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受部分:
01.不太注重交流,尤其是团队之间,几乎没有软件发布后的代码维护。
02.我们得和组员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用户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代码维护就像商品售后一样必不可少。
03.加强与别人的交流,以后多进行软件维护和升级,及时发现错误并修正
读后感:
软件开发避免不了团队之间的合作,而合作的话一定需要团队成员的交流。作为开发者,我们必须在许多层面上进行交流,我们把许多小时花在开会、倾听和交谈上,我们与最终用户一起工作,设法了解他们的需要。我们编写代码,与机器交流我们的意图;把我们的想法变成文档,留给以后的开发者;我们每天在团队中工作,宣扬我们的主意,修正现有的做法并且提出新的做法。我们的时间有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交流上,所以我们需要把他做好。
首先要知道你想要说什么,规划你想说的东西,写出大纲,就像写作一样。了解你的听众,只有当你是在传达信息时,你才是在交流。为此,你需要了解你的听众的需要、兴趣、能力。选择时机,为了了解你的听众需要听到什么,你需要弄清楚他们的“轻重缓急”是什么。选择风格,调整你的交流风格,让其适应你的听众、有人要的是正式的“事实”简报,另一些人喜欢在进入正题之前高谈阔论一番。
代码维护是软件发布后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像现在的商品售后一样,不是说东西卖出去以后就不管了,出现什么问题就得消费者负责。作为程序员,我们收集、组织、维护和利用知识。但遗憾的是,知识并不稳定,它变化常常很快,你对需求的理解可能会随着与客户的会谈而发生变化,所有这些不稳定都意味着我们要把很大一部分时间花费在维护上,重新组织和表达我们的系统中的知识。
读到“领域语言”,我感觉很好奇,不知道这是什么语言,从来没有听说过。人类语言我们都知道,中文,英文,日语,韩语等等,计算机编程语言我们也学过好多例如java,c++,c.。计算机语言会影响你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你看待交流的方式,每种语言都含有他自己的特性。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小型语言可以采用面向行的、易于解析的格式,当然,你还可以用更为正式的语法,实现更为复杂的语言,只要实现最后的软件功能就可以了。
我们在日常的写代码过程中,程序死掉是很正常的事情。你是否注意到,有时候别人在你自己意识到之前就能察觉你的事情出了问题,别人的代码也是一样。我们很容易掉进“它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一种心理转固态。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写的代码都不检查文件是否能够成功关闭或者某个跟踪语句是否已经按照我们的预期写出。而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我们所愿,我们很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做——这些代码在任何正常的情况下都不会失败。
所有的错误都能为你提供信息,你可以让自己相信错误不可能发生,并选择忽略它。但与此相反,注重实效的程序员告诉自己,如果有一个错误,就说明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意识到这些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它。
编程要深思熟虑,那么怎么深思熟虑的编程,让自己成为编程老手呢?我们想要让编写代码所花的时间更少,想要尽可能的在开发周期的早期抓住并修正错误,想要在一开始就少制造错误。如果我们深思熟虑的编程,那对我们会有所帮助:1.总是意识到你在做什么,不要让事情慢慢的失去了控制。2。不要盲目的编程,试图构建你不完全理解的应用,或者是使用你不熟悉的技术,就是希望自己被巧合误导。3.按照计划行事,让计划始终在你的头脑中。4.依靠可靠的事物,不要依靠巧合或者假定,如果你无法说出各种特定情形的区别,就假定是最坏的。5为你的假设建立文档,有助于澄清你头脑中的假定,并且有助于把他们传达给别人。6。不要只是测试你的代码,还要测试你的假定,不要猜测,要实际尝试它。7.为你的工作划分优先级。8.不要做历史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