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洪均生谈初学者练习(怎样认识太级拳和怎样进行练习)

    一般练太极拳的习惯于缓慢和不发劲,乍见陈家沟与我们所练的拳,往往惊异怀疑,以为这是外家拳,也有认为这种拳动作快而有发劲感到兴趣(多数是青年人)。一入手就从快和发劲方面注意,练的不圆,也真成了外家拳(外家拳我虽然没学过,但我相信也是不用拙力、直劲的),就走错了路。
      我们先分析慢字,慢是用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才学时一定要慢,不慢则紧张而不能松。必须先慢练,周身松开,处处动作找圆圈,怎样公转,怎样自转,公转自转怎样配合,不慢则找不细致。所以,慢是为了找运动规律,不圆而慢则处处是滞劲,不圆而松则处处懈怠。比如才学写字,也是要求慢,用意在不可潦草,须了解用笔的方法,怎样顿,怎样提,怎么转折,并不是以慢为好,假设说练拳越慢的功夫越深,等于写字越写越慢,那还怎么运用呢?
      而且才学时,气易上浮,精神紧张,还能拔气,动作快了,气更不沉,这与身体也有影响的。所以初练拳也要求慢,不过慢的有限度,平均一趟拳约以十几分钟为度,最快也不少于八分钟。
      才学时,不可贪多,要一式一动的大轮廓记清了,走对了,再学新的。以后还得特别注意小的动作和两式衔接处的小圆圈,拳经说“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这是紧要关头,也是拳的妙处.
      在初学时,虚实变化配合不易掌握。特别是腿的虚实转变,慢了可以体会清楚,并且加强了腿的支持力量,是有好处的。
      头趟拳如金刚捣碓的右脚,金鸡独立的右脚,摆莲腿等全是脚上发劲,掩手肱拳、背折靠、及二路的许多式子全是发劲。发劲是松开转圆的发,对内脏无丝毫影响,即对手脚发劲之点也毫无感觉才对。但初学时,可以先不发劲。二趟拳发劲处较多,尤其转身跳跃处较多,身转不圆则气用不调,所以必须头趟拳练有相当基础再学二趟。
      原理规律全掌握了,就可以慢练,也可以快练,总是圆为主。能做到慢而轻灵不滞,快而沉着不浮*,就对了。慢而不滞须转换的恰当,快而沉着须转换的圆满。练架须全趟的练,又可以拆开单式的练,特别是较难练的式子,更得拆开多练,以求深入体会达到精熟。
      我对练拳的方法拟定几个字
    1、多听。必多听教的人,讲明原理和方法,即运动规律
    2、多看。多看教师正确师范动作,教别人时,改正姿势时更要多看,使一切动作全印入脑中
    3、多想。把听到看到的结合起来细想,哪是正确的哪是错误的,如何纠正。
    4、多练。以上几点做到了,而不能多练,心身不能一致。
    5、多改。随时会发生差误,应随时请人指点纠正。
    6、多试验。练熟架子,须多推手,或用散手功夫,可以证明动作是否与理论符合,以巩固会的,发展新的

  • 相关阅读:
    【log】AOP配置日志
    【AOP】【log】Spring AOP 完成日志记录
    【java】staitc
    【spring】Spring3注释装配的最佳实践持久层
    【LDA】lda模型和java代码
    【tomcat】tomcat使用jndi,hibernate自动生成的DAO类用了jndi
    【spring】Spring基于 Annotation 的简单介绍
    【bayes】贝叶斯学派和频率学派
    【phi】balance
    【spring】【log】spring mvc 中使用log4j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ylinBlog/p/1396877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