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简谈OSI七层模型(网络层)

      七层模型,亦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
    它是一个七层的、抽象的模型体,不仅包括一系列抽象的术语或概念,也包括具体的协议。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将比特组合成字节进而组合成帧,用MAC地址访问介质,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由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网络层,最重要的就是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作为身份确认,IP的作用就是寻址,使数据包可以找到目标主机。IP地址是由四组随机数字组成的,其范围是在0~255之间。IP地址本身是8位2进制数,为了方便才将其记作十进制数。IP地址可分为A类、B类、C类等,主要是网络位与主机位的数量有区别。对于网络层,通信时数据包的主要内容就是IP地址,而网络设备就是路由器。因为要进行不同网段的通信,发送端会将数据交给网关处理,网关即为路由设备的接口IP地址。之后,路由设备会查询自身的路由表,再根据IP地址找到目标路径。
      对于路由表,由于不同网段之间互相连接,除了能记录直接与路由器相连的网段之外(直连网段),其他网段的通信都需要进行路由器的设置:
    1、静态路由:将其他所有网段手动添加进路由表之中,并设置下一跳的端口。
    2、动态路由:将路由器的直连网段宣告,路由器之间即可互相学习。由于宣告才能学习,动态路由需要实时宣告,所以会占用网络资源,并且动态路由有上限,其宣告范围是16跳。所以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设置静态路由。
     
  • 相关阅读:
    hdu 4710 Balls Rearrangement()
    hdu 4707 Pet(DFS水过)
    hdu 4706 Children's Day(模拟)
    hdu 4712 Hamming Distance(随机函数暴力)
    csu 1305 Substring (后缀数组)
    csu 1306 Manor(优先队列)
    csu 1312 榜单(模拟题)
    csu 1303 Decimal (数论题)
    网络爬虫
    Python处理微信利器——itcha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ouby/p/1061383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