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TCP与UDP传输协议

    目录结构:

    contents structure [-]

    TCP和UDP协议都是运行在传输层的协议,在OSI网络的七层传输模型中,如果我们把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统称为应用层(其实在TCP/IP模型中就是把应用层、表示层、传输层统称为应用层的),那么我们平时编写的程序就属于应用层。应用层位于传输层之上,当我们需要使用TCP/UDP协议的时候,直接调用传输层留下的TCP/UDP协议接口就可以了。在下面的示例中,我们把发送发送数据的一方称为客户端,接受数据的一方称为服务端。下面TCP和UDP的实现都采用了C#和Java代码,这个笔者还需要提一点,就是在Android中使用连接的时候,由于为了防止网速太卡,所以Android中使用TCP连接的时候,应该在一个新建的线程中进行。

    1 TCP协议和UDP协议的比较

    1.1 TCP协议

    TCP的全称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类似打电话
    • 在通信的整个过程中保持连接
    • 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和有序性
    • 是一种全双工的字节流通信方式
    • 服务器压力比较大,资源消耗比较快,发送数据效率比较低
    • 点对点的传输协议

    接下来笔者解释一下上面的几个概念:

    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面向连接,比如A打电话给B,如果B接听了,那么A和B之间就的通话,就是面向连接的。

    可靠的传输协议:可靠的,一旦建立了连接,数据的发送一定能够到达,并且如果A说“你好吗?” B不会听到“吗你好”,这就是可靠地数据传输。

    双全工的传输协议:全双工,这个理解起来也很简单,A打电话给B,B接听电话,那么A可以说话给B听,同样B也可以给A说话,不可能只允许一个人说话.。

    点对点的传输协议:点对点,这个看了上面的举例相比大家都知道了,还要说一点的是,如果在A和B打电话过程中,B又来了一个紧急电话,那么B就要将与A的通话进行通话保持,所以不管怎么讲同一个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不能一对多。

    1.2 UDP协议

    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 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协议,类似写信
    • 在通信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保持连接
    • 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序性
    • 是一种双全工的数据报通信方式
    • 服务器压力比较小,资源比较低,发送效率比较高
    • 可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

    2 基于TCP的网络编程模型

    2.1 使用Java代码实现TCP

    服务端:

    • 创建ServerSocket的对象并且提供端口号, public ServerSocket(int port) 
    • 等待客户端的请求连接,使用accept()方法, public Socket accept()  
    • 连接成功后,使用Socket得到输入流和输入流,进行通信
    • 关闭相关资源

    客户端:

    • 创建Socket类型的对象,并且提供IP地址和端口号, public Socket(String host, int port) 
    • 使用Socket构造输入流和输出流进行通信
    • 关闭相关资源

    下面这个例子

     1 /*
     2  * 在提供端口号的时候应该注意:最好定义在1024~49151。
     3  */
     4 public class TestServerString {
     5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7         try{
     8             //1.创建ServerSocket类型的对象,并提供端口号
     9             ServerSocket ss = new ServerSocket(8888);
    10             //2.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使用accept()方法,保持阻塞状态
    11             while(true){
    12                 System.out.println("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13                 Socket s = ss.accept();
    14                 new ServerThread(s).start();
    15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连接成功!");
    16             }
    17             
    18         }catch(Exception e){
    19             e.printStackTrace();
    20         }
    21 
    22     }
    23 
    24 }
    TestServerString类

    在TestServerString类中采用循环相应多个客户端的连接,

     1 public class ServerThread extends Thread{
     2     
     3     private Socket s;
     4     
     5     public ServerThread(Socket s){
     6         this.s=s;
     7     }
     8     
     9     @Override
    10     public void run(){
    11         try{
    12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
    13                     new InputStreamReader(s.getInputStream()));
    14             PrintStream ps = new PrintStream(s.getOutputStream());
    15             //编程实现服务器可以不断地客户端进行通信
    16             while(true){
    17                 //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消息并打印
    18                 String str = br.readLine();
    19                 //当客户端发来"bye"时,结束循环
    20                 if("bye".equalsIgnoreCase(str)) break;
    21                 System.out.println(s.getLocalAddress()+":"+ str); 
    22                 //向客户端回发消息“I received!”
    23                 ps.println("server received!");
    24             }
    25             //4.关闭相关的套接字
    26             ps.close();
    27             br.close();
    28             s.close();
    29         }catch(Exception e){
    30             e.printStackTrace();
    31         }
    32     }
    33 }
    ServerThread

