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语法
思维导图
一、Java语言介绍
1.Java应用平台
JavaSE(Java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开发普通桌面和商务应用程序,是另外两类的基础
JavaEE(Java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是为开发企业环境下的应用程序提供的一套解决方案,包含Servlet、Jsp等,主要针对Web应用程序开发
JavaME(Java Platform Micro Edition):是为开发电子消费产品和嵌入式设备提供的解决方案
2.JRE和JDK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ava运行环境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Java):Java开发工具包
注释
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
文档注释:
关键字
特点:
1.字母全部小写
2.有特殊颜色标记
常量
程序执行时不会发生改变,分类有:
变量
概述:
是内存中的一小块区域。程序执行时,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
限制:
1.必须通过数据类型限制区域
2.必须给区域一个变量名
3.必须要有初始化值
格式:
注意事项:
1.变量没有赋值不能直接使用
2.变量只在它所属的范围内有效(也就是它所属于的那对大括号内)
3.一行可以定义多个变量,但是不建议
数据类型
Java是一种强类型语言,针对每一个数据都给出了明确的数据类型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1.基本数据类型:
注意事项:
1.一般整数默认是int类型,浮点数默认是double类型
2.想要定义long类型数据时,要在值后面加L或者l,一般推荐L
3.想要定义float类型数据时
2.引用数据类型:
1) class (类)
2) interface (接口)
3) array (数组)
标识符
概述:用来给包,类,变量,方法等起名字的符号
组成规则:
1.unicode字符
数字
英文大小写字母
汉字(不建议使用)
2.下划线 "_"
3.美元符 "$"
注意事项:
1.不能以数字开头
2.不能是java中的关键字
类型转换
1.隐式转换:
byte,short,char首先都会提升为int类型再参与运算,如果一个运算中有long类型,最后运算必须提升为long类型,如果有float类型就提升为float,如果有double类型就提升为double
2.强制转换:
目标类型变量名 = (目标类型) (被转换的数据)
虽然可以做强制转换,但是不建议,因为强制转换可能会有数据的丢失
运算符
分为六种:
1.算术运算符:+,-,*,/,%
1) 整数相除只能得到整数,只有浮点数参与运算时才能得到小数
2) 字符参与加法运算时,是拿该字符在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值来运算的(‘a’ = 97,b = 98… / ‘A’ = 65,‘B’ = 66… / ‘0’ = 48,‘1’ = 49…)
3) 字符串参与加法运算时,不是加法,是字符串的拼接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ld”)=helloworld
System.out.println(“hello”+10)=hello10
System.out.println(“hello”+10+20)=hello1020
System.out.println(10+20+“hello”)=30hello
2.自增自减运算符:++,–(就是自己+1或者-1)
3.赋值运算符:
基本赋值运算符:=
扩展赋值运算符:+=,-=…
1) 把运算符左边的数据和右边的数据进行运算,然后把结果赋值给左边
2) 隐含了强制类型转换
a += 20;就相当于a = (a的数据类型) (a + 20);
4.关系运算符:==,!=,>,>=,<,<=(操作完毕的结果为布尔类型)
5.逻辑运算符
&&:逻辑与,是并且的关系,有false则false
||:逻辑或,有true则true
!:逻辑非,单独使用,true则false,false则true
6.三元运算符 ★
格式:关系表达式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关系表达式的值为true,则表达式1为结果,如果是false,则表达式2为结果
Scanner(键盘录入)
流程控制语句
一共有三种结构:
1.顺序结构:最简单最基本的流程控制结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
2.选择结构(分支结构):
一共有两种:
① if语句(三种结构):
a.首先计算关系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如果是false就不执行语句体
b.首先计算关系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1,如果是false就执行语句体2
c.首先计算关系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1,如果是false就继续判断关系表达式2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如果是true就执行语句体2,如果是false就继续判断关系表达式…看其结果是true还是false……如果没有任何关系表达式为true,就执行语句体n+1
② switch语句:
计算表达式的值,拿着这个值依次和case进行比对,一旦有匹配的,就执行对应的语句,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break就结束,如果所有的case都不匹配,就执行语句体n+1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由初始化语句、判断条件语句、循环体语句和控制条件语句组成
初始化语句:一条或者多条语句,用来完成一些初始化操作
判断条件语句:boolean表达式,这个表达式能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语句
循环体语句:顾名思义,重复性高,多次要做的事
控制条件语句:这个部分是在一次循环体结束后,下一次循环判断条件执行前执行的。通过用于控制循环条件中的变量,使得循环在合适的时候结束
1.for循环语句
2.while循环语句
3.do…while循环语句
4.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的区别
1)do…while循环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
2)而for和while循环语句要先进行条件的判断,然后看是否执行循环体语句;
①for循环结束后,初始化的变量不能被使用
②而while循环初始化的变量还可以继续被使用
3)能用for就用for,其次是while,最后是do…while;
变量占用内存的一小块区域,for能让变量极早地从内存释放,有利于提高内存使用率
跳转控制语句
概述:让循环在某一步的时候结束或者跳过某些数据不要
break:
1.使用场景:
1) 在switch语句中,用于结束switch语句
2) 循环语句中,用于结束循环
continue:
1.使用场景:循环语句中
Random(随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