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背景

    关于计算机网络为什么分层以及相关概念可参考之前的文章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协议、服务和接口

    2.OSI怎么来的?

    3.OSI的结构

    4.OSI数据传输图

    5.OSI七层结构概述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应用层是OSI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界面
    • 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 因为用户的实际应用多种多样,就要求应用层采用不同的协议来解决不同应用类型的需求
    • 典型的协议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协议SMTP、万维网HTTP等

    (2)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 主要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 不同机器采用的编码和表示方法不同,使用的数据结构不同
    • 为了使不同的数据和信息之间能够互相交换,表示层采用抽象的标准方法定义数据结构

    (3)会话层(Session Layer)

    • 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个进程进行会话
    • 会话层利用传输层提供的端到端的服务,向表示层提供它的增值服务
    • 增值服务即图上最上方的一句话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传输层也称运输层,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功能是为端到端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端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等服务;
    • 数据链路层是点到点的通信,传输层是端到端的通信;
    • 点到点:可以理解为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一个点指一个硬件地址或IP地址,网络中参与通信的主机通过硬件地址或IP地址标识的;
    • 端到端:指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一个进程由一个端口号来标识,所以称端到端通信。

    (5)网络层(Network Layer)

    • 因为因特网的主要网络层协议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和许多路由选择协议,因此因特网的网络层也称网际层或IP层

    (7)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相关阅读:
    MySQL 5.7 多主一从实现
    从 MySQL 全备的 SQL 文件中抽离出某张表的数据
    KUBERNETES 03:Pod 资源清单
    KUBERNETES 02:基本操作命令
    KUBERNETES 01:说明与安装
    DOCKER 08:搭建本地镜像仓库 Harbor
    DOCKER 07:docker swarm
    DOCKER 06:docker compose
    DOCKER 05:数据持久化
    DOCKER 04:容器资源限制和网络原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capplella/p/1492664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