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白
陈晓萍,心理学
阅读笔记
- 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制度背后的逻辑通过制度表现出来之后往往最终造成了与其逻辑相一致的行为表现,也就是所谓的"期望效应".从鼓励合作出发制定的制度可以引导出合作的行为.而从不信任这个基点出发制定的制度也可以诱导出不道德行为.制度如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而制度背后的逻辑,才是决定舟行舟覆的根本原因.(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简单的例子:铁门以破,玻璃门却可以长久.)
-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城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理想丰满,显示骨感.是很多人对今天生活的感叹. 为了能够短暂逃离现实, 我们读小说, 看电影, 玩动漫, 打游戏, 让自己走进别人的故事里, 或者遁入虚拟的时空中, 去体验不同的角色和生活方式, 扮演并实现自己理想中的形象. 比如浩气回肠的英雄, 柔情万种的美人, 刀枪不入的勇士, 呼风唤雨的天神, 飞檐走壁的侠士......与此同时, 对现实的种种妥协和不满, 也可以通过在虚拟世界中扮演的多种角色得以纾解, 从而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提升幸福感. 把类似的理念植入工作场景中, 能够发现相似的功效. 比如让员工自封职务头衔, 就是一种有意思的尝试. 不是千篇一律的"前台接待员",而是 "第一印象总监"; 不是 "公关部经理",而是"企业说书人"; 让员工自己定义工作的内涵,并给自己的职位起名字,在某种意义上其实符合他们试图逃离现实,扮演某种角色的愿望.把员工称为"演员",人事处叫"演艺中心",制服是"戏服",岗位描述是"剧本", 上班就是在舞台上表演,休息则是台下.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岗位贵贱,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突然使人产生妙趣横生的感觉,即使枯燥的工作比如打扫卫生,也可以变得新鲜有趣.结果员工感觉自我价值和意义提高了,与同事交往的心理安全感更强了,情趣疲惫和焦虑感下降了. 而要创造能让我们着迷,流连忘返的虚拟世界, 不论是以小说的方式, 还是通过影视,动漫,游戏的技术,都需要具有超凡的想象力.英国的某位诗人哲学家曾经把想象力定义为:"让灵魂摆脱客观事物的禁锢而获得自由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 越是思想上不受限制,桀骜不驯的人想象力可能越强.上升到社会层面,越是不主张思想统一的社会越可能出现思想自由人士,这些社会中产生具有想象力的文学,艺术和科技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反, 越是受到思想和行为禁锢的人越渴望逃离现实, 因此处在禁锢繁多的社会中,虚拟时空对个体的吸引力就越大, 喜欢充满想象力的二次元世界的人也就越多. 令人遗憾的是, 在那种社会中生活的人常常不容易获得想象力. 这个悖论如何解开, 也需要许多方面的改变和努力.
- 从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其中的大部分责任将落到中国企业的肩上. 而中国企业要能够不断创新, 就必须依靠员工的创造力. 在科学研究中, 创造力和创新被定义成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个体产生有用的奇思妙想的能力; 后者则指这些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 产生了新颖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把连接二者的个体称为创客. 但要谈企业创新, 员工个体的创造力就成为其必要条件. 那就是: 个体有创造力不等于组织就能创新, 但是没有个体的创造力组织肯定不能创新. 这就把激发员工创造力当做组织创新应该关注的焦点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让员工体会到完全的身心自由, 是促进其创造力的关键. 在越来越多的以创新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企业中, 对员工思想和行为的管理似乎存在越来越多松懈的倾向.比如谷歌规定员工必须把20%的工作时间花在与工作无关的个人兴趣上,如旅游,摄影,攀岩等.除了这项明文规定,公司基本没有其他行为准则.个人可以选择任何时候上下班,蓬头垢面光脚出现在公司也没有关系,当然也可以带着宠物.因为公司认为在没有资源束缚,思想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员工更可能产生灵感和创意.而灵感和创意与别的东西不一样,不是你越努力,越守规矩就越能产生的,也不是外在压力越大就越能压出来的. 思想和行为自由的结果, 与"人无压力轻飘飘"的假设相反, 造就的是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自主性以及法子内心的热爱和激情.处于激情状态的个体,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全部倾注到工作中, 对解不开谜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不屈不挠, 从而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 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机. 因此, 在自由,激情, 创意之间,存在这样的因果关系. 谷歌对员工的(不)管理境界, 就会明白其在内的逻辑. 在这样的公司里工作, 人们关注的不是你的外表,头衔,地位或者你的性格,说话方式,更重视的是你思想的新意和质量,你思维的神秘和逻辑,或者解决问题能否另辟蹊径. 在这里,一切束缚, 一切与实质无关的表面文章统统不在重要.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人们全身心地投入,不断萌生创意,才华横溢.哪一天中国企业能给予员工充分的身心自由和工作自主,而不是长长短短一大堆规章制度,条条框框.
