即使调试自己的程序。

    缺点:浪费计算机的资源,一个时间段内只有一个人用。

    第二代计算机(1955-1965):晶体管和批处理系统

    工作流程:从输入到运算再到输入,批处理系统,过程中增加了一个中间人。

    优点:批处理系统,节省了机时。

    缺点:整个流程需要人参与,按顺序计算(串行) 影响开发效率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80):集成电路芯片和多到程序设计

    1.      spooling (外部设备联机操作)用以代替中间人的位置。

    2.      多到技术(多个程序)解决按顺序计算的问题

    3.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联机终端+多到技术(提高开发效率)

    多到技术:

    1.时间上的复用(复用cpu的时间)

    2.空间上的复用(复用内存的空间,必须实现物理级别隔离)

    第四代计算机(1980-至今):个人计算机

    操作系统两大作用

    1.隐藏丑陋、复杂的硬件接口,为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接口。

    2.使应用程序对硬件的竞争变得有序化。(汇编语言写的代码)

      

    机器语言:

    特点:用计算机能看得懂的0和1 去写程序

    有点:程序运行速度快

    缺点:开发效率低

     

    汇编语言:

    特点:用一些英文标签代替一串二进制数字去写程序

    优点:比机器语言好一点,操作系统内大量使用汇编语言,

               比如关于进程的调度代码,就是用汇编写的

    缺点:开发效率低

     

    高级语言:

    特点:用人能读懂的(英文)字符去写程序

    优点:开发效率高

    缺点:运行速度慢

     

    总结:

          运行效率从高到低

          开发效率从低到高

          学习难度从难到易

  • 相关阅读:
    写一个列表生成式,产生一个公差为11的等差数列
    如果对方网站反爬取,封IP了怎么办?
    为什么会选择redis数据库?
    你是否了解谷歌的无头浏览器?
    遇到的反爬虫策略以及解决方法?
    常见的HTTP方法有哪些?
    遇到反爬机制怎么处理?
    列举网络爬虫所用到的网络数据包,解析包?
    python中的关键字yield有什么作用?
    如下代码输出的是什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ongbokun/p/71616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