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程序员副业那些事:聊聊出书和录视频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那么就不需要副业了,这话也有道理,因为干活的方式是相通的,如果本职都是得过且过地敷衍,那么就别再提副业了。

        不过我见识到的一些大神,在公司是顶梁柱,同时也有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视频,而自己的公共号和博客里有很多粉丝。也就是说,扩大自己影响面后,可能能帮自己找到更好的挣钱机会。本文将从写书和录视频两方面入手,和大家聊聊做副业这个主题。

    1 什么时候可以考虑做副业?工作两到三年即可考虑

        就拿适合程序员干的,比如开专栏,当有3年经验升级到高级开发后,即可分享项目经验或技术文章。

        或者给公众号投稿,或者给知识收费平台投稿,门槛虽然有,但有3年经验的程序员一般也能行了。

        再如写书,或者叫编书,我就见过在校学生跟着导师干的,当有3年经验后,写本书,只要用心,不成问题,而且读者读了以后还会有收获。

        再如做视频课程或者线上课程,只要用大概1年时间精通某领域了,比如熟悉Netty底层代码,也可以做了。

        给公众号或知识收费平台投稿,挣点稿酬,这类积极向上的做法本人一贯鼓励,但这块相对难度不高,本文不详细说明。而做线上线下培训,这类活收入高,但要求也高。当程序员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出书或者出视频了。本人之前就因此两次成功跳槽到互联网公司和外企,也因此有机会做线下培训。    

        在本文的后面部分,就讲讲述出书和录视频的注意事项,收入水准和由此得到的收获,其中不乏内幕,大家可以当故事听,也可以照着做。 

    2 出书的方式,图书公司 VS 出版社

        我在博客园里,就有不少出版社编辑和图书出版公司工作人员和我沟通过写书的事,我想大家也一定遇到过。我不知道(或者装作不知道)图书出版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挣钱。

        虽然说世艰不拆,但想出书的朋友有权利知道从两种渠道出书的差别,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可能有些图书出版公司会这样说他们和出版社的差别,出版社负责出版,图书出版公司负责策划,但出版社也有策划编辑。而且,最终决定书能否出版的,是出版社。或许有图书出版公司的工作人员会说,他们做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策划爆款书的经验。这点不容置疑,不过出版社的编辑也有指标,他们绝对也有打造爆款的动机和经验,而且,一旦在出版社出了爆款书,一定能通过销量乘以版税的方式让作者得利。

        论稿酬的话,出版社一般会给8个点的版税,如果是资深作者或者行业大牛,还会更高,但至少我联系过的图书公司工作人员,一般给的是8个点,也有的是按千字/xx元给。

        再论稿酬的支付方式,出版社一般是出版后给一部分,以后按再印时间或按一定周期陆续给,图书公司的话,有可能会出版后给清,自己先压一部分钱,然后再从出版社拿,所以从支付周期上来看,图书公司如果用这种方式,可能有一点优势。

        再论对图书的要求,出版社的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最终能影响出版的,而既然有些图书公司会说自身含有策划爆款书的经验,我就不知道审稿时意见是来自出版社还是本身,还是这句话,只有出版社的编辑能决定书是否能出版。

        我的第一本书就是通过图书公司出的,那位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当我中间有困难时也会及时指导,在为图书公司考虑的同时也能兼顾我的感受和利益。

        相反,这里就姑且先不论个别图书出版公司欺生压稿酬太低的事了,毕竟这还算两厢情愿。如果有些图书公司的人动辄指摘作者,态度高高在上,或者无节制地催稿,或者在写书过程中为了避免风险额外让作者多干不必要的活,或者作者稍有自己的想法就大加挞伐,或者作者自带流量,书畅销很大程度是作者的原因,但图书公司还是给与较低的稿酬,那么大家可以直接找出版社的编辑。我就见过很多新手作者同出版社编辑合作成功的先例。相反,哪怕和图书出版公司合作,动手写书前,也得搞明白上述事项。

    3 出书的周期,收益和收获

        论计算机图书,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出版社有清华,机械工业,电子和人邮这四大出版社,而其它出版社也会有畅销书,也能合作,各出版社的官网上一般都有联系方式。 

        比如要出一本书,首先是和编辑沟通选题方向,比如Python大数据,或者Python机器学习等,出版社的编辑由于一直在做,所以知道目前哪些领域的书好做,然后再结合作者的专业范围,定个方向,比如定下Python大数据分析方向,随后就拟定大纲写样章。出版社编辑认为可以,就会定约稿合同。从和编辑开始沟通到确定约稿合同,快的话一个月,甚至两三星期都行。

        随后按章节写,大概平均每3个星期一个章节,约30个字,一本书平均是350页,估计需要36周,也就9个月,这是平均每天写1个小时的进度,如果之后熟悉了,再多用点时间,估计从开始写到交稿,是半年左右,说实话,这段时间很难熬。从交稿到最后编辑审稿完成,估计是1个月,中间或许会有修改。

        如果直接和出版社编辑沟通,中间每写好一个章节就可以给编辑审阅,这样最后修改点会比较少,退稿风险也比较小。如果合同是同图书出版公司签的,我最近都是直接和出版社联系,所以不敢擅拟,也不知道最后审稿阶段,退稿的可能性大不大。

