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理解 Python 生成器

    理解 Python 生成器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

    【什么时候调用,什么时候计算并返回值】:生成器仅仅保存了一套生成数值的算法,并且没有让这个算法现在就开始执行,而是我什么时候调它,它什么时候开始计算一个新的值,并给你返回。

    1、生成器定义?

    在Python中,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称为生成器:generator。

    2、为什么要有生成器?

    【列表耗内存】:列表所有数据都在内存中,如果有海量数据的话将会非常耗内存。
    【空间浪费】:如果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
    【循环中不断推算】:如果列表元素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那我们就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
    【我又想要得到庞大的数据,又想让它占用空间少,那就用生成器!】

    3、如何创建生成器?

    【只要把一个列表生成式的[]改成()】:就创建了一个generator
    例如将L = [x * x for x in range(10)] 变成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函数中包含yield关键字】:如果一个函数中包含yield关键字,那么这个函数就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generator。调用函数就是创建了一个生成器(generator)对象。

    4、生成器的工作原理?

    【next()方法】:生成器(generator)能够迭代的关键是它有一个next()方法,
    【重复调用next()方法】: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重复调用next()方法,直到捕获一个异常。
    【yield相当于记住位置并return返回一个值】:yield相当于 return 返回一个值,并且记住这个返回的位置,下次迭代时,代码从yield的下一条语句开始执行。
    【.send()和next()都能让生成器继续往下走一步】:.send() 和next()一样,都能让生成器继续往下走一步(下次遇到yield停),但send()能传一个值,这个值作为yield表达式整体的结果

    5、对生成器理解的关键?

    下次迭代时,代码从yield的下一条语句开始执行
    #encoding:UTF-8
    def yield_test(n):
        for i in range(n):
            yield call(i)
            print("i=",i)
        print("Done.")
    
    def call(i):
        return i*2
    
    for i in yield_test(5):
        print(i,",")
    
    # 结果
    >>>   
    0 ,  
    i= 0  
    2 ,  
    i= 1  
    4 ,  
    i= 2  
    6 ,  
    i= 3  
    8 ,  
    i= 4  
    Done.>>>

    二、彻底理解 Python 生成器

    转自或参考:彻底理解 Python 生成器
    https://www.cnblogs.com/liangmingshen/p/9706181.html

    1. 生成器定义

    在Python中,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称为生成器:generator。

    2. 为什么要有生成器

    列表所有数据都在内存中,如果有海量数据的话将会非常耗内存。

    如: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

    如果列表元素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那我们就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

    简单一句话:我又想要得到庞大的数据,又想让它占用空间少,那就用生成器!

    3.如何创建生成器

    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只要把一个列表生成式的[]改成(),就创建了一个generator:

    >>> L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L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g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1022ef630>

     创建Lg的区别仅在于最外层的[]()L是一个list,而g是一个generator。

    方法二, 如果一个函数中包含yield关键字,那么这个函数就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generator。调用函数就是创建了一个生成器(generator)对象。

    4. 生成器的工作原理

    (1)生成器(generator)能够迭代的关键是它有一个next()方法,

      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重复调用next()方法,直到捕获一个异常

    (2)带有 yield 的函数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生成器generator。

      可用next()调用生成器对象来取值。next 两种方式 t.__next__()  |  next(t)。

      可用for 循环获取返回值(每执行一次,取生成器里面一个值)

      (基本上不会用next()来获取下一个返回值,而是直接使用for循环来迭代)。

    (3)yield相当于 return 返回一个值,并且记住这个返回的位置,下次迭代时,代码从yield的下一条语句开始执行

    (4).send() 和next()一样,都能让生成器继续往下走一步(下次遇到yield停),但send()能传一个值,这个值作为yield表达式整体的结果

      ——换句话说,就是send可以强行修改上一个yield表达式值。比如函数中有一个yield赋值,a = yield 5,第一次迭代到这里会返回5,a还没有赋值。第二次迭代时,使用.send(10),那么,就是强行修改yield 5表达式的值为10,本来是5的,那么a=10

    感受下yield返回值的过程(关注点:每次停在哪,下次又开始在哪)及send()传参的通讯过程,

    思考None是如何产生的(第一次取值:yield 返回了 i 值 0,停在yield i,temp没赋到值。第二次取值,开始在print,temp没被赋值,故打印None,i加1,继续while判断,yield  返回了 i 值 1,停在yield i):

     

    好了,话不多说,翠花,上栗子:

     1 #encoding:UTF-8  
     2 def yield_test(n):  
     3     for i in range(n):  
     4         yield call(i)  
     5         print("i=",i)      
     6     print("Done.")  
     7   
     8 def call(i):  
     9     return i*2  
    10   
    11 for i in yield_test(5):  
    12     print(i,",")

      结果:

    >>>   
    0 ,  
    i= 0  
    2 ,  
    i= 1  
    4 ,  
    i= 2  
    6 ,  
    i= 3  
    8 ,  
    i= 4  
    Done.
    >>>

     理解的关键在于:下次迭代时,代码从yield的下一条语句开始执行。

     

     总结:

    什么是生成器?

    生成器仅仅保存了一套生成数值的算法,并且没有让这个算法现在就开始执行,而是我什么时候调它,它什么时候开始计算一个新的值,并给你返回。

     

    练习题:

    def count_down(n):
        while n >= 0:
            newn = yield n
            print('newn', newn)
            if newn:
                print('if')
                n = newn
                print('n =', n)
            else:
                n -= 1
    
    
    cd = count_down(5)
    for i in cd:
        print(i, ',')
        if i == 5:
            cd.send(3)

    结果:

     
    我的旨在学过的东西不再忘记(主要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算法及其它智能学习复习算法)的偏公益性质的完全免费的编程视频学习网站: fanrenyi.com;有各种前端、后端、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课程。
    博主25岁,前端后端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都有兴趣。
    大家有啥都可以加博主联系方式(qq404006308,微信fan404006308)互相交流。工作、生活、心境,可以互相启迪。
    聊技术,交朋友,修心境,qq404006308,微信fan404006308
    26岁,真心找女朋友,非诚勿扰,微信fan404006308,qq404006308
    人工智能群:939687837

    作者相关推荐

  • 相关阅读:
    毛笔算法 毛笔签名效果
    手写输入控件
    全栈工程师成长路线
    配置msdtc
    流行的广告轮播(图片轮播)JS代码!!
    水晶报表放上去网站会爆:bobj错误的
    查询所有存储过程
    VB.NET and C# Comparison
    SQL查询案例:多行转换为一行
    SQL Server行列转换[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enyi-Fan/p/1378976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