    在输入流和输出流中采用循环可客户端传输信息

     1 public class TestClientString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5         try{
     6             //1.创建Socket类型的对象,并指定IP地址和端口号
     7             Socket s = new Socket("127.0.0.1", 8888);
     8             //2.使用输入输出流进行通信
     9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
    10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11             PrintStream ps = new PrintStream(s.getOutputStream());
    12             BufferedReader br2 = new BufferedReader(
    13                     new InputStreamReader(s.getInputStream()));
    14             //编程实现客户端不断地和服务器进行通信
    15             while(true){
    16                 //提示用户输入要发送的内容
    17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要发送的内容:");
    18                 String msg = br.readLine();
    19                 ps.println(msg);
    20                 //当客户端发送"bye"时,结束循环
    21                 if("bye".equalsIgnoreCase(msg)){ 
    22                     break;
    23                 };
    24                 //等待接收服务器的回复,并打印回复的结果
    25                 String str2 = br2.readLine();
    26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发来的消息是:" + str2);
    27             }
    28             //3.关闭Socket对象
    29             br2.close();
    30             br.close();
    31             ps.close();
    32             s.close();
    33         }catch(Exception e){
    34             e.printStackTrace();
    35         }
    36 
    37     }
    38 
    39 }
    TestClientString

    在客户端中采用循环,可以让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一次连接,实现多次通信。

    在socket中有两个构造方法,值得提一下: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使用这个构造方法,程序会自动绑定一个本地地址,并且在以后的连接中不会改变,如果需要在本地模拟多个客户端,那么就不可用了。

    下面这个构造方法,在连接到远程地址中可以指定本地地址和端口:

    Socket(String host, int port, InetAddress localAddr, int localPort)

    如果本地端口指定为0,那么系统将会自动选择一个空闲的端口绑定。

    2.2 使用C#代码实现TCP

    服务端:

    • 指定需要监听的地址
    • 指定需要监听的端口
    • 开始监听
    • 获取TcpClient实例
    • 获取NetworkStream实例
    • 传输数据
    • 关闭流
    • 关闭连接

    客户端:

    • 指明目的地的地址
    • 指明目的地的端口
    • 连接
    • 获取NetworkStream对象
    • 传输数据
    • 关闭流
    • 关闭连接

    下面笔者给出一个用户服务端和客户端互发一条消息的示例:

    服务端代码:

        class Server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PAddress ip = IPAddress.Parse("127.0.0.1");
                TcpListener server = new TcpListener(ip,8005);
                server.Start();
                TcpClient client = server.AcceptTcpClient();
    
                NetworkStream dataStream = client.GetStream();
                //读数据
                byte[] buffer = new byte[8192];
                int dataSize = dataStream.Read(buffer, 0, 8192);
                Console.WriteLine("server读取到数据:"+Encoding.Default.GetString(buffer,0,dataSize));
    
                //写数据
                string msg = "你好 client";
                byte[] writebuffer = Encoding.Default.GetBytes(msg);
                dataStream.Write(writebuffer, 0, writebuffer.Length);
    
                dataStream.Close();
                client.Close();
                
                Console.ReadLine();
            }
        }
    Server.cs

    客户端代码:

        class Client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PAddress ip = IPAddress.Parse("127.0.0.1");
                TcpClient client = new TcpClient();
                client.Connect(ip, 8005);
    
                //写数据
                NetworkStream dataStream = client.GetStream();
                string msg = "你好 server";
                byte[] buffer = Encoding.Default.GetBytes(msg);
                dataStream.Write(buffer, 0, buffer.Length);
    
                //读数据
                byte[] readbuffer = new byte[8192];
                int dataSize = dataStream.Read(readbuffer, 0, 8192);
                Console.WriteLine("Client读取到数据:" + Encoding.Default.GetString(readbuffer, 0, dataSize));
    
                dataStream.Close();
                client.Close();
                Console.ReadLine();
            }
        }
    Client

    3 基于UDP的网络编程模型

    3.1 使用Java代码实现UDP

    客户端:

    • 创建DatagramSocket类型的对象,不需要提供任何信息, public DatagramSocket()  
    • 创建DatagramPacket类型的对象,指定发送的内容、IP地址、端口号, public DatagramPacket(byte[] buf, int length, 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 发送数据,使用send()方法, public 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 
    • 关闭相关的资源

    服务端:

    • 创建DatagramSocket类型的对象,并且指定端口, public DatagramSocket(int port) 
    • 创建DatagramPacket类型的对象,用于接收发来的数据, public DatagramPacket(byte[] buf, int length) 
    • 接收数据,使用receive()方法, public void receive(DatagramPacket p) 
    • 关闭相关资源

    例:

    发送方:

