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我与软件的点点滴滴

    机缘巧合的开始

       上大学前,关于未来要学什么,干什么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也并没有什么特别讨厌的。看似什么都能接受,掩藏在下面的,却是深深的纠结感和不确定性。我知道没有目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当时的我真的觉得未来遥远的没有形状,也就按步照搬的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好好学习。高考结束的那几天,我幻想过很多可能。成为一个医生,学很厚很厚的书,偶尔也要解剖小动物;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这无疑是父母认为很好的职业。但当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最后,老天帮我做出了选择,我也就这样被机缘巧合的调剂到了---软件工程专业。

        我们高中学校的计算机课并没有被重视,所以上大学前,我对计算机的了解并不多,更不用说软件工程。当得知自己的未来可能全部都要与这个专业相关了,我特意上网搜了一下软件工程。这也是我在上大学前,第一次接触这个专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在阅读过推荐的博客后,我更加觉得自己的起点不高。和A【1】篇博客的作者一起回顾他的编程之路,我的感触颇深,作者从初二就开始学习编程,高中就开始做游戏,也因为热爱编程对自己的数学也有很大的帮助。相比博主,我没有这般的天赋和高起点,但我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不知道自己热爱的是什么,那就看看接下来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东西,会不会是自己真正热爱的。谁又能说,老天帮我做出的选择,就是不好的呐?

        我和计算机的缘分,就这样开始啦。我准备好敞开心扉认真的了解它啦。

    点点滴滴的接触与探索

       在与这个专业一点一滴的接触中,我想,我能肯定的回答上面的问题了,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并不觉得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软件工程这个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都较高,但是这两门课我都不算太擅长,尤其是英语。但我觉得这个专业带给我的感动远远要比这些不擅长多。我很喜欢通过自己的自学,实现一个小小的前台效果的惊喜感;也很享受通过很久很久的努力终于实现自己预想中的后台功能的成就感。它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都能一点一点看到效果和进步。很多时候走在路上都在想,那个地方到底为什么实现不了,怎么才能实现。这样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充实。就这样,我慢慢打消了之前转专业的想法。

        对于学校和专业,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觉得我们学校虽然不能和很多国内外的名校相比,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闲暇时间可以在机房,图书馆学习。同时我们专业还有很多工作室,为我们学习专业技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也很荣幸能够成为蓝旭工作室的后台成员,增加了自己的代码能力和经验。刚刚接触后台的时候,觉得就像听天书一样,不知道从何入手。也是暑假留校期间,静下心来,从jsp、mysql数据库、jdbc数据库连接、servlet到过滤器,maven等一点点学习。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奥妙。

        迄今为止,我写了三个项目的代码。其中两个项目都是有关新闻系统的。其一比较简陋,也是我在工作室学习敲的第一个项目,带给我的启发和感悟很多。第二个就是上学期JAVA EE的作业,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根据老师的要求,完全重新编写了一遍。我并不认为这种重复是没有意义的,虽然都是新闻系统,但整体的逻辑和功能实现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两次的对比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我认为我做过最复杂的项目是上学期工作室后台小组的练手作业项目。整个项目是一个网课的学习系统,类似于慕课网。分为两种角色,课程的买家和卖家。卖家可以发布课程,每个课程包括一个对应的视频,和多道对应的题目;买家可以购买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和做题,做完题后还可以进行判题。项目整体的框架就是这样。当时是两个人一起合作做的,但是每个人都有前台和后台任务。我自己偏向于后台,但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对我后台的逻辑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我的前台也有很多帮助。时间一点点的过,我也越来越喜欢敲代码了,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很感谢当时的阴差阳错的。

    我对未来的畅想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我现在想考研,进一步学习软件工程,毕业后到公司工作,目前想去北京的公司。在初步的接触后,我比较喜欢后台,想要进一步在后端这个方向发展。实习的话,我更偏向与在企业实习,因为我觉得在企业实习能更加清晰的感受以后工作的氛围,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认为现在我应该做的就是多看书,多编程,多积累。正如博客B【2】中所说,“在大二下学期,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简单的要求:a. 更加多看书,看好书,并且一定一定要做笔记;b. 多编程,多积累;c. 不怕困难,开始背 GRE 单词。”我认为积累是极其重要的。博客B的作者徐宥正是因为多积累多读书才在面试阶段顺利通过。很多博客都分享了很多面试经验,我认为对我很有帮助。刘帅写的博客C【3】也很好的为我们总结了很多经验,我学到最多的就是享受过程,他说“珍惜每一个生命阶段。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精彩的,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也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多的打击。每个人独立地拥有时间,也许我很笨,也许我很穷,所以我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宝贵时间,仅此而已,我要的是——享受过程。”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短,我们的大学生活更是转瞬即逝。我觉得不能盲目追求功利的结果,努力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所以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充分享受编程的乐趣,一点一点进步。

        最后,希望我能一点点成长为我想象中的模样,希望自己在计算机,软件这条路上,走很久,走很远!

    文中涉及到的博客地址:

    【1】https://www.cnblogs.com/geniusvczh/archive/2011/12/16/2290808.html

    【2】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2960/

    【3】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 相关阅读:
    ubuntu 制做samba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前言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3.绑定到数据列表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4.数据源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5章 6.触发器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2.数据绑定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1.不使用数据绑定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5章 7.控件模板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5章 8.我们进行到哪里了?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5章 5.数据模板和样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mbeijixing/p/85258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