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

    1 基础知识

    1.1 三极管

    三极管的类型有两种:PNP与NPN

    三极管的简化理解:

    基极(B)是一个开关,

    当开关打开时,集电极(C)与发射极(E)就导通了;

    当开关闭合时,集电极(C)与发射极(E)就断开了。

    导通方向的判定:

    (NPN管)箭头是C指向E,电流就从C流向E;

    (PNP管)箭头是E指向C,电流就从E流向C,要注意控制端电流的方向。

     1.2 场效应晶体管

     

    场效应管的电流方向:

    N型沟道场效应管漏极电流是从D流向S的;

    P型沟道场效应管漏极电流是从S流向D的;

    G上没有电流,场效应管是通过电压控制导通与关断的。

    2 输出模式

    2.1 开集输出

    单片机在输出模式下,集电极直接与输出相连就叫开集输出。

    2.2 开漏输出

    单片机在输出模式下,漏极直接与输出相连就叫开漏输出。

    2.3 推挽输出

    推挽输出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推挽输出电路由一个NPN三极管和一个PNP三极管组成。

    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管子导通。

    Q3导通时,输出高电平;

    Q4导通时,输出低电平。

      

    3 上拉电阻

    3.1 P1口

    下图是AT89S51单片机的P1管脚结构图,内部自带上拉电阻。

    下图是STC90C51RC-RD P1/P2/P3/P4口的结构

     对于上图的解释:

    1.栅极画圆圈表示PMOS管,不画圆圈表示NMOS管。PMOS管低电平导通,NMOS管高电平导通,反之截止。

    2.一导线穿过去表示这两个场效应管的G极是连接在一起的方便画法。

    3.可以理解为带锁存功能的寄存器,如果操作端口寄存器=1,当端口外部接地并不会改变寄存器状态。以常用的按键为例:按下为0,松手恢复为1。

    4.如果操作端口寄存器=0,画圈的NMOS管导通,上面三个PMOS管截止,端口到地等效电阻几十毫欧,可以理解为接地。

    在输出情况下:

    当场效应管T导通时,P1.n口为低电平;

    当场效应管T不导通时,P1.n口为高电平。

    3.2 P0口

    当P0作为输出时

    上面一个场效应管是不导通的,下面一个场效应管可以控制导通与不导通。

    当下面场效应管导通时,P0.x输出低电平;

    当下面场效应管不导通时,P0.x为高阻态。

    当下面场效应管不导通时:

    加一个上拉电阻,P0.x就为高电平;

    加一个下拉电阻,P0.x就为低电平。

    3.3 STM32引脚的结构

    STM32管脚在输入状态下,需要选择是上拉(pull up)还是下拉(pull down)。

    在上拉的情况下,默认输入是高电平;

    在下拉的情况下,默认输入是低电平。

    参考:

    如何正确的理解漏极开路输出跟推挽输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12432/answer/41217074

     

    从零学51单片机2-什么是上拉电阻?P0口为什么要加上拉电阻?详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E411P7hX

    电子元件从零到精通-通过实验深刻理解“上拉电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7411L7Np

    问几个关于STC89C51单片机的准双向口问题

     http://www.51hei.com/bbs/dpj-180187-1.html

  • 相关阅读:
    使用FolderBrowserDialog组件选择文件夹
    使用OpenFileDialog组件打开多个文
    使用OpenFileDialog组件打开对话框
    获取弹出对话框的相关返回值
    PAT 甲级 1139 First Contact (30 分)
    PAT 甲级 1139 First Contact (30 分)
    PAT 甲级 1138 Postorder Traversal (25 分)
    PAT 甲级 1138 Postorder Traversal (25 分)
    PAT 甲级 1137 Final Grading (25 分)
    PAT 甲级 1137 Final Grading (25 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Q2962269558/p/1262341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