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ttp协议中的请求头

    说明:摘自网上的资源,关于Http协议,已经读了大半,但是还是很抽象。这里列出协议中的Header属性列表,和实际具体案例进行说明。本篇只关注Http“消息”概念中的Header,不关注Line和Body.

    请求头:

    Header解释示例
    Accept 指定客户端能够接收的内容类型 Accept: text/plain, text/html
    Accept-Charset 浏览器可以接受的字符编码集。 Accept-Charset: iso-8859-5
    Accept-Encoding 指定浏览器可以支持的web服务器返回内容压缩编码类型。 Accept-Encoding: compress, gzip
    Accept-Language 浏览器可接受的语言 Accept-Language: en,zh
    Accept-Ranges 可以请求网页实体的一个或者多个子范围字段 Accept-Ranges: bytes
    Authorization HTTP授权的授权证书 Authorization: Basic QWxhZGRpbjpvcGVuIHNlc2FtZQ==
    Cache-Control 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 Cache-Control: no-cache
    Connection 表示是否需要持久连接。(HTTP 1.1默认进行持久连接) Connection: close
    Cookie HTTP请求发送时,会把保存在该请求域名下的所有cookie值一起发送给web服务器。 Cookie: $Version=1; Skin=new;
    Content-Length 请求的内容长度 Content-Length: 348
    Content-Type 请求的与实体对应的MIME信息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Date 请求发送的日期和时间 Date: Tue, 15 Nov 2010 08:12:31 GMT
    Expect 请求的特定的服务器行为 Expect: 100-continue
    From 发出请求的用户的Email From: user@email.com
    Host 指定请求的服务器的域名和端口号 Host: www.zcmhi.com
    If-Match 只有请求内容与实体相匹配才有效 If-Match: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If-Modified-Since 如果请求的部分在指定时间之后被修改则请求成功,未被修改则返回304代码 If-Modified-Since: Sat, 29 Oct 2010 19:43:31 GMT
    If-None-Match 如果内容未改变返回304代码,参数为服务器先前发送的Etag,与服务器回应的Etag比较判断是否改变 If-None-Match: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If-Range 如果实体未改变,服务器发送客户端丢失的部分,否则发送整个实体。参数也为Etag If-Range: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If-Unmodified-Since 只在实体在指定时间之后未被修改才请求成功 If-Unmodified-Since: Sat, 29 Oct 2010 19:43:31 GMT
    Max-Forwards 限制信息通过代理和网关传送的时间 Max-Forwards: 10
    Pragma 用来包含实现特定的指令 Pragma: no-cache
    Proxy-Authorization 连接到代理的授权证书 Proxy-Authorization: Basic QWxhZGRpbjpvcGVuIHNlc2FtZQ==
    Range 只请求实体的一部分,指定范围 Range: bytes=500-999
    Referer 先前网页的地址,当前请求网页紧随其后,即来路 Referer: http://www.zcmhi.com/archives/71.html
    TE 客户端愿意接受的传输编码,并通知服务器接受接受尾加头信息 TE: trailers,deflate;q=0.5
    Upgrade 向服务器指定某种传输协议以便服务器进行转换(如果支持) Upgrade: HTTP/2.0, SHTTP/1.3, IRC/6.9, RTA/x11
    User-Agent User-Agent的内容包含发出请求的用户信息 User-Agent: Mozilla/5.0 (Linux; X11)
    Via 通知中间网关或代理服务器地址,通信协议 Via: 1.0 fred, 1.1 nowhere.com (Apache/1.1)
    Warning 关于消息实体的警告信息 Warn: 199 Miscellaneous warning

    上述说明,太多形式化,其实是违反人类的思维直觉的,这是西方人搞的东西,所以下面拿出实例的示例,增加感性认识:

    CASE1:下图是我访问一个URL:http://www.hzau.edu.cn的一个header,根据具体实例来分析一下各部分的功能及其作用。

     

    • Accept

    作用: 浏览器端可以接受的媒体类型,

    例如:  Accept: text/html  代表浏览器可以接受服务器回发的类型为 text/html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tml文档,

    如果服务器无法返回text/html类型的数据,服务器应该返回一个406错误(non acceptable)

    通配符 * 代表任意类型

    例如  Accept: */*  代表浏览器可以处理所有类型,(一般浏览器发给服务器都是发这个)

    • Accept-Encoding:

    作用: 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编码方法,通常指定压缩方法,是否支持压缩,支持什么压缩方法(gzip,deflate),(注意:这不是只字符编码);

    例如: Accept-Encoding: zh-CN,zh;q=0.8

    • Accept-Language

      作用: 浏览器申明自己接收的语言。 

      语言跟字符集的区别:中文是语言,中文有多种字符集,比如big5,gb2312,gbk等等;

