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关于跨团队合作的一些思考

    此文已由作者张晓燕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在项目过程中,往往会需要跨团队合作,然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难以推进、沟通不畅、进度风险等种种问题。究竟如何才能达成合作目标?希望笔者的以下思考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

    外部合作与内部推进的不同之处:(这里特指在合作中为推进方,而非配合方)

    • 外部合作需考虑合作方的利益高低,根据利益高低推进难度由易到难;

    • 由于合作方往往有自己的事项优先级,进度风险往往较高;

    • 对于合作方的工作方式、团队经验往往不太了解,因此需更细致的确认、更密切的跟进;

    • 跨团队合作往往非集中办公,沟通成本较高,因此重要内容需提前约定好(如需求、接口、职责划分等)。

    对于跨团队合作,一般需要经历以下步骤:

    • Step 1 需求初步沟通 需求往往粗略模糊,需初步沟通合作意向。

    • Step 2 合作方式沟通 确认合作意向后,需进一步沟通合作方式及职责划分,此类讨论核能多轮反复,保证双方利益最大化。

    • Step 3 需求细化及确认 双方讨论并确认具体细节,如确认需求稿、交互稿、视觉稿等。

    • Step 4 计划排期 双方评估工作量,约定过程中配合的交付时间点。

    • Step 5 技术设计沟通 双方评审技术设计,并约定接口设计,确保技术上的可行性。

    • Step 6 各端开发 过程中需要保持沟通,确保任何变更都同步到双方。

    • Step 7 联调&测试 跑通整个流程,测试并修复存在的问题。

    • Step 8 产品验收
      需求方验证交付物是否满足原始需求。

    在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如何确保合作推进和达成?

    1. 明确目标与利益

    跨团队合作中,一步步的意向沟通过程,也就是追求利益平衡及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明确利益基础是合作达成的前提,在这个博弈过程中,需要考虑:

    • 利益与成本往往需对等

    高利益方往往需要贡献与之对等的成本,根据各方的利益权衡,来明确各自团队的职责范围。如果利益高的以防反而做的少,往往阻碍合作,埋下隐患和风险。

    • 利益高低决定了推进方式

    高利益方往往是主要的推进方,此时项目经理起着重要的主导和推进作用。如果过程中发现进展缓慢或受阻,可以考虑适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提升对方的积极性来推进。

    • 适当的目标拆解

    在合作初期,有时一方尚未建立信心,不确定成本收益比。此时可以适当拆解目标,先完成一部分看看效果,在过程中逐步调整和明确。

    2. 搭建沟通渠道

    在跨团队合作过程中,由于往往是非集中办公,确保双方顺畅沟通格外重要。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点:

    • 明确对接人

    多团队合作过程中,没有接口人会出现沟通混乱、信息不一致、沟通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明确双方接口人十分重要。接口人可以在会议上指定明确,最好也可以通过邮件、文档等形式记录,以备查阅。

    • 搭建沟通渠道

    沟通渠道一般有邮件、POPO群、微信群、定期会议等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沟通需求来权衡选择,同时也可以多种方式结合使用。目标是保证信息的传递和同步,同时需注意接口人在沟通过程中的推进程度。

    • 确保形成结论

    在很多沟通过程中,往往说着说着就偏离了方向,或者因双方未达成一致而不了了之,这便埋下了更大的隐患。项目经理在过程中,需确保重要问题的讨论有结论输出,暂无法达成结论的需明确责任人及节点。

    3. 我学到的技巧

    talk more、ask more、check more、push more,其中的含义大家自行体会。


    跨团队合作中,项目经理往往更承担着更重要的作用,其中往往蕴含着一部部血泪史,期望大家可以多多沟通交流


    免费体验云安全(易盾)内容安全、验证码等服务

    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分享请点击

    相关文章:
    【推荐】 答疑:验证码不能防止盗号

  • 相关阅读:
    trackr: An AngularJS app with a Java 8 backend – Part III
    trackr: An AngularJS app with a Java 8 backend – Part II
    21. Wireless tools (无线工具 5个)
    20. Web proxies (网页代理 4个)
    19. Rootkit detectors (隐形工具包检测器 5个)
    18. Fuzzers (模糊测试器 4个)
    16. Antimalware (反病毒 3个)
    17. Debuggers (调试器 5个)
    15. Password auditing (密码审核 12个)
    14. Encryption tools (加密工具 8个)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yfd/p/996197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