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单标签<form>
功能:表单用于向服务器传输数据,从而实现用户与Web服务器的交互。
表单能够包含input系列标签,比如文本字段、复选框、单选框、提交按钮等等。
表单还可以包含textarea、select、fieldset和 label标签。
表单属性
action: 表单提交到哪。一般指向服务器端一个程序,程序接收到表单提交过来的数据(即表单元素值)作相应处理,比如https://www.sogou.com/web
method: 表单的提交方式 post/get默认取值就是get
表单元素
基本概念:
HTML表单是HTML元素中较为复杂的部分,表单往往和脚本、动态页面、数据处理等功能相结合,因此它是制作动态网站很重要的内容。
表单一般用来收集用户的输入信息。
表单工作原理:
访问者在浏览有表单的网页时,可填写必需的信息,然后按某个按钮提交。这些信息通过Internet传送到服务器上。
服务器上专门的程序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如果有错误会返回错误信息,并要求纠正错误。当数据完整无误后,服务器反馈一个输入完成的信息
1、<input>系列标签
''' <1> 表单类型 type: text 文本输入框 password 密码输入框 radio 单选框 checkbox 多选框 submit 提交按钮 button 按钮(需要配合js使用.) button和submit的区别? file 提交文件:form表单需要加上属性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上传文件注意两点: 请求方式必须是post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2> 表单属性 name: 表单提交项的键. 注意和id属性的区别:name属性是和服务器通信时使用的名称; 而id属性是浏览器端使用的名称,该属性主要是为了方便客户端编程,而在css和javascript中使用的 value: 表单提交项的值.对于不同的输入类型,value 属性的用法也不同: type="button", "reset", "submit" - 定义按钮上的显示的文本 type="text", "password", "hidden" - 定义输入字段的初始值 type="checkbox", "radio", "image" - 定义与输入相关联的值 checked: radio 和 checkbox 默认被选中 readonly: 只读. text 和 password disabled: 对所用input都好使。 '''
![](https://images.cnblogs.com/OutliningIndicators/ContractedBlock.gif)
2、select标签
''' <select> 下拉选标签属性 name:表单提交项的键. size:选项个数 multiple:multiple 多选,需按Ctrl进行选择 <optgroup>为每一项加上分组 <option> 下拉选中的每一项 属性: value:表单提交项的值. selected: selected下拉选默认被选中 '''
![](https://images.cnblogs.com/OutliningIndicators/ContractedBlock.gif)
3、<textarea> 多行文本框
<form id="form1" name="form1" method="post" action=""> <textarea cols=“宽度” rows=“高度” name=“名称”> 默认内容 </textarea> </form>
![](https://images.cnblogs.com/OutliningIndicators/ContractedBlock.gif)
4、<label>标签
定义:<label> 标签为 input 元素定义标注(标记)。
说明:
1 label 元素不会向用户呈现任何特殊效果。
2 <label> 标签的 for 属性值应当与相关元素的 id 属性值相同。
<form method="post" action=""> <label for=“username”>用户名</label>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id=“username” size=“20” /> </form>
![](https://images.cnblogs.com/OutliningIndicators/ContractedBlock.gif)
5、<fieldset>标签
<fieldset> <legend>登录吧</legend> <input type="text"> </fieldset>
效果:
二、CSS
1、CSS语法
CSS 规则由两个主要的部分构成:选择器,以及一条或多条声明。
selector { property: value; property: value; ... property: value }
例如:
h1 {
color:red; font-size:14px; }
2、css的四种引入方式
1.行内式
行内式是在标记的style属性中设定CSS样式。这种方式没有体现出CSS的优势,不推荐使用。在HTML中使用。
<p style="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255); line-height: 1.5 !important;">>hello world</p>
2.嵌入式
嵌入式是将CSS样式集中写在网页的<head></head>标签对的<style></style>标签对中。
格式如下: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tyle> p{ background-color: #2b99ff; } </style> </head>
3 链接式
将一个.css文件引入到HTML文件中。
<link href="mystyle.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4.导入式
将一个独立的.css文件引入HTML文件中,导入式使用CSS规则引入外部CSS文件,<style>标记也是写在<head>标记中,使用的语法如下:
<style type="text/css"> @import"mystyle.css"; 此处要注意.css文件的路径 </style>
注意:
导入式会在整个网页装载完后再装载CSS文件,因此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如果网页比较大则会儿出现先显示无样式的页面,闪烁一下之后,再出现网页的样式。这是导入式固有的一个缺陷。使用链接式时与导入式不同的是它会以网页文件主体装载前装载CSS文件,因此显示出来的网页从一开始就是带样式的效果的,它不会象导入式那样先显示无样式的网页,然后再显示有样式的网页,这是链接式的优点。
3、css选择器
1.基本选择器
2.组合选择器
E,F 多元素选择器,同时匹配所有E元素或F元素,E和F之间用逗号分隔
div,p { color:#f00; } E F 后代元素选择器,匹配所有属于E元素后代的F元素,E和F之间用空格分隔
li a { font-weight:bold;} E > F 子元素选择器,匹配所有E元素的子元素F
div > p { color:#f00; } E + F 毗邻元素选择器,匹配所有紧随E元素之后的同级元素F
div + p { color:#f00; } E ~ F 普通兄弟选择器(以破折号分隔)
.div1 ~ p{font-size: 30px; }
注意,关于标签嵌套:
一般,块级元素可以包含内联元素或某些块级元素,但内联元素不能包含块级元素,它只能包含其它内联元素。需要注意的是,p标签不能包含块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