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自我觉察-1

        最近在践行一件事情“有觉察的生活”。今天的觉察:

         今天早上送儿子坐班车,吃完饭要出门了,儿子说要带零食去学校,中午在功能厅等着的时候吃。我一看时间,还有5分钟班车要来了,就说先别带了。儿子还是从零食袋子里找了几包零食。我这时候拿着他的书包和足球在门口等他,告诉他快点。急匆匆下楼后,走到小区门口,看见班车已然停在马路对面。我告诉儿子快点,然后一边快走一边嘴里唠叨着“早上非要带零食,起床时候就告诉你了,如果带零食,早点准备,你也不早点准备。这不晚了吧”。儿子显然没在意我的话,着急去坐班车,而我的嘴就没停“早上磨磨唧唧的,不快点......”看着儿子坐上班车了,我又开始担心,可别因为我训斥这些话,让他一天心情不好啊。心里又开始懊悔。

         回家的路上也在反省,自己经常告诫自己“遇到问题,不要抱怨,去解决问题”。那今天早上的事情,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儿子,快点,班车来了......还好,赶上班车了......下次咱得早点出门,有什么需要带的,提前准备”。唠叨那些怪罪别人的话,不仅没有用,还影响了孩子和自己的心情,而且,也容易让孩子养成一种遇事先找责任的坏习惯(好像儿子现在就有这样的习惯了╮(╯▽╰)╭)。

        再进一步分析自己:唠叨只是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不唠叨,那怎么发泄自己当时生气的情绪呢?憋着,也不好啊?这该怎么办呢?

        我又想了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同事之间,我可能会说“没事,反正咱也赶上班车了”。那为什么对同事就能不怪罪,不抱怨,而对孩子对家人,却会怪罪呢?是因为:不敢对同事这样?担心说了这样的话,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好相处;还担心说这样的话,让同事觉得自己吃毛求疵,不大度,太小气。还是因为:对家人孩子过于上心,担心他们养成拖拉不守时的坏习惯?我想大概前面的原因起主要作用吧。

        再想想,为什么自己会有不好的情绪呢?我不能接受‘坐班车迟到’的事情,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很丢人;而且,孩子迟到,别人看来就是大人的原因。认为孩子让自己丢人了,所以训斥孩子。(而和同事在一起,如果同事迟到了,自己不会觉得丢人,迟到与自己无关)。逻辑就是“我认为是孩子出门拖拉导致迟到,而迟到会让自己觉得丢人;因为有丢人的情绪作怪,所以就通过训斥孩子,一来发泄自己就的情绪,二来造成一种迟到与我无关,全都是孩子原因的现象”。这种逻辑中,没有想过“怎么通过这件事让孩子以后不迟到”的问题。所以,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遇到问题时,不应该是这样的逻辑。而应该是这样的逻辑“班车已经到了,我们迟到了(承认事实);赶紧跑过去,尽可能少地耽误班车等待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损失);告诉孩子以后要怎么做(避免以后发生类似问题)”,个人觉得这样的逻辑应该是对的。寻求老师指点。

        再想想,把责任怪到孩子头上,对赶上班车有帮助吗?没有。对以后孩子坐班车不迟到,有帮助吗?没有。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没有,除了发泄自己觉得丢人的这种情绪。

        所以说,遇到问题时,不要想着去找谁的责任,而是想着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

        再说说情绪的问题,我为什么会有觉得丢人的情绪呢?因为迟到了,让那么多人等多不好啊。不让自己产生这样的情绪好不好呢?不好。因为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只有你有这样的情绪,才能让你知道哪些事情会让自己不开心,以后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所以,不能去消除这样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可以有。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绪:首先,告诉自己: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是自己的事情(其实,这样想我还有点疑惑,如果别人对你做了很过分的事情,让你很气愤,你也说自己的情绪自己解决,与他人无关吗?明明是别人做过分的事情导致的呀!这一点该怎么破呢?);其次,......。后面的分析和解决,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或者是告诉自己“能赶上班车就可以了,不要对自己和孩子太苛刻”,或者告诉自己“怪罪别人解决不了问题”,或者告诉自己“其实你也有责任,如果早点提醒孩子,或者提前出门,就可以避免了。还是你自己的责任”。

        目前,我能分析到和做到的就是“遇到问题时,去找谁的责任,或者怪罪谁,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形成遇事怪罪人的坏习惯”。由问题产生的情绪;以及,这种情绪的存在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处理这种情绪;以及,这种情绪的根源是不是与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情商有关。这些问题对我来说,都是一头雾水,寻求老师指点啊。

  • 相关阅读:
    LeetCode15 3Sum
    LeetCode10 Regular Expression Matching
    LeetCode20 Valid Parentheses
    LeetCode21 Merge Two Sorted Lists
    LeetCode13 Roman to Integer
    LeetCode12 Integer to Roman
    LeetCode11 Container With Most Water
    LeetCode19 Remove Nth Node From End of List
    LeetCode14 Longest Common Prefix
    LeetCode9 Palindrome Numb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ypiner/p/108315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