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andom 模块
>>> import random #随机小数 >>> random.random() # 大于0且小于1之间的小数 0.7664338663654585 >>> random.uniform(1,3) #大于1小于3的小数 1.6270147180533838 #恒富:发红包 #随机整数 >>> random.randint(1,5) # 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5之间的整数 >>> random.randrange(1,10,2) # 大于等于1且小于10之间的奇数 #随机选择一个返回 >>> random.choice([1,'23',[4,5]]) # #1或者23或者[4,5] #随机选择多个返回,返回的个数为函数的第二个参数 >>> random.sample([1,'23',[4,5]],2) # #列表元素任意2个组合 [[4, 5], '23'] #打乱列表顺序 >>> item=[1,3,5,7,9] >>> random.shuffle(item) # 打乱次序 >>> item [5, 1, 3, 7, 9] >>> random.shuffle(item) >>> item [5, 9, 7, 1, 3]
实例:
#生成验证码 def code(n = 6,alpha = True): s = '' for i in range(n):
# 生成随机的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各一个 num = str(random.randint(0,9)) if alpha: alpha_upper = chr(random.randint(65,90)) alpha_lower = chr(random.randint(97,122)) num = random.choice([num,alpha_upper,alpha_lower]) s += num return s print(code(4,False)) print(code(alpha=False))
import random def red_bag(money,num): money *= 100 ret = random.sample(range(1,money),num - 1) ret.sort() ret.insert(0,0) ret.append(money) for i in range(len(ret)-1): yield (ret[i+1]-ret[i])/100 res = red_bag(200,10) sum = 0 for el in res: sum += el print(el) # 发的红包 print(sum) # 总钱数
二,time时间模块
和时间有关系的我们就要用到时间模块。在使用模块之前,应该首先导入这个模块。
#常用方法 1.time.sleep(secs) (线程)推迟指定的时间运行。单位为秒。 2.time.time() 获取当前时间戳
表示时间的三种方式
在Python中,通常有这三种方式来表示时间:时间戳、元组(struct_time)、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
(1)时间戳(timestamp) :通常来说,时间戳表示的是从1970年1月1日00:00:00开始按秒计算的偏移量。我们运行“type(time.time())”,返回的是float类型。
(2)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Format String): ‘1999-12-06’
%y 两位数的年份表示(00-99) %Y 四位数的年份表示(000-9999) %m 月份(01-12) %d 月内中的一天(0-31) %H 24小时制小时数(0-23) %I 12小时制小时数(01-12) %M 分钟数(00=59) %S 秒(00-59) %a 本地简化星期名称 %A 本地完整星期名称 %b 本地简化的月份名称 %B 本地完整的月份名称 %c 本地相应的日期表示和时间表示 %j 年内的一天(001-366) %p 本地A.M.或P.M.的等价符 %U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天为星期的开始 %w 星期(0-6),星期天为星期的开始 %W 一年中的星期数(00-53)星期一为星期的开始 %x 本地相应的日期表示 %X 本地相应的时间表示 %Z 当前时区的名称 %% %号本身
(3)元组(struct_time) :struct_time元组共有9个元素共九个元素:(年,月,日,时,分,秒,一年中第几周,一年中第几天等)
索引 属性 值 0 tm_year(年) 比如2011 1 tm_mon(月) 1 - 12 2 tm_mday(日) 1 - 31 3 tm_hour(时) 0 - 23 4 tm_min(分) 0 - 59 5 tm_sec(秒) 0 - 60 6 tm_wday(weekday) 0 - 6(0表示周一) 7 tm_yday(一年中的第几天) 1 - 366 8 tm_isdst(是否是夏令时) 默认为0
表示时间的格式
#导入时间模块 >>>import time #时间戳 >>>time.time() 1500875844.800804 #时间字符串 >>>time.strftime("%Y-%m-%d %X") '2017-07-24 13:54:37' >>>time.strftime("%Y-%m-%d %H-%M-%S") '2017-07-24 13-55-04' #时间元组:localtime将一个时间戳转换为当前时区的struct_time time.localtime()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24, tm_hour=13, tm_min=59, tm_sec=37, tm_wday=0, tm_yday=205, tm_isdst=0)
小结:时间戳是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时间;时间字符串是人能够看懂的时间;元组则是用来操作时间的
