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阅读让我从兵团里脱颖而出

    嘉宾简介
     
      少时酷爱文学,自北大荒返京后,几十年来坚持业余笔耕。曾在《当代》、《驼铃》、《剑南文学》、《北国风》等刊物发表过小说、报告文学等。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多家报纸发表过文章。笔名“锲舍”、“老风”。出版有长篇纪实文学《老屋》,长篇小说《玩儿房》,中短篇小说集《耍床》,报告文学集《奋斗者之歌》《无限风光》《无限精彩》。《中国文化报》发表过田韬的文章“守望激情——冯卫东人物特写集《无限风光》读后”。
     
     
      作品选登
     
     
     
      博联访谈:感谢您接受博联访谈。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对那个年代很好奇。在我们的眼里,那是个火热的年代,充满了狂热与激情。但那更是个沉重的年代——尤其是对知青这一有着时代特殊印记的群体来说。历史似乎给他们开了个无情的玩笑。很多知青在燃烧、奉献之后,便消沉了下去,深感一种历史的错位。但我们也看到,更有很多知青却从这段经历中得到了磨练。您正是其中的一位。那对您来说,这段记忆有何特别之处?

      冯卫东: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笔宝贵的财富。我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练。但我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我特别爱读书。我从小就酷爱读书,因此在兵团里也从来没有放下过看书的习惯。这个习惯得到了很好的保持。
     
      我尤其对哲学非常感兴趣。这个哲学我钻到什么程度呢?我给你举个例子,我钻研哲学呀,从“存在决定意识”,一直钻到哲学鼻祖赫拉克利特。各种哲学思想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而这些都不是谁教给我的,都是我自己通过读书、钻研悟出来的。
     
      在兵团里,我一开始是农工(农业工人),然后是班长、排长,一点一点熬上来的。兵团是个大社会,而我之所以能够从中脱颖而出,不但是因为自己能吃苦,更是因为我的表达才能出众,尤其是我在当众讲话时常能够联系哲学观点。所以后来清华大学来招工农兵学员时,我就被叫去开座谈会。我当时就去跟他们谈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什么的,他们(清华老师)眼前一亮,点着名的让我到清华去上大学!但是——凡事都有个但是,因为职务的问题,我还是留了下来,没能去成。现在想想,还真是有点遗憾呢(笑)。但不管怎么说,爱读书、爱哲学、爱思考钻研,这些爱好让人终身受益,使我能够保持思想、精神上的敏锐。
     
      博联访谈:后来您是怎么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的?

      冯卫东:当初我在连队当指导员的时候,经常需要训话,传达上面精神。而训话是一门艺术,比如说你在训话时就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而我说的话可并不一般,那可都是有出处的,经常引用书上的、报刊上的话,而且还引用的恰到好处。这就是功夫——因为这需要的是你在读书和生活中所积累的阅历。
     
      回来之后,在工作之余,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读书和写作上,想当个作家。因此我更加广泛地阅读。读书增加阅历,而读小说就好比是阅读社会的大百科全书。文学作品,不管是美国文学、苏俄文学、法国文学,还是日本文学、韩国文学,不管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我通通阅读——尤其是读其中的名著:比如美国海明威的作品,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法国莫泊桑和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作品……所以我的阅历非一般人所能比。
     
      后来我更意识到要进一步地接触现实。因为如果一个写小说的人,即便博览群书,但若是对某一行业不懂,或者对具体的现实没有切肤之痛,他的小说就写不深刻。而只有真正体验过现实的人才能够写出深度。我当时志向很高,希望写出名著,也一直在努力尝试——当然发现这个愿望离现实比较远。不过这种勇气也是可贵的。
     
      当然,文学圈子也很重要。正是我进入了文学这个圈子,才接触到了一些文坛的老师,还有《北京文学》、《当代》、《十月》、《花城》这样的顶尖文学刊物,有机会参加一些文学讲座,更有幸听名家给我们面授——其中不乏萧军、王蒙这种文坛巨匠。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回想当年,不由得感慨,现在这个年代已经没有真正酷爱文学的人了——现在人家都抓经济去了!
     
      博联访谈:我们知道,文化创意产业是时下的热点话题,也是年轻人关注的重点。那么您是为何将目光聚焦于此的呢?

      冯卫东:因为我坚信,创意改变一切。要有创意,那么人首先就必须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比如像我作为老一辈人,对时下的电子产品不太敏感,但我却不甘落后,努力地学习使用微信。我现在已经能够接收转发信息,把自己的观点发送出去啦。再比如互联网,我现在已能够由此接受许多最新的信息,跟上当下最新的节奏。
     
      而说到互联网,就不能不提马云。他为什么现在这么成功?说到底,就是因为他的创意,文化的创意。的确,营销和服务,也就是广义上的文化创意,在这个时代将占领大部分的市场,而不再是生产什么东西。这就触碰到了时代的脉搏。而文化创意可以搞成文化产业,可以搞成文化产品,这就有了现实的意义。当然创意必须得超前——我常说,必须要做超前的、科学的、有趋势性的工作。一些发达国家重视这个问题要比我们要早几十年,比如说英国三十年代就开始接触文化创意的概念,而当时我们的国家却还在打内战!
     
      那么创意来自与哪里呢?我认为,首先,创意来自于大脑,但是一个创意它不是平白无故来的。可以这样说,是环境为创意提出了需要,而人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需要,然后想方设法地创新来适应之。比如说,我干着非常笨重的工作,我就会想法设法得将它变得轻松一些,这是环境的需要,就需要用你的思维和实践来改变现状,改变现状就得有创意,创意来自于你平时的思考、阅历、学识、还有胆识等等等等。我们看到,正是各式各样的创意支配着无数品牌的变革,小到李锦记的蚝油、臭豆腐的做法、吴裕泰、同仁堂、张小泉等品牌,大到马云的淘宝和比尔盖茨的微软……
     
      现在我们奋起直追,基本上已经和国际接轨了,但中国的许多旧观念现在仍然束缚着人的思维。当然和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有关系。我们的教育太重视分数,而不太重视实践。可恰恰是实践出真知,而不是课本。创意更是需要从实践中来。所以我建议年轻人啊,一定要把所学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总拘泥于课本,拘泥于文凭。正如在历史中,很多英雄、伟人没有什么文凭,甚至没啥文化,比如朱元璋、张作霖,但是时势造英雄,他们抓住了时代,而时代也造就了他们。人是在环境中磨砺出来的,正如神枪手是被子弹养出来的。创意也是从实际生活中诞生的。
     
      同时,我更要建议他们多读书,博览群书,放眼世界,这样视野就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要在看完书后动脑筋,要独立思考,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念、独到的见解,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坚持——哪怕暂时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而创意是不可捉摸的、偶然的、比较直觉性的,它在出现前,你可能要经过冥思苦想。因此对于转瞬之间的、一闪念的灵感,则更是要尽量去抓住它。这些习惯都需要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地培养。
  • 相关阅读:
    ububtu 14.04 问题集合
    ubuntu grub 引导修复
    Ubuntu 下 glpk 的安装及使用
    ubuntu vim 7.4 编译安装
    ubuntu 12.04 clang 3.4 安装
    CMakeLists实战解读--YouCompleteMe
    Flume安装及部署
    SpringBoot整合kafka
    linux安装kafka
    Linux安装zookeep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lhff/p/55247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