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强度:cd(坎德拉),1cd是指单色光源(频率540X10^12HZ)的光,在给定方向上的单位立体角发出的光通量。
立体角:sr,球面上面积为r^2的表面积对应的张角,也叫球面角。一个球体有4π立体角。
光通量:流明,1坎德拉的发光强度的光源在单位立体角sr上发出的光通量。即1lm = 1cd*sr
照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单位lm
曝光时间:Te,为了将光投射到照相感光材料的感光面上,快门所要打开的时间。
感光度:ISO,感光芯片对光线的解析能力。
- ISO感光度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EV曝光值时,选择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即更短的曝光时间)获得同样的曝光量。反之,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获得正确的曝光量。
- 对ISO的理解,相当于往水桶里装水,水桶上有个滤网,这个滤网就是ISO,是控制水流入桶的速度。显然相同的曝光时间内,ISO越大曝光量越大。显然滤网缝隙越大(ISO越高),进水越快,但是也同时更容易进杂质,照片中的噪点越多且颗粒感强;滤网越小,水越纯净。
- ISO越高,解析光线的能力越强,曝光量增加;但是噪点变多。ISO越低,解析光线的能力越弱,曝光量减少;但是噪点变少。
影响噪点产生的因素:噪点多本质上是因为光线弱,曝光能力不足。
- 相机感光芯片的大小(感光芯片就是一个图像传感器)
- ISO的大小
- 长时间曝光导致机身散热变差。
- 图像做后期提高曝光值处理
光圈:
- 光圈值——F和光圈直径成反比,因此F越大,光圈越小;光圈在镜头上。——可以理解为幕帘开的大小。
- 光圈还可控制景深。在同样焦段和片幅下,光圈越大(也就是f值越小),景深就越小,也就是说画面中合焦清晰的范围越窄。所以要按照景深的需求选择光圈。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快门实际控制的是镜头和感光芯片之间的幕帘。——可理解为幕帘开的时间长短
曝光量:照度 * 曝光时间,照度——光圈,曝光时间——其实就是快门速度,单位是秒,;曝光量三要素:ISO, F , Te。
- 可见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CMOS的感光速度。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
为何需要镜头?:
- 由小孔成像原理,光圈(孔)太大了,无法成像;但是太小进光量会变小,因此利用凸透镜聚光的原理,加上镜头后可以用较大孔——光圈,既保证了进光量,又可以成像。
因为光圈影响通光量和景深,因此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ISO影响曝光量和成像质量,一般小的较好。 调整快门曝光时间,就是在适应合适的光圈和感光度。
曝光时间太长的后果:
- 局部曝光过度(过亮,就变模糊了)
- 拖影:本质是你的目标在曝光时间内移动了超过一个像素。图像分辨率可以确定物体所占的像素大小。
综上图片模糊的可能原因:
- 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光通量太大或太小。
- 景深太浅
- 分辨率不足
- 感光度太高
- 曝光时间太长
- 相机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