     1 public class UDPSender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try{
     5         /*
     6          * create DatagramSocket instance
     7          */
     8         DatagramSocket ds=new DatagramSocket();
     9         //create DatagramPackage instance and specify the content to send ,ip address,port
    10         InetAddress ia=InetAddress.getLocalHost();
    11         System.out.println(ia.toString());
    12         String str="吴兴国";
    13         byte[] data=str.getBytes();
    14         DatagramPacket dp=new DatagramPacket(data,data.length,ia,8888);
    15         //send data use send()
    16         ds.send(dp);
    17         //create DatagramPacket instance for receive
    18         byte []b2=new byte[1024];
    19         DatagramPacket dp2=new DatagramPacket(b2,b2.length);
    20         ds.receive(dp2);
    21         System.out.println("result:"+new String(data));
    22         //close resorce
    23         ds.close();
    24         }catch(IOException e){
    25             e.printStackTrace();
    26         }
    27     }
    28 
    29 }
    UDPSender

    接收方:

     1 public class UDPReceiver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try{
     5         /*
     6          * create DatagramSocket instance,and support port 
     7          */
     8         DatagramSocket ds=new DatagramSocket(8888);
     9         /*
    10          * create DatagramPackage instance for receive data
    11          */
    12         byte []data=new byte[1024];
    13         DatagramPacket dp=new DatagramPacket(data,data.length);
    14         /*
    15          * receive source
    16          */
    17         ds.receive(dp);
    18         System.out.println("contents are:"+new String(data,0,dp.getLength()));
    19         /*
    20          * send data
    21          */
    22         String str="I received!";
    23         byte[] b2=str.getBytes();
    24         DatagramPacket dp2=
    25                 new DatagramPacket(b2,b2.length,dp.getAddress(),dp.getPort());
    26         ds.send(dp2);
    27         System.out.println("发送成功,ip:"+dp.getAddress());
    28         
    29         /*
    30          * close resource
    31          */
    32         }catch(SocketException e){
    33             e.printStackTrace();
    34         }catch(IOException e){
    35             e.printStackTrace();
    36         }
    37     }
    38 
    39 }
    UDPReceiver

    3.2 使用C#代码实现UDP

    客户端:

    • 实例化一个客户端的IpEndPoint对象
    • 实例化一个客户端的UdpClient对象
    • 实例化服务端的IpEndPoint对象
    • 使用客户端的UdpClient发送数据到服务端

    服务端:

    • 实例化一个服务端的IpEndPoint对象
    • 实例化一个服务端的IpUdpClient对象
    • 实例化客户端的的IpEndPoint
    • 使用服务端的IpUdpClient接受数据

    下面是一个案例,实现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条信息,然后服务端接收信息并且打印出来:

    服务端:

        class Server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PEndPoint udpPoint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Parse("127.0.0.1"), 5500);
                UdpClient udpClient = new UdpClient(udpPoint);
                //IPEndPoint senderPoint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Parse("14.55.36.2"), 0);
                IPEndPoint senderPoint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Any, 0);
                byte[] recvData = udpClient.Receive(ref senderPoint);
                Console.WriteLine("Receive Message:{0}", Encoding.Default.GetString(recvData));
                Console.Read();
            }
        }
    Server.cs

    客户端:

        class Client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PEndPoint udpPoint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Parse("127.0.0.1"), 4505);//实例化本地IPEndPoint
                UdpClient udpClient = new UdpClient(udpPoint);//实例化本地UpdClient
                //UdpClient udpClient = new UdpClient();
                string sendMsg = "Hello UDP Server.";
                byte[] sendData = Encoding.Default.GetBytes(sendMsg);
                IPEndPoint targetPoint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Parse("127.0.0.1"), 5500);//服务端的IPEndPoint对象
                udpClient.Send(sendData, sendData.Length, targetPoint);
                Console.WriteLine("Send Message:{0}", sendMsg);
                Console.Read();
            }
        }
    Client.cs

    4 TCP的长连接和短连接

    CP协议中有长连接和短连接之分。短连接在数据包发送完成后就会自己断开,长连接在发包完毕后,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连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Keepalive(存活定时器)功能。

    默认的Keepalive超时需要7,200,000 milliseconds,即2小时,探测次数为5次。它的功效和用户自己实现的心跳机制是一样的。开启Keepalive功能需要消耗额外的宽带和流量,尽管这微不足道,但在按流量计费的环境下增加了费用,另一方面,Keepalive设置不合理时可能会因为短暂的网络波动而断开健康的TCP连接。

     

    keepalive并不是TCP规范的一部分。在Host Requirements RFC罗列有不使用它的三个理由:
    (1)在短暂的故障期间,它们可能引起一个良好连接(good connection)被释放(dropped),
    (2)它们消费了不必要的宽带,
    (3)在以数据包计费的互联网上它们(额外)花费金钱。然而,在许多的实现中提供了存活定时器。