        至于稿酬,是版税乘以销售数量印刷数量,假设350页的书是70,版税是8个点,还有扣除税,算下来一本书约5块,第一次印刷一般是2500本,也就是说,至少收益12000+,这个是半年到8个月左右的收益,算下来每月估计能有1.5到2k。如果是资深作者,出的书能2到3次印刷,那么月入估计能有5k左右,如果作者自带流量,那收入就更多了。

        哪怕钱不多,但一旦有本有ISBN号的书,个人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我自己是面试官,所以知道,有本书和有专栏有公共号,分量绝对不同,甚至我还知道,有些小公司,自己出的书是免面试的通行证,而在一些大公司的面试里,有本书,面试的问题绝对能少很多。而且,一旦有了自己的书,再到某些视频网站,或者培训学校寻求合作的时候,所受的待遇绝对不同,这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4 出书更能磨练意志

        我这几年出了不少的书,给我的感受是,通过长时间(一般半年)持续关注和集中精力写书,非常能提升我的坚决做成事情的意志力和管理时间的能力,哪怕出书没钱,能让我拥有这两种能力,我也感觉值了。

        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在互联网公司,基本上是995,周末有时还有一天得加班,但为了把事情做好,有时候真的是挤时间,比如上班前用半小时,晚上下班后再挤出半小时甚至就一刻钟,当时如果我用这段时间玩游戏或者看片,估计很快也就过去了。再如,有些选题,出版社是否认同出于两可之间,我会积极和编辑沟通,修改大纲或选题方向,或者修改文字,最终推动这本书顺利出版。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1年多以后,现在发现自己想要懒散的欲望也少了很多,而且不断地利用碎片时间,做事情也更有了效率。平时上班时,虽然有时候也想偷懒也会偷懒,但总体来说,干活的效率提升不少,遇到一件事,也不会想以前那样“得过且过”或者“不关我事,高高挂起”,而是想办法积极推进。后来当我接触了更多的事情更多的活,还真发现很多时候,技术因素倒是次要的,关键还得靠这种积极推动的意志力,这也算是种额外的收获吧。

    5 录制视频需要的技术积累

        录制视频,大家往往想到的是系列课,比如慕课网或极客时间里的系列课,里面讲课的都是大牛,比如我领导丁雪丰就在讲Spring Cloud。 

        但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照样可以录制视频,而且有些视频网站未必要录制系列的课,只要把一个方面讲透彻即可。这里我列些可以录制视频的选题(都经过和视频网站确认认可)。

        1 分布式组件方向,比如Netty,可以讲底层,通讯协议,半包粘包,问题排查,总之只要把一个组件讲透,能帮助读者入门并干活,最好还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一个好的视频。

        2 比如我的老本行面试方向,就讲如何帮助初级程序员或高级程序员提升面试技能,能帮助他们找到好工作。甚至就讲Netty或算法等某个面试点的技巧也行。

        3 架构类的,比如Spring Cloud的组件集群如何搭建,如何部署到Docker平台上。

        从以上的选题来看,录制视频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花费点精力,照样可以做到。当有自己录制的视频后,再有大公司光环的加成,去和视频网站谈系列课,就比较容易了。

    6 录制视频的工作量和收益

        平均算下来,每录制10分钟的视频,准备时间(准备稿件代码和ppt等)约是2个小时,录制时间在半小时左右,收益看不同的平台,从1k到5k不等。如果是系列课,大概每30分钟准备8小时,按20课算的话,准备加录制大概是1个月,这个收益就难说了,一般的话也能以万计了。

        如果是比较深的知识,比如Nginx底层细节以及企业级项目应用,靠20到30结课,收入10万+也并非不可能,而有这么多的收入,准备时间最多也就是2个月。

        也就是说,哪怕是不能系列的视频,钱也比较多,如果视频恰好畅销,那么个人的知名度也能大大提升。那么。 怎么找能录制视频的渠道?和出书一样,到各大官网上找联系方式,通过这再和相关人员沟通选题等。

    7 总结:在任何的技术积累情况下都要敢于闯出去

        本文仅仅详细给出了出书和录视频的实施方法,但适合程序员的营收方式绝不止此,如果再结合些商业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一番后月入10万也是有可能的。

        但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往往会走弯路甚至会经历蹉跎。而且挣钱的技术和技能都是边尝试边实践边积累的,我们一方面不能等到十全十美了再做,在任何时间点任何技术程度时都要有闯劲。另一方面,在遇到挫折时也只能咬牙坚持,而不是稍有不顺稍遇冷眼时就半途而废。

        这样的话,至少每天,每月和每年都会有进步,如果运气好些遇到贵人或者好的商业模式,甚至月入过10万也才是个起步。最后希望本文给出的方法能帮助到大家,也祝大家在探索高收入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如果大家感觉本文有帮助,请推荐本文,也欢迎大家通过评论来交流。

    版权说明:

        如果要转载本文,请先通过站内信或评论征得本人同意。

  • 相关阅读:
    MKMapVIew学习系列2 在地图上绘制出你运行的轨迹
    WPF SDK研究 Intro(6) WordGame1
    WPF SDK研究 Intro(3) QuickStart3
    WPF SDK研究 Layout(1) Grid
    WPF SDK研究 目录 前言
    WPF SDK研究 Intro(7) WordGame2
    WPF SDK研究 Layout(2) GridComplex
    对vs2005创建的WPF模板分析
    WPF SDK研究 Intro(4) QuickStart4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6章 资源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vaArchitect/p/1161690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