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atlab文件操作及读txt文件(fopen,fseek,fread,fclose)

    文件操作是一种重要的输入输出方式,即从数据文件读取数据或将结果写入数据文件。MATLAB提供了一系列低层输入输出函数,专门用于文件操作。

    1、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打开文件

    在读写文件之前,必须先用fopen函数打开或创建文件,并指定对该文件进行的操作方式。fopen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fid=fopen(文件名,‘打开方式’)

    说明:其中fid用于存储文件句柄值,如果返回的句柄值大于0,则说明文件打开成功。文件名用字符串形式,表示待打开的数据文件。常见的打开方式如下:

    l ‘r’:只读方式打开文件(默认的方式),该文件必须已存在。

    l ‘r+’:读写方式打开文件,打开后先读后写。该文件必须已存在

    l ‘w’:打开后写入数据。该文件已存在则更新;不存在则创建。

    l ‘w+’:读写方式打开文件。先读后写。该文件已存在则更新;不存在则创建

    l ‘a’:在打开的文件末端添加数据。文件不存在则创建

    l ‘a+’:打开文件后,先读入数据再添加数据。文件不存在则创建。

    另外,在这些字符串后添加一个“t”,如‘rt’或‘wt+’,则将该文件以文本方式打开;如果添加的是“b”,则以二进制格式打开,这也是fopen函数默认的打开方式

    2)关闭文件

    文件在进行完读、写等操作后,应及时关闭,以免数据丢失。关闭文件用fclose函数,调用格式为:

    stafclose(fid)

    说明:该函数关闭fid所表示的文件。sta表示关闭文件操作的返回代码,若关闭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1。如果要关闭所有已打开的文件用fclose(all)

    2、二进制文件的读写操作

    1)写二进制文件

    fwrite函数按照指定的数据精度将矩阵中的元素写入到文件中。其调用格式为:

    COUNTfwritefidAprecision

    说明:其中COUNT返回所写的数据元素个数(可缺省),fid为文件句柄,A用来存放写入文件的数据,precision代表数据精度,常用的数据精度有:charucharintlongfloatdouble等。缺省数据精度为uchar,即无符号字符格式。

    6.8 将一个二进制矩阵存入磁盘文件中。

    >> a=[1 2 3 4 5 6 7 8 9];

    >> fid=fopen('d: est.bin','wb') %以二进制数据写入方式打开文件

    fid =

    3 %其值大于0,表示打开成功

    >> fwrite(fid,a,'double')

    ans =

    9 %表示写入了9个数据

    >> fclose(fid)

    ans =

    0 %表示关闭成功

    2)读二进制文件

    fread函数可以读取二进制文件的数据,并将数据存入矩阵。其调用格式为:

    [ACOUNT]=fread(fidsizeprecision)

    说明:其中A是用于存放读取数据的矩阵、COUNT是返回所读取的数据元素个数、fid为文件句柄、size为可选项,若不选用则读取整个文件内容;若选用则它的值可以是下列值:N(读取N个元素到一个列向量)、inf(读取整个文件)、[MN](读数据到M×N的矩阵中,数据按列存放)。 precision用于控制所写数据的精度,其形式与fwrite函数相同。

    3、文本文件的读写操作

    1)读文本文件

    fscanf函数可以读取文本文件的内容,并按指定格式存入矩阵。其调用格式为:

    [ACOUNT]=fscanf(fidformatsize)

    说明:其中A用来存放读取的数据,COUNT返回所读取的数据元素个数,fid为文件句柄,format用来控制读取的数据格式,由%加上格式符组成,常见的格式符有:d(整型)、f(浮点型)、s(字符串型)、c(字符型)等,在%与格式符之间还可以插入附加格式说明符,如数据宽度说明等。size为可选项,决定矩阵A中数据的排列形式,它可以取下列值:N(读取N个元素到一个列向量)、inf(读取整个文件)、[MN](读数据到M×N的矩阵中,数据按列存放)。

    2)写文本文件

    fprintf函数可以将数据按指定格式写入到文本文件中。其调用格式为:

    fprintffidformatA

    说明:fid为文件句柄,指定要写入数据的文件,format是用来控制所写数据格式的格式符,与fscanf函数相同,A是用来存放数据的矩阵。

    6.9 创建一个字符矩阵并存入磁盘,再读出赋值给另一个矩阵。

    >> a='string';

    >> fid=fopen('d:char1.txt','w');

    >> fprintf(fid,'%s',a);

    >> fclose(fid);

    >> fid1=fopen('d:char1.txt','rt');

    >> fid1=fopen('d:char1.txt','rt');

    >> b=fscanf(fid1,'%s')

    b =

    string

     

    matlabtxt文件

     

    fid=fopen('fx.txt','r');

    %得到文件号

    [f,count]=fscanf(fid,'%f %f',[12,90]);

    %把文件号1的数据读到f中。其中f[12 90]的矩阵

    %这里'%f %f'表示读取数据的形势,是按原始数据型读出

    fclose(fid);

    %关闭文件

    另外有的txt文件还可以用load来打开

    其语句为

    f=load('fx.txt)

    我个人觉得用第一种方式较好。因为有些时候,特别是fx.txt 的一行有多个数据时用load

    就比较麻烦了。

    数据文件定位

    MATLAB提供了与文件定位操作有关的函数fseekftellfseek函数用于定位文件位置指针,其调用格式为:

    status=fseek(fid, offset, origin)

    其中fid为文件句柄,offset表示位置指针相对移动的字节数,OFFSET values are interpreted as follows:

    > 0    Move toward the end of the file.

    = 0    Do not change position.

    < 0    Move toward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e.

    origin表示位置指针移动的参照位置,ORIGIN values are interpreted as follows:

    'bof' or -1   Beginning of file

    'cof' or 0   Current position in file

    'eof' or 1   End of file若定位成功,status返回值为0,否则返回值为–1

    ftell函数返回文件指针的当前位置,其调用格式为:

    position=ftell (fid)

    返回值为从文件开始到指针当前位置的字节数。若返回值为–1表示获取文件当前位置失败。

    例:

    FID=fopen('sw.m','r')

    fseek(FID,10,-1)

    ans =

         0

    >> ftell(FID)

    ans =

        10

    >> fseek(FID,-10,1)

    ans =

         0

    >> ftell(FID)

    ans =

            2180

    文件指针可以移动到当前文件末尾的后面,但不能移动到开头的前面;当把指针移动到文件末尾后面时,若关闭文件则文件大小会自动增长到文件指针所指的大小,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创建一个很大的文件,当然新增加的文件内容是随机的。 

     

    源文档 <http://hi.baidu.com/vv1133/item/afa117228e2341132b0f1cbf>

  • 相关阅读:
    转:无监督特征学习——Unsupervised featur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转:RESTful架构详解
    转:TensorFlow和Caffe、MXNet、Keras等其他深度学习框架的对比
    转: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情感分析以及在海航舆情云平台的实践
    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情感分析以及在海航舆情云平台的实践
    转:【AI每日播报】从TensorFlow到Theano:横向对比七大深度学习框架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我与小娜(36):人机大战第五局,AlphaGo必胜!
    最简单的基于FFmpeg的移动端样例:IOS 视频解码器
    3D数学读书笔记——矩阵基础番外篇之线性变换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I-Algorithms/p/367434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