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有条微博很火,3000多人转发,800人参与评论。微博称,郑渊洁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发达国家小学没有班干部制 度,建议取消中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赞成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12月11日《山东商报》)
设班干部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让孩子多点责任意识,多点服务意识,其实也是有教育作用的。作为班干部,就得对自己有所约束,培养自我约束意 识,也是一种必要的成长锻炼。郑渊洁的旧微博(2010年6月9日发)被“翻新”引发广泛关注后,有教育工作者就表示,关键问题不在班干部,而在于管理班 干部的大人。事实上,这也是小学班干部制度的问题所在。因为,在官本位文化盛行的社会氛围中,“别拿班干部不当官”很有市场。
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在现实的小学教育中,本出于锻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班干部,其实多已成为向优等生派发的糖果,弄成了“学而优则仕” 的中国现代小学版。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几个班干部,成为了孩子们巴心期盼的蛋糕。但单一的评价体系,又使得许多孩子根本无法企及。在孩子心智稚嫩的小学教育 阶段,这样的班干部制度对于孩子的心理暗示,无疑是极为负面的。所以有教育界人士认为,“人人都有机会当小干部”的学校才是好学校。什么样的学生能当学生 干部,其实正好回答了“教育到底追求什么”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土,就长什么样的苗。
今年5月,湖北武汉的“五道杠少年”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在孩子的发言稿里,“我代表……表示崇高的谢意和衷心的感谢”、“预祝……圆满成功”、 “让我们……做出应有的贡献”等这样的官场语词比比皆是。尽管我们不否认孩子的早熟或优秀,但这样的早熟或优秀反证的是教育观念的庸俗。
而最受诟病的是:在一些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学生干部制度灌输给孩子们的特权意识。因为当学生干部可能得到许多的“好处”:评三好学生,评优秀少 先队员,代表学校参加各种“风风光光”的活动,处处得到老师的爱护……因为这些“好处”,当班干成为了许多孩子的梦想。甚至当个值日生都会觉得很跩,可以 支使别人。出现郑渊洁炮轰的所谓“告密”现象,也就相当自然了。但幼小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不过是在看大人的眼色行事而已。
讨论小学班干部制度的存与废,首先得从“为什么设立班干部开始”这个基础开始。如果是出于多方面锻炼孩子能力的教育目的,就完全有必要存在。如果仅仅是庸俗社会学在学生管理教育中的应用,那就应即刻废止。
孩子的小社会是成人大社会的一面镜子,倘整个社会皆官迷心窍唯权是尊,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责难孩子?“小鬼争官”只不过是教育庸俗化的又一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