      例如: Accept-Language: en-us

    • Connection

      例如: Connection: keep-alive   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

      例如:  Connection: close  代表一个Request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会关闭, 当客户端再次发送Request,需要重新建立TCP连接。

    • Host(发送请求时,该报头域是必需的)

      作用: 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指定被请求资源的Internet主机和端口号,它通常从HTTP URL中提取出来的

      例如: 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www.hzau.edu.cn

      浏览器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就会包含Host请求报头域,如下:

      Host:www.hzau.edu.cn

      此处使用缺省端口号80,若指定了端口号,则变成:Host:指定端口号

    • Referer

      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一般会带上Referer,告诉服务器我是从哪个页面链接过来的,服务器籍此可以获得一些信息用于处理。比如从我主页上链接到一个朋友那里,他的服务器就能够从HTTP Referer中统计出每天有多少用户点击我主页上的链接访问他的网站。

    • User-Agent

      作用:告诉HTTP服务器, 客户端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

      我们上网登陆论坛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些欢迎信息,其中列出了你的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这往往让很多人感到很神奇,实际上,服务器应用程序就是从User-Agent这个请求报头域中获取到这些信息User-Agent请求报头域允许客户端将它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其它属性告诉服务器。

      例如: User-Agent: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5.1; Trident/4.0; CIBA;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0.4506.2152; .NET CLR 3.5.30729; .NET4.0C; InfoPath.2; .NET

      另外,访问一些其他的URL的时候,request 的Header里面一些其他的字段,下面来进行列举:

      CASE2 比如我在登录一个需要用户名密码登录的网站时Request Header里面就有上面还没有提到过的字段。

      如图所示:

    Cache-Control

    我们网页的缓存控制是由HTTP头中的“Cache-control”来实现的,常见值有private、no-cache、max-age、must-revalidate等,默认为private。这几种值的作用是根据重新查看某一页面时不同的方式来区分的:

    (1)、打开新窗口

    值为private、no-cache、must-revalidate,那么打开新窗口访问时都会重新访问服务器。而如果指定了max-age值(单位为秒),那么在此值内的时间里就不会重新访问服务器,例如:

    Cache-control: max-age=5(表示当访问此网页后的5秒内再次访问不会去服务器)

    (2)、在地址栏回车

    值为private或must-revalidate则只有第一次访问时会访问服务器,以后就不再访问。

    值为no-cache,那么每次都会访问。

    值为max-age,则在过期之前不会重复访问。

    (3)、按后退按扭

    值为private、must-revalidate、max-age,则不会重访问,

    值为no-cache,则每次都重复访问

    (4)、按刷新按扭

    无论为何值,都会重复访问

    Cookie

    Cookie是用来存储一些用户信息以便让服务器辨别用户身份的(大多数需要登录的网站上面会比较常见),比如cookie会存储一些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当用户登录后就会在客户端产生一个cookie来存储相关信息,这样浏览器通过读取cookie的信息去服务器上验证并通过后会判定你是合法用户,从而允许查看相应网页。当然cookie里面的数据不仅仅是上述范围,还有很多信息可以存储是cookie里面,比如sessionid等。

    If-Modified-Since

    作用: 把浏览器端缓存页面的最后修改时间发送到服务器去,服务器会把这个时间与服务器上实际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进行对比。如果时间一致,那么返回304,客户端就直接使用本地缓存文件。如果时间不一致,就会返回200和新的文件内容。客户端接到之后,会丢弃旧文件,把新文件缓存起来,并显示在浏览器中.

    例如:Mon, 17 Aug 2015 12:03:33 GMT

    If-None-Match

    作用: If-None-Match和ETag一起工作,工作原理是在HTTP Response中添加ETag信息。 当用户再次请求该资源时,将在HTTP Request 中加入If-None-Match信息(ETag的值)。如果服务器验证资源的ETag没有改变(该资源没有更新),将返回一个304状态告诉客户端使用本地缓存文件。否则将返回200状态和新的资源和Etag.  使用这样的机制将提高网站的性能

    例如: If-None-Match: W/"3119-1437038474000"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标记语言如HTML或脚本js等等来控制浏览器来发送的。

  • 相关阅读:
    Python 中特殊变量/方法命名规则说明(特别是私有变量)及使用实例
    博客(文本)编辑工具Markdown使用初体验
    Vue2.0关于生命周期和钩子函数
    Vue2.0中的路由配置
    Vue项目中引入外部文件(css、js、less)
    利用vue-cli创建Vue项目
    vue+webpack构建项目
    VueJs2.0建议学习路线
    Python基础 :正则表达式
    Python框架 :WEB框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0000miles/p/922050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