- 在谈论个体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到一个人人品的好坏.人品指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守信, 说到做到. 人品好的人有自知之明, 对自己, 对别人都诚实相待. 他们一般不信口开河, 也不随易许诺. 但是他们一旦答应, 一定会全力以赴, 兑现承诺. 其次是自律性强, 他们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的情况下, 也能够自觉遵守条约. 即使发现有漏洞可钻, 有油水可捞, 有美色可贪,而且在就是钻了, 捞了, 贪了也不会被发现的情况下, 依然可以心无旁贷的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不钻漏洞, 不捞油水, 不贪美色. 因此, 我们尊重, 信任人品好的人, 即使哪一天他们在职场上变成了我们的对手, 我们仍然对他们的人品深信不疑, 愿意与他们展开较量.把人品概念上升到公司层面, 就成了公司的品牌. 一个公司的品牌好坏可以从多方面体现, 但最主要的恐怕要数公司的诚信以及对消费者是否承担责任了. 而这在公司发生危机的时候最容易体现出来.
- 高管的"惧外"变成中层管理者的"惧上",共同的恐惧使得诺基亚错过可以抗衡IPhone的最好时机,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再比如,有些企业领导喜欢采取的立威举动,诸如强调个人的绝对权威,并对下属进行严密控制,贬损下属的能力等,也常常引发下属的恐惧感.此外,加入团队成员没有心理安全感,通常也不敢知无不言,从而导致团队死水一潭,毫无创意.
- 在神州大地上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精彩绝伦的故事,也不缺才华横溢的写手和演艺人员.之所以写不出来,演不出来,或许与内心的恐惧感不无关系.这里的恐惧在于思想和观念上的束缚以及习惯性的自我审查,生怕跨越雷池或踩到禁区而遭受惩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表达真实,触及灵魂的能力,其显性后果就是内容的缺失.哪一天没有雷池,思想的禁区也不存在的时候,人们的心理恐惧才可能消失.到那时,对于内容缺失的担忧将成为天方夜谭.
- 南美出现的第一块冰与迪拜的繁荣有什么关系? 有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不跳出当前的时空, 不进行交错综合的思考, 就不容易看见. 比如说一下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物质和现象:印刷品的出现和眼镜的流行有什么关系? 镜子的发明和文艺复兴的产生有什么联系? 氯化物的发现和妇女解放运动有什么联系? 钟表的发明与现代工业社会的诞生有什么瓜葛? 闪光灯的发明与城市贫民窟的消减难道也有关联吗?
- 由于物质的发明导致社会形态变化的这种效应被作者称之为"蜂鸟效应".蜂鸟之所以能够让自己的一个翅膀向上飞,另一个翅膀向下飞,而使自己的身体在空中平衡不懂,是因为它需要用自己的长嘴去吸取花蕊中的蜜.换言之,是花蕊的结构导致了蜂鸟的奇妙飞行方式.
- 一个好的理论不仅能够解释并预测现象,而且能够启迪人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之前几个世纪的总和. 与之相对应地, 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组织形态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更新,企业成长壮大的速度可能也是最快的.研究发现,管理学中经典的理论大多起源于过去半个世纪的早期1960-1999.
- 中国的许多制度变革不是自上而下由国家驱动的.相反,私有经济被合法化的制度变化只是滞后顺应了实际经济中已经发生的变化而已.开放市场,而政府采取不作为,不干扰,不阻扰的政策,民营企业自然会摸索出一整套适合市场发展的模式和行为规范,让自己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首先是相信自己,为自己自豪,坚持做自己的梦, 敢于迷失自己, 大胆无畏. 创造自己, 制定自己的标准, 取悦自己. 为自己做的事情创造机会,创造环境, 创造意义, 适中喜欢并充满激情. 其次是不断提问, 质疑, 批判已经存在的现实, 不用理性而用图像思考, 不用寻常工具尝试, 不追求完整, 成功, 敢于走极端, 并把失败当做垫脚石, 不断开始, 不断试粗. 再次是关注自己, 专注于当下又把未来装在心里, 不和他人相比, 但可以嫉妒为动力, 甚至以恐惧为动力来促进自己的创造力. 最后是不被自己的短板局限, 不被环境局限, 不找借口, 不拖延行动. 可以从模仿开始, 追求简单, 精简的创造. 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 不断学习, 充电. 不把好的想法只留在头脑里, 而是付诸实施.
- 以身作则,以正压邪-白鹿原
- 生的偶然,死的孤独-百年孤独
- 尘世间就是燃尽百万支蜡烛, 希望也不一定随之而来, 故事里即使有爱情, 故事也可能照样平凡. 而痛苦, 痛苦也可以有自己的音乐摇篮. 所以就让我们掐灭火焰, 去到更黑暗的地方吧.
- 他们活着离开人间,这里的他们,指的是曾经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这些人回到地球后,虽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他们自己却从此变得比较沮丧,颓废.因为他们曾经活着离开地球这个人间,看到了凡人看不见的宇宙,从而感觉到个体的渺小和孤独,产生了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空虚感,反而看不见生命,生活,生存的意义. 突然想到,站桩冥想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醒着的时候忘掉自己".
- "给未来的信",鼓励大家给未来的自己或别人写信,可以约定几个月之后收到, 也可以若千年之后收到. 一年之内需要寄出的信只需预先支付2元,但是每对等一年,就要加10元.信封和信纸另外有卖,有不同的款式,最简单的两张信纸.两个信封15元.
-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 like you' and 'I love you' ? Buddha said: 'when you like a flower, you just pluck it, but when you love a flower, you water it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