    一些服务器应用程序可能代表客户端占用资源,它们需要知道客户端主机是否崩溃。存活定时器可以为这些应用程序提供探测服务。Telnet服务器和Rlogin服务器的许多版本都默认提供存活选项。
    个人计算机用户使用TCP/IP协议通过Telnet登录一台主机,这是能够说明需要使用存活定时器的一个常用例子。如果某个用户在使用结束时只是关掉了电源,而没有注销(log off),那么他就留下了一个半打开(half-open)的连接。如果客户端消失,留给了服务器端半打开的连接,并且服务器又在等待客户端的数据,那么等待将永远持续下去。存活特征的目的就是在服务器端检测这种半打开连接。
    也可以在客户端设置存活器选项,且没有不允许这样做的理由,但通常设置在服务器。如果连接两端都需要探测对方是否消失,那么就可以在两端同时设置(比如NFS)。

     

    keepalive工作原理:
    若在一个给定连接上,两小时之内无任何活动,服务器便向客户端发送一个探测段。(我们将在下面的例子中看到探测段的样子。)客户端主机必须是下列四种状态之一:
    1) 客户端主机依旧活跃(up)运行,并且从服务器可到达。从客户端TCP的正常响应,服务器知道对方仍然活跃。服务器的TCP为接下来的两小时复位存活定时器,如果在这两个小时到期之前,连接上发生应用程序的通信,则定时器重新为往下的两小时复位,并且接着交换数据。
    2) 客户端已经崩溃,或者已经关闭(down),或者正在重启过程中。在这两种情况下,它的TCP都不会响应。服务器没有收到对其发出探测的响应,并且在75秒之后超时。服务器将总共发送10个这样的探测,每个探测75秒。如果没有收到一个响应,它就认为客户端主机已经关闭并终止连接。
    3) 客户端曾经崩溃,但已经重启。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将会收到对其存活探测的响应,但该响应是一个复位,从而引起服务器对连接的终止。
    4) 客户端主机活跃运行,但从服务器不可到达。这与状态2类似,因为TCP无法区别它们两个。它所能表明的仅是未收到对其探测的回复。

    服务器不必担心客户端主机被关闭然后重启的情况(这里指的是操作员执行的正常关闭,而不是主机的崩溃)。
    当系统被操作员关闭时,所有的应用程序进程(也就是客户端进程)都将被终止,客户端TCP会在连接上发送一个FIN。收到这个FIN后,服务器TCP向服务器进程报告一个文件结束,以允许服务器检测这种状态。
    在第一种状态下,服务器应用程序不知道存活探测是否发生。凡事都是由TCP层处理的,存活探测对应用程序透明,直到后面2,3,4三种状态发生。在这三种状态下,通过服务器的TCP,返回给服务器应用程序错误信息。(通常服务器向网络发出一个读请求,等待客户端的数据。如果存活特征返回一个错误信息,则将该信息作为读操作的返回值返回给服务器。)在状态2,错误信息类似于“连接超时”。状态3则为“连接被对方复位”。第四种状态看起来像连接超时,或者根据是否收到与该连接相关的ICMP错误信息,而可能返回其它的错误信息。

    在TCP程序中,我经常需要确认客户端和服务端是否还保持者连接,这个时候有如下两种方案:
    1.TCP连接双方定时发握手消息,并且在后面的程序中单独启线程,发送心跳信息。

    2.利用TCP协议栈中的KeepAlive探测,也就是对TCP的连接的Socket设置KeepAlive。

    在Java中利用下面的方法设置长连接:

    setKeepAlive(boolean)

    在C#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长连接:

    SetSocketOption(SocketOptionLevel.Socket, SocketOptionName.KeepAlive, true)

    5 网络编程中定义端口应注意事项

    互联网中的协议被分为三种,

    • 众所周知(Well Known Ports)端口:编号0~1023,通常由操作系统分配,用于标识一些众所周知的服务。众所周知的端口编号通常又IANA统一分配。它们紧密绑定(binding)于一些服务。通常这些端口的通讯明确表明了某种服务的协议。例如:80端口实际上总是HTTP通讯。
    • 注册(Registered Ports)端口:编号1024~49151,可以动态的分配给不同的网络应用进程。
    • 动态和/或私有端口(Dynamic and/or Private Ports):编号49152~65535,理论上,不应为服务分配这些端口。实际上,机器通常从1024起分配动态端口。但也有例外:SUN的RPC端口从32768开始。

    6 参考文章:

    C#通信示例

    因特网中端口

  • 相关阅读:
    Objective-C基础教程读书笔记(6)
    Objective-C基础教程读书笔记(7)
    [置顶] android网络通讯之HttpClient4不指定参数名发送Post
    一些常见的正在表达式
    给EditText中的图片加监听
    HDU 4569Special equations2012长沙邀请赛E题(数学知识)
    Linux malloc大内存的方法
    优秀员工的做法-领先的专业、道路管理
    ZOJ 3324 Machine
    DateUti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DK2016/p/789050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