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5-ML的可行性(2)

    本节主题:基于上一节的铺垫,继续深入研究当M无穷大时如何保证fesibilty of ml

    1. Learnning中涉及的两个关键问题:

    • 保证 $ E_{in} approx E_{out} $
    • 保证 $ E_{in} approx 0 $
    • 第二行很好理解,就是找一个合适的hypothesis h,使的(E_{in})达到足够小,这个h即为所求的g,这对应了Training过程
    • 第一行其实描述了ML可行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可由Testing过程来表达出来,但却不是由Testing过程所决定。下面首要的就是分析第一行的成立条件。

    2. BAD DATA问题的解决:

    1. 上一节我们讨论得到一个不等式:
      (mathbb{P}[| E_{in}(g) - E_{out}(g) | gt epsilon] leq 2cdot M cdot exp(-2epsilon ^2N))
      这就存在一个两难问题:

      • M太小,就能保证$ E_{in} = E_{out}(,但是由于)|mathcal{H}|(太小,不一定找得到一个`hypothesis h`使得) E_{in} = 0$ ;
      • M太大,由于(|mathcal{H}|)很小,hypothesis选择较多,很容易找到一个hypothesis h使得$ E_{in} = 0$ ,但是不能保证$ E_{in} = E_{out}$;
      • 这个M的取值非常关键。
    2. BAD DATA的发生概率和N、M关系重大,N可以人为控制【样本点足够大即可】,但M(|mathcal{H}|),却不一定可以人为控制:像PLA(|mathcal{H}|)天生就是infinite。但是PLA的实际效果却依然excellent,说明M即使无穷大,依然有可能实现 $ E_{in} = E_{out}, PAC $

    3. 根据Hoffiled-Iquality,我们得到:
      (mathbb{P}[| E_{in}(g) - E_{out}(g) | gt epsilon] leq 2cdot M cdot exp(-2epsilon ^2N))
      那么当M无穷大时,BAD发生的概率有可能会很大,这样机器学习就没有意义【BAD 发生就意味着 $ E_{out} ; and ; E_{in}$ 相差巨大,根本不能用 (E_{in}) 来近似代替 (E_{out}) ,那我们通过Train找到的g不能近似代替f

    4. 但是,上述的不等式真的合理吗?考虑上述不等式的推导过程:记 H 中第mhypothesis遇到bad sample为事件$ mathcal{B}m:|E{in}(h_m) - E_{out}(h_m)| gt epsilon(,则 `H`遇到`bad sample`的概率为其所有`hypothesis`遇到`bad sample`概率的【联合概率】。考虑一种极端情况:如果每个方程遇上`bad sample`这件事是【互相独立】的,则 `H` 遇上`bad sample`的概率是`H`的各`hypothesis`遇上`bad sample`的概率之和,因此他们的【联合概率】一定小于或等于各个事件单独发生的【概率之和】,即: )mathbb{P}[mathcal{B}_1 or mathcal{B}_2 or ... or mathcal{B}_M] leq mathbb{P}[mathcal{B}_1] + mathbb{P}[mathcal{B}_2] + ... + mathbb{P}[mathcal{B}_M]$

    5. 但是,我们通过分析hypothesis的相似性,发现了一个规律:

      其实无限的hypothesis其实是互相重叠的,不存在【相互独立】,即上式等号是取不到的。

    6. 至此,我们了解到,之前对BADunion-bound是一个over-estimating,所以应该找一个“更紧”的upper-bound。我们理想的upper-bound是一个仅与输入样本点个数N有关的polynomial函数【polynomial函数即使趋向无穷大,增长速度也可以被限制】。

    7. 换言之,可以通过把infinitehypothesis sets进行分组,可以得到definiteeffictive hypothesis grounp,以下为几个例子:
      xxx

    8. 换言之,我们如果能将M替换为|group|,并且这个有限的|group|还是poly(N),那么就能够有效降低BAD DATA的发生概率,进而 (E_{in} approx E_{out}, g approx f) ,再去找满足 (E_{in} approx 0)h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下面推导有两个方向:第一,证明|group|的确是poly(N);第二,|group|可以代替M