几种格式之间的转换
#时间戳-->结构化时间 #time.gmtime(时间戳) #UTC时间,与英国伦敦当地时间一致 #time.localtime(时间戳) #当地时间。例如我们现在在北京执行这个方法:与UTC时间相差8小时,UTC时间+8小时 = 北京时间 >>>time.gmtime(1500000000)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14, tm_hour=2, tm_min=40, tm_sec=0, tm_wday=4, tm_yday=195, tm_isdst=0) >>>time.localtime(1500000000)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17, tm_mon=7, tm_mday=14, tm_hour=10, tm_min=40, tm_sec=0, tm_wday=4, tm_yday=195, tm_isdst=0) #结构化时间-->时间戳 #time.mktime(结构化时间) >>>time_tuple = time.localtime(1500000000) >>>time.mktime(time_tuple) 1500000000.0
时间戳与字符串时间的相互转化
import time
# 时间戳换成字符串时间 print(time.time()) struct_time = time.localtime(1500000000) # print(time.gmtime(1500000000)) ret = time.strftime('%y-%m-%d %H:%M:%S',struct_time) print(ret) # 字符串时间 转 时间戳 struct_time = time.strptime('2018-8-8','%Y-%m-%d') print(struct_time) res = time.mktime(struct_time) print(res)
计算时间差
import time str_time1 = '2018-8-19 22:10:8' str_time2 = '2018-8-20 11:07:3' struct_t1 = time.strptime(str_time1,'%Y-%m-%d %H:%M:%S') struct_t2 = time.strptime(str_time2,'%Y-%m-%d %H:%M:%S') timestamp1 = time.mktime(struct_t1) timestamp2 = time.mktime(struct_t2) sub_time = timestamp2 - timestamp1 gm_time = time.gmtime(sub_time) # 1970-1-1 00:00:00 print('过去了%d年%d月%d天%d小时%d分钟%d秒'%(gm_time.tm_year-1970,gm_time.tm_mon-1, gm_time.tm_mday-1,gm_time.tm_hour, gm_time.tm_min,gm_time.tm_sec))
三,sys模块
sys 是和Python解释器打交道的
sys.argv 命令行参数List,第一个元素是程序本身路径
print(sys.argv) # argv的第一个参数 是python这个命令后面的值
sys.exit(n) 退出程序,正常退出时exit(0),错误退出sys.exit(1)
sys.version 获取Python解释程序的版本信息
sys.path 返回模块的搜索路径,初始化时使用PYTHONPATH环境变量的值
sys.platform 返回操作系统平台名称
sys.argv print(sys.argv) # argv的第一个参数 是python这个命令后面的值 usr = input('username') pwd = input('password') usr = sys.argv[1] pwd = sys.argv[2] if usr == 'alex' and pwd == 'alex3714': print('登录成功') else: exit()
sys.path 和 sys.modules
import sys sys.path print(sys.path) # 模块是存在解释器里的么??? 不是 # 模块应该是存在硬盘上 # 但是我在使用的时候 import --> 这个模块才到内存中 # 一个模块能否被顺利的导入 全看sys.path下面有没有这个模块所在的 # 自定义模块的时候 导入模块的时候 还需要再关注 sys.path import re # sys.modules # print(sys.modules) # 是我们导入到内存中的所有模块的名字 : 这个模块的内存地址 # print(sys.modules['re'].findall('d','abc126'))
四,os模块
os是和操作系统交互的模块
os.makedirs('dirname1/dirname2') 可生成多层递归目录 os.removedirs('dirname1') 若目录为空,则删除,并递归到上一级目录,如若也为空,则删除,依此类推 os.mkdir('dirname') 生成单级目录;相当于shell中mkdir dirname os.rmdir('dirname') 删除单级空目录,若目录不为空则无法删除,报错;相当于shell中rmdir dirname os.listdir('dirname') 列出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包括隐藏文件,并以列表方式打印 os.remove() 删除一个文件 os.rename("oldname","newname") 重命名文件/目录 os.stat('path/filename') 获取文件/目录信息 os.system("bash command") 运行shell命令,直接显示 os.popen("bash command).read() 运行shell命令,获取执行结果 os.getcwd() 获取当前工作目录,即当前python脚本工作的目录路径 os.chdir("dirname") 改变当前脚本工作目录;相当于shell下cd os.path os.path.abspath(path) 返回path规范化的绝对路径 os.path.split(path) 将path分割成目录和文件名二元组返回 os.path.dirname(path) 返回path的目录。