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事后诸葛亮分析

    一、事后诸葛亮会议照片

      

    二、Postmortem

    1、设想和目标

    1)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答:我们软件解决用户打发空闲时间、放松心情等问题,以达到娱乐休闲的目的。典型用户与典型场景在需求改进的博客中有详细描述。

    2)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答:我们以完成基本俄罗斯方块游戏功能,新功能消除方块游戏还未实现,能按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原计划的用户数量基本达到。

    3)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答:用户基本能接受软件提供的功能。通过测试与用户反馈得知我们的游戏细节可以做的更好(比如消除时的音乐、动画)、功能再完善。如果在重来,我们会在UI设计方面下更大功夫。

    2、计划

    1)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答:计划的时间较为充足(一周)。

    2)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答:团队成员若对计划产生分歧,则令其分别论述其观点的优势所在与对方观点的劣势所在,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团队计划。

    3)原计划的团队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答:团队的工作基本做完,基本功能完善,但由于经验与技术不足与对团队开发不熟悉,导致存在一些补充功能还未完成。

    4)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项目出了什么意外?

    答: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基本能按计划进行,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5)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答:有留下一天的缓冲区,缓解了临近开发结束还未完成开发的问题。

    3、资源

    1)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答:有的。网上有相应教程与资料,同学间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2)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答:以软件的各个功能为单位,对所需时间进行估计,精度为天数。

    3)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答:有成员在后期专门负责软件测试,通过在不同环境不断运行调试,资源相对足够。

    4)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答:低估了设计界面的难度,在设计界面的素材方面耗费了许多开发时间。

    5)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答:会在计划中为非编程资源的整理安排更多时间。

    4、变更管理

    1)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答:可以及时知道变更消息。更新的代码能及时上传到团队的码云中,重要消息也会在团队微信群中通知。

    2)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答:参考之前写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与系统设计博客,通过腾讯会议讨论分析什么为必须实现的功能什么为暂时推迟的功能。

    3)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 – 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答:至少需要有精美的界面、流畅的运行、良好的体验才符合出口条件。

    4)团队成员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答:由于经验不足经常有一些新增的需求与改进,成员都基本可以处理这些请求。

    5、设计/实现

    1)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答:设计工作在确定选题开始的,并在需求分析时不断改进。由团队的所有成员讨论确定。由于是小团队的小项目,故时间与人员都较为合适。

    2)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答:在UI设计与游戏分数确定方面有模棱两可的情况,通过开会讨论,投票确定。

    3)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答:由于方块合并消除是整个游戏的核心,故在方块合并并消除得出分数产生的bug最多。发布之后暂时还没有发现什么重要的bug。

    4)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答:在项目开始时有讨论并规定了一些代码规范,在代码复审时也有检查下代码的是否符合代码规范。

    6、测试/发布

    1)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答:团队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测试计划,其发布在需求改进的博客当中。

    2)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答:没有进行正式的验收测试,只通过测试人员测试运行无误。

    3)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答:暂时还没有使用到测试工具,通过测试人员反复运行测试。

    7、团队成员在Alpha阶段的角色和具体贡献

    成员 角色 团队贡献分 可验证的贡献
    纪昂学 PM、Test 9.2+16.3=25.5 框架设计、博客编写等
    蔡跃 Dev、UI 7.8+17.0=24.8 UI实现
    周梓波 PM、Dev 6.9+18.0=24.9 编写代码、系统设计
    廖业成 Dev、Test 9.6+15.0=24.6 编写代码、测试运行
    冷沐阳 Test 7.3+6.3=13.6 测试运行
  • 相关阅读:
    FZU 2098 刻苦的小芳(卡特兰数,动态规划)
    卡特兰数总结
    FZU 1064 教授的测试(卡特兰数,递归)
    HDU 4745 Two Rabbits(区间DP,最长非连续回文子串)
    Java 第十一届 蓝桥杯 省模拟赛 正整数的摆动序列
    Java 第十一届 蓝桥杯 省模拟赛 反倍数
    Java 第十一届 蓝桥杯 省模拟赛 反倍数
    Java 第十一届 蓝桥杯 省模拟赛 反倍数
    Java 第十一届 蓝桥杯 省模拟赛 凯撒密码加密
    Java 第十一届 蓝桥杯 省模拟赛 凯撒密码加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3Jax/p/131286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