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垃圾回收机制
自动垃圾回收是一种在堆内存中找出哪些对象在被使用,还有哪些对象没被使用,并且将后者删掉的机制。
所谓使用中的对象(已引用对象),指的是程序中有指针指向的对象;而未使用中的对象(未引用对象),则没有被任何指针给指向,因此占用的内存也可以被回收掉。
在用 C 之类的编程语言时,程序员需要自己手动分配和释放内存。而 Java 不一样,它有垃圾回收器,释放内存由回收器负责。本文接下来将介绍垃圾回收机制的基本过程。
总体GC经过三个过程:标记 --> 清除 -->压缩
1. 标记:首先第一次GC时,回收器会把对象标记使用与未使用
上图中,蓝色部分表示已引用对象,橙色表示未引用对象。
2. 清除:这一步删除所有未引用的对象
3. 压缩:为了提升性能,删除了未引用对象后,还可以将剩下的已引用对象放在一起(压缩),这样就能更简单快捷地分配新对象了。
GC新生代对象移动到老年代的情况
上图为JVM模拟图
对象首先在Eden区分配空间,一旦eden区满了,就会触发第一次GC,进行小型垃圾回收机制,把存活的对象放在第一个S区,并清除Eden空间,
在下一次GC时,重复之前的操作,不过特别的时会把第一个S区的对象移动到第二个S区,并清除Eden和第一个S区,这时,S区已经有了不同年龄的对象。
在下一次Minor GC中,会重复同样的操作。不过,这一次Survivor区会交换。被引用的对象移动到S,。幸存的对象增加年龄。Eden区和S被清空。
新生代到老年代
1. 当Eden和一个Survivor区中依然存活的对象无法放入到Survivor中,则通过分配担保机制提前转移到老年代中。
2. 如果对象的体积太大,新生代无法容纳的话也会绕过新生代,直接在老年代分配空间。
虚拟机对每个对象定义了一个对象年龄(Age)计数器。当年龄增加到一定的临界值时,就会晋升到老年代中,该临界值由参数:-XX:MaxTenuringThreshold来设置。
如果对象在Eden出生并在第一次发生MinorGC时仍然存活,并且能够被Survivor中所容纳的话,则该对象会被移动到Survivor中,并且设Age=1;
4.动态对象年龄判断
虚拟机并不总是要求对象的年龄必须达到MaxTenuringThreshold才能晋升到老年代,如果在Survivor区中相同年龄(设年龄为age)的对象的所有大小之和超过Survivor空间的一半,
年龄大于或等于该年龄(age)的对象就可以直接进入老年代,无需等到MaxTenuringThreshold中要求的年龄。
参考链接:https://www.oracle.com/webfolder/technetwork/tutorials/obe/java/gc01/index.html#
https://www.cnblogs.com/yuandluck/p/948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