其实就是os.path.split(path)的第一个元素 os.path.basename(path) 返回path最后的文件名。如何path以/或结尾,那么就会返回空值。即os.path.split(path)的第二个元素 os.path.exists(path) 如果path存在,返回True;如果path不存在,返回False os.path.isabs(path) 如果path是绝对路径,返回True os.path.isfile(path) 如果path是一个存在的文件,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os.path.isdir(path) 如果path是一个存在的目录,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os.path.join(path1[, path2[, ...]]) 将多个路径组合后返回,第一个绝对路径之前的参数将被忽略 os.path.getatime(path) 返回path所指向的文件或者目录的最后访问时间 os.path.getmtime(path) 返回path所指向的文件或者目录的最后修改时间 os.path.getsize(path) 返回path的大小
stat 结构: st_mode: inode 保护模式 st_ino: inode 节点号。 st_dev: inode 驻留的设备。 st_nlink: inode 的链接数。 st_uid: 所有者的用户ID。 st_gid: 所有者的组ID。 st_size: 普通文件以字节为单位的大小;包含等待某些特殊文件的数据。 st_atime: 上次访问的时间。 st_mtime: 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 st_ctime: 由操作系统报告的"ctime"。在某些系统上(如Unix)是最新的元数据更改的时间,在其它系统上(如Windows)是创建时间
os.sep 输出操作系统特定的路径分隔符,win下为"\",Linux下为"/" os.linesep 输出当前平台使用的行终止符,win下为" ",Linux下为" " os.pathsep 输出用于分割文件路径的字符串 win下为;,Linux下为: os.name 输出字符串指示当前使用平台。win->'nt'; Linux->'posix'
# 计算文件夹的大小 : 递归/循环 import os # 递归 def func(path): # r'D:sylars' size_sum = 0 name_lst = os.listdir(path) for name in name_lst: path_abs = os.path.join(path,name) if os.path.isdir(path_abs): size = func(path_abs) size_sum += size # 重点注意 return只能返回到上一层递归的函数 else: size_sum += os.path.getsize(path_abs) return size_sum ret = func(r'D:sylars15') print(ret)
五.序列化模块
1.json模块
json 在所有的语言之间都通用 : json序列化的数据 在python上序列化了 那在java中也可以反序列化
能够处理的数据类型是非常有限的 : 字符串 列表 字典 数字
字典中的key只能是字符串
# dumps loads # 在内存中做数据转换 : # dumps 数据类型 转成 字符串 序列化 # loads 字符串 转成 数据类型 反序列化 dic = {'key' : 'value','key2' : 'value2'} import json ret = json.dumps(dic) # 序列化 print(dic,type(dic)) print(ret,type(ret)) res = json.loads(ret) # 反序列化 print(res,type(res))
# dump load # 直接将数据类型写入文件,直接从文件中读出数据类型 # dump 数据类型 写入 文件 序列化 # load 文件 读出 数据类型 反序列化 # 向文件中记录字典 import json dic = {'key' : 'value','key2' : 'value2'} ret = json.dumps(dic) # 序列化 with open('json_file','a') as f: f.write(ret) # 从文件中读取字典 with open('json_file','r') as f: str_dic = f.read() dic = json.loads(str_dic) print(dic.keys())
# dump load 是直接操作文件的 dic = {'key1' : 'value1','key2' : 'value2'} with open('json_file','a') as f: json.dump(dic,f) with open('json_file','r') as f: dic = json.load(f) print(dic.keys())
2.pickle模块
import pickle # 支持在python中几乎所有的数据类型 dic = {(1,2,3):{'a','b'},1:'abc'} ret = pickle.dumps(dic) print(ret) #2. dumps 序列化的结果只能是字节 print(pickle.loads(ret)) # 反序列化 # 3.只能在python中使用 # 4.在和文件操作的时候,需要用rb wb的模式打开文件 # 5.可以多次dump 和 多次load # dump with open('pickle_file','wb') as f: pickle.dump(dic,f) # load with open('pickle_file','rb') as f: ret = pickle.load(f) print(ret,type(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