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杂谈---小故事小道理,面试中的小技巧(NO.2)

             本篇是接着上一篇面试随笔的,上一次有猿友反应写的有些“扯淡”,LZ思来想去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上一章写的全是一些大忌,既然是大忌,那么在现实当中发生的概率还是相对较小的,大部分人还是很少在面试中犯如此重大的失误。不过只要能有一部分人从中获益,那么LZ费尽脑子码的字就没有白费。 

             本次为了更贴近现实,打入群众,LZ写上两个小技巧或者说小提示,希望能与更多的猿友产生共鸣吧。

     

    小故事一

     

             李强是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专生,迫于生活所逼,最终走上了编程路。

             如今李强已经在程序员这一职位摸爬滚打了两个年头,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平时学习的时间也很少,因此这两年李强的技术增长并未有太大的起色。不过人总要往高处走,李强在一家公司呆了两年后,还是决定要换个工作,挑战一下新环境。

             李强是做JAVA开发的,一直以来也只是专注于框架的使用以及业务逻辑的实现与理解,因为对技术的兴趣不大,因此平时几乎没有自己主动的猎食过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这导致李强在写简历时,除了能写上熟悉JAVA,熟悉SSH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写的东西。

             无奈之下,李强为了能获得面试机会,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很多公司的招聘启事,在综合了一下大部分公司的招聘要求之后,李强在简历中掌握的技术这一项,添加了不少内容。这些内容是大部分公司都要求的,比如要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的思想,熟悉封装、继承、多态,熟悉oracle或mysql数据库,熟悉jquery或者ext至少一种JS框架等等。

             在将自己的简历“丰满”之后,李强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几个面试机会。

             不过最终的结果却让李强万分失望,原因就是几乎每一家公司的面试官,一看到自己简历上写的技术,都会不停的追问自己。比如面向对象的思想,这个是问的频率最高的一个。

             然而可惜的是,李强对于这些别说是熟悉,连了解都谈不上。最多就是面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的去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内容,然后在面试的时候原封不动的说给面试官。如此一来,面试官稍微再多问哪怕一句,李强就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距离李强开始找新工作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可是李强却连一个offer都没收到。

     

    LZ寄语

     

             很多面试官在面试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按照简历上的介绍去了解,因此如果你将自己明明不会的东西写到简历上,以博得更大的面试机会,最终的效果往往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因为你写的那些技术大部分都会被面试官问到的,而不幸的是,这些技术你都不会。这就像你亲自告诉面试官,问我这些吧,我不会这些,这不是搬起猿粪砸自己的脚吗。因此在绝大多数时候,靠这种手段争取来的面试机会不过是浪费你的时间罢了。或者简单的说,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找工作不是考试,蒙过了就万事大吉了,不要忘了,蒙过了还有试用期呢。更何况,一般情况下,你是蒙不过的。

             小技巧:简历上擅长的技术这一项,一定要慎重并如实的填写,且在面试的过程中,对于自己了解的东西多说一点(可以适当的诱导面试官问你),对于自己不会的东西果断说sorry I no know(语法都是浮云)。

     

    诱导小演示

      

             面试官:“请问你是怎么理解的多态?”

             面试者:“个人觉得多态就是同样的一个对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比如状态模式,它的功效就是一个对象在状态不同的时候,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而这个设计模式就是利用了语言多态的特性实现的。”

     

    演示小点评

     

              回答的重点就在状态模式,LZ假设前提是你对状态模式非常了解,这种情况下可能面试官接下来就会问你,你对状态模式是怎么理解的?

              当然,你可能会说,要是面试官不问怎么办?

              LZ想说,不问也没关系啊。我们可以不停的诱导,比如提到多态,你就往状态模式诱导,比如提到AOP,你就往动态代理诱导,and so on on。

              大部分情况下的回答方式基本上都是,“个人觉得XXX(这三个X是面试官问的东西)就是XXXXX,比如XXX(这三个X就是代表你特别了解的东西了,而且这个东西一般是与面试官问的东西有关系的),它就是XXXX。”

              有个小技巧就是写在简历上的技术都要尽量想好到时候往什么地方引导,因为这里面的东西大部分时候面试官都会问你,当然并非全部的面试官都是如此,不过就算不问,你也应该做好这个准备。

              当然,LZ要提醒的是,小技巧始终是小技巧,它只能帮你锦上添花,却无法反败为胜。

     

    小故事二

     

              李刚是2010年进入IT界的程序猿之一,进入IT界之后,李刚迷迷糊糊的度过了三年。似乎是觉得自己在一个公司呆的太久了,李刚觉得自己应该换个新环境了。不过可惜的是,李刚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应该是哪一类公司,至于哪一家,就更谈不上了。

              无奈之下,李刚只好采取海投的策略。海投之后,李刚继续过着上班下班的生活,期待着某一天能有一个好机会让自己碰上。

              如此过了一两个月,期间李刚也间接的收到不少面试通知,为此李刚不得不经常请假,因此也引起了上司的一丝不满。不过李刚并不在意,心中只是一直期待着自己的新工作。

              遗憾的是,这么多次的面试,李刚竟然没有收到任何一个offer,这让李刚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李刚自知自己的实力虽然不算强劲,但是这之中也有几家,整个面试的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按道理来说,不应该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是问题究竟出在哪了呢。

              久久不得答案,李刚开始尝试在网络上寻找答案。无意之间,李刚打开了一篇叫《杂谈---小故事小道理,面试中的小技巧(NO.2)》的文章,看过之后,李刚终于恍然大悟。

     

    LZ答疑

     

              李刚,你好,看下LZ怎么解决你的疑惑吧。

              解惑:

              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在面试的时候,公司更多的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发展潜力等这些因素,而对于一个已经工作几年的程序猿(其它职业也类似)来说,方向感和目标感是很重要的。

              你犯的错误就在于目标感太差,海投的方式如果发生在一些刚毕业的人身上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发生在像你这种已经工作两三年的人身上就十分不应该了。一个人与它的目标就像磁铁相吸的两极,如果你没有在自己的前方设立目标,那么就失去了唯一一个吸引你前进的动力,因此这样的人看上去往往会缺少一种活力。

              这种潜在的因素在面试过程当中的影响是十分隐蔽的。尽管这些因素不会主导面试的成败,但如果有实力相近的求职者,或许就因为这个原因,你就不知不觉间与offer失之交臂了。而且往往在职业生涯越走到后面,这些潜在的因素影响会越来越大。在职业生涯前期,如果你技术好,或许你可以秒杀一大批竞争者,但是到了后期,大家都是大牛,纯从技术角度来说,实力会渐渐接近。此时,这些潜在因素的影响将会被渐渐扩大。

              小提示:目标感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东西,尽可能的在每一个阶段都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同时,针对还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的毕业生们,也不要忘了,找到自己的目标也是一个目标。这些会潜在的影响你的面试表现,或者说会影响你给人的第一印象,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

              

              

              

  • 相关阅读:
    网络测量中基于Sketch方法的简单介绍
    Reading SBAR SDN flow-Based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Recognition
    Reading Meticulous Measurement of Control Packets in SDN
    Reading SketchVisor Robust Network Measurement for Sofeware Packet Processing
    ovs加dpdk在日志中查看更多运行细节的方法
    后缀数组
    (转载)LCA问题的Tarjan算法
    Codeforces Intel Code Challenge Final Round (Div. 1 + Div. 2, Combined) A. Checking the Calendar(水题)
    Vijos 1816统计数字(计数排序)
    卡特兰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uoxiaolong/p/life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