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个仪器的通讯要提前验证,读取数据解析,起码要3到5个数据来验证方法是否正确
2. 不同长度的电机要适配,应该首先试最长和最短的,极值的情况能否通过,是否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比如这次短管的工装无法连接到伺服,要补做一个POM来连接,但补了POM之后,耐压的测试位置要改变,又要改另一个工件
3. 伺服通过减速机变比连接电机,伺服的转速和电机的转速不一定是整数比,要自行校正。
测负载时要先启动伺服,再启动电机,伺服才会发力
4. 打包装箱前,先拍照机台、电源的接线方式(220还是380V),这样到场安装的人员如果没有电气知识,也能安装(有二三插头都是220V)
5. 异常情况要考虑,测试过程中光栅,安全门,按停止、复位,急停,程序和PLC控制是否正常
6. 一工位和二工位,同一个电机测试结果的一致性没有做。 接地电阻的电流过大>10A, 要换线,换成10平方线,对应的端子也要换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