    3. 方向1:证明|group|是poly(N):

    对任意一个h在输入了N个样本点的条件下,找到这个h的group。显然N个样本点的不同组合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作如下定义:

    1. dichtomy:前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某一个二分类器产生的一个分类结果,比如PLA所学习到的一根分界线或者分界超平面。

    2. 一个dichtomy = 一个 effictive h group。关于effictive h group简单的说,就是按照上述的介绍,虽然h的搜索空间(mathcal{H})的大小(mathcal{|H|})(记做M),是无穷大的,但是因为所有h对数据集D产生的分类结果是有限的,【根据分类结果对全部h做分组】,得到的group一般是有限的。【同属于这一个grouphypothesis h都只能产生同一个dichtomy】,这可以理解为一个聚类:根据【分类直线能产生的分类结果】这个属性对【所有分类直线】做聚类。

    3. 对上面两点举例说明,以 2D percetrons为例:

      • N=1:

      • N=2:

      • N=3:

      • N= 4:

        由上图也可以看出:属于同一个group的每条直线,他们将【同时】遇到或不遇到bad sample,由于之前那个union bound是基于【每一条直线独立】的假设下的,因此H遭遇bad sample的概率明显被夸大了。所以,我们应该把不等式改写为:
        $ mathbb{P}[|E_{in}(g)-E_{out}(g)|gt epsilon]leq 2cdot effective(N)cdot exp(-2epsilon^2N) $

    4. 同样的N个样本点,输入组合不同,产生的dichtomy也不同,如上图中:3-input的2D perceptrons,如果三点组成三角形,有8个dichtomy,如果是三点共线,那就只有6个dichtomy。

    5. 为了屏蔽【相同数目】输入样本点的【组合差异】对group的影响,我们对|group|取一个upper-bound,即取 $ max{|group|} $ 。先定义
      $ H(x_1, x_2 ...x_N) = {dichtomies}(,当前)x_1, x_2 ...x_N$是N-inputs的一种组合方式。然后对 (H(x1, x2 ...)) 取一个upper-bound,记为增长函数grow function(m_h = max{ |H(x_1,x_2 ...)|, x_1,x_2 in X }) ,问题转化为:证明这个 (m_h)poly(N)(m_h)即上一个不等式中的(effective(N))

    6. 从具体实例分析分析(m_h)

      • positive rays:

      • positive interval:

      • convex sets:

      • 2D perceptrons:之前有N=1,2,3,4的例子,更多规律,下面再讨论

    7. 由上发现N较小的时候, (m_h) 一般都是 (2^N) ,即这个 (m_h) 是指数函数的;而增长到了某一个N的阈值后, (m_h) 会小于 (2^N) ,终于看到了poly(N)的影子。进而我们需要精密观测这个N的阈值。这个阈值就是一个Break point。【因为后面还会发现,break point不止一个】

