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原有项目确定为vue.js+chrome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到客户现场实施时,发现硬件设备均为WinXp系统。 经了解得知,谷歌已经停止对WinXp的支持,同时,vue对IE,SE6版本支持性较差,所以了解浏览器内核,然后切换支持性比较好的浏览器成了当务之急。
名称解释:
1.浏览器:是个显示网站服务器或文件系统内的文件,并让用户与此些文件交互的一种应用软件。它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域网等内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这些文字或图像,可以是连接其他网址的超链接,用户可迅速及轻易地浏览各种信息。大部分网页为HTML格式,有些网页需特定浏览器才能正确显示。个人电脑上常见的网页浏览器按照2010年1月的市场占有率依次是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Mozilla的Firefox、Google的Chrome、苹果公司的Safari和Opera软件公司的Opera。浏览器是B/S软件架构的基础。
2.浏览器内核:浏览器所采用的渲染引擎,渲染引擎决定了浏览器如何显示网页的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也有不同,因此同一网页在不同的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渲染(显示)效果也可能不同,这也是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的原因。 是CSS+js的翻译器。
下表为浏览器与内核之间的关系:
浏览器内核 | 浏览器名称 | ||||
Trident内核(IE内核) | IE浏览器 | 百度浏览器 | 360浏览器 | 2345浏览器 | 搜狗、遨游、QQ浏览器 |
Blink内核(以前用Webkit内核) | Chrome浏览器 | Opera浏览器 | 360浏览器 | 2345浏览器 | 搜狗、遨游、QQ浏览器 |
Gecko内核(Firefox内核) | Firefox浏览器 | ||||
Presto内核 | Opera浏览器(最初自己的Preston内核) |
方案:尽量选用与原始浏览器相同的内核,以求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与时间,尽快提高所做软件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