      关于break point

      • break point 是什么?
        记k是某时刻样本点数目,如果 $ m_h(k-1) = 2^{k-1}, ; m_h(k)<2^{k} $ ,那么k就是h的第一个break point。它表达了h的一个信息:当(N<K),【至少】能找到一个含N个样本点的input组合X,这时候h的 (m_h)(2^N) ;而 (N ge K) 开始,所有的包含N个样本点的组合输入 (X') 对应的 (m_h) 都是小于 (2^N) 。换言之,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是poly(N)的 (m_h) 【|group|的upper-bound】。
      • break point的作用:
      • 一旦 (N<K) ,那么|group|都不是poly(N);但是若 (N ge K),那么【至少】存在一个h的|group|就有可能是poly(N)。那么我们的下一步目标就转化成:找到一个h的break point。
      • 但是问题又来了,那么多的h,虽然都输入同一个大小为N的样本点集合X,但还是要计算下每一个的grow _function 即 (m_h) 比较麻烦,这里我们受到上次定义grow _function的启发:为所有h的 (m_h) 做一个upper-bound,记做B(N,K)。它的原理是,通过对h设置break point k,bound住了当输入了N个样本点的【所有h】的grow _function(h,N);
      • 它的深刻内涵是:只要我知道任意一个h的输入样本点数目N【而不用管这个N个点将组合成啥样】,以及这个h的break point【而不用管这个h到底长什么样子,因为不同h的break point有可能相同】,那么我就能得到这个h的|group|的upper-bound的uper-bound
      • 注意:之所以能忽略样本集的具体组合形式和具体h的形式的背后原因是:我们做了两次upper-bound,等于把BAD DATA的bound放大了两次】。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怎么写出这个B(N,K)
      • 牢牢记住:
      • break point是说:
        对于所有的的h,都无法产生 (2^N) 个dichtomy【比如h是2D-perceptrons,N为4时,不管N个点是任意一种组合的input方式,都最多只能产生14种dichtomy,小于 (2^4) ,所以4就是2D-perceptrons的一个break-point】;
      • non-break point是指:
        总能找到【至少】一个h,在面对【至少】有一个合适的N个样本点的某个输入组合input时,能产生 (2^N) 的dichtomy,【比如对于h是2D perceptrons,N为3时:3个点组合成三角形就是8个dichtomy,但是三点成线就只有6个dichtomy,的确能找到【至少】一个h和一个N-input,能产生2^3个dichtomy,所以这个3就是2D-perceptrons的一个non-break point】
    8. 定义B(N,K):(B(N,K) = max{m_h(N)}, s.t. ; break ; point = K),即通过设置break pointK屏蔽了一批hypotheses h(m_h(N))的差异,借助K这个关键特点就代表了这一类hypotheses h,并通过取uppper-bound,代表了这一批hypotheses h(m_h)。就求解B(N,K)这个问题,林轩田从2D percetron这个具体案例出发,导出了一个二维表格(如下图)。分析了B(N,K)的长相。直接贴结论:

    [B(N,1) = 1 \ B(N,K) = 2^K, N<K \ B(N,K) = 2^K -1, N=K \ B(N,K) le B(N-1,K) + B(N-1,K-1), ; N>K ]

    1. 如上,比较麻烦的是:N>K时的B(N,K)不存在一个准确的表达式,而是得到了它的upper-bound表达式。通过数学归纳法,最后得到 $B(N,K) le sum_{i=0}^{K-1} {N-1 choose i}, ; where N>K $
      对上式做一次放大简化,得到 (B(N,K) = o(N^{K-1}))

    2. 再次梳理下我们推导的过程:
      $ |H| o |group| ;of ;h o m_h o B(N,K) o o(N^{K-1}) $
      有三次放大:

      1. h的|group|和N个样本点的组合形式有关,所以取了max{|group_i|}即grow_function(h,N)来屏蔽了N个样本点X的组合差异,这是第一次upper-bound
      2. grow_function(h,N)与h的具体形式有关,所以再次取了个max {grow_function(h_i,N)},即只需知道了k【而不需要知道这个k对应的h究竟是哪一个】,就能知道【所有h】的|group|的upper-bound的upper-bound
      3. 对B(N,K)的表达式做了渐进分析,类比数据结构中的大o算法分析,直接取o(N^K),简化了分析过程

    4. 方向2:证明|group|的确可以代替|H|:

    其实从一开始我们找|group|代替|H|的时候,就做了个假设:|group|可以代替|H|,但这个假设只是出于直觉,并没有严格的数学证明“可以代替”,及严格的代替公式。下一步就是做这个工作:怎么从数学上证明h的|group|确实可以替代h的总共搜索空间|H|,详见下一节。

  • 相关阅读:
    linux c socket
    solr初印象 转载自《闵晓荣(jarorwar)的博客》
    rainymood.com雨声
    一份不错的学习c networking programming的教程
    Drivel — 离线 Blog 客户端
    鲁豫老了
    geek site
    学车
    这个网站的气场有点强,我感受到了
    .NET中现有的 ORM 工具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S1314/p/912941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