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十分钟教科书式教条,轻松搞定系统分析师的论文

    十分钟教科书式教条,轻松搞定系统分析师的论文

    前言

    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考试都是死在论文上的。平时学习时,对论文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系之前,统架构设计师部分的论文博客,大多以一篇范文为例。而这次,我想简单说说:

    • 怎么准备论文
    • 怎么写论文
    • 怎么审阅论文

    准备论文

    论文的准备分为以下三点:

    • 论文项目
    • 押题
    • 论文素材
    • 练习论文
    • 论文模块化

    论文项目

    论文项目,就是需要准备一个进行论述的项目。就像二三轮面试时需要就一个具体系统谈论,就像内部晋升时需要就一个具体项目阐述。
    这个项目就是一个平台,一个承载着我们思考,想法,方案的实体。
    有关这个项目有以下三点要求:

    • 足够体量:只有足够大的项目才可以承载我们的想法与方案。如一个校园图书馆里系统,真的体量太小,难以承载较多的方案。
    • 足够熟悉:只有对项目足够熟悉,才可以通过这个素材,应对考点下的不同问题(论点)。还有就是阅卷老师能看懂。不要选择一些非常冷门的项目,既显得你经历的项目很少,也使得阅卷老师难以评定。
    • 便于描写:这个项目能够承载系统分析师的考点。不要选择一些体量很大,但是很死,很难写的项目。

    另外,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
    选择的项目,尽可能覆盖多个考点,或者说尽可能覆盖多个可能性大的考点。简单说,就是准备了一个项目,就可以应对绝大部分论文考试了。毕竟每年的论文就那几个常考点。

    押题

    这里的押题,并不是让大家就选择一个论题,然后只准备一篇论文。然后背下该论文,考试考到了就万事大吉,考不到就拜拜。因为真的在考场看到这样的考生。

    这里所说的押题,是根据往年出题规律,判断今年可能考察的中心是哪些方面。找出最可能考查的5-6个方向。下图是我自己考试时,自己整理的历年考试论文的总结,可供参考:

    历年论文
    (图片绝对清晰。如果又看不清的,请在新页面打开,或者下载下来观看)

    以下是论文的主要考点:
    系统分析师-论文考点
    (图片绝对清晰。如果又看不清的,请在新页面打开,或者下载下来观看)

    个人的建议是准备三篇论文,就是碰到相关题目,就是简单改改,直接上的。
    另外,再额外准备2-3篇论文素材,就是碰到相关题目,就是花一些时间,打打草稿,就可以上的。

    一般来说,这样准备后,大概率是没问题的。

    如果真的碰到其他题目,也不要慌张。其他人只会比你更慌张,因为这次的论文题目一定是个冷门题目(一般来说,会保留一个热门题目)。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冷静就赢了。因为这种情况下,阅卷老师一定会放宽阅卷要求的,从而确保一定的合格率。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冷静,找到自己最有可能完成的论文,去思考,去准备。

    论文素材

    论文素材就是一篇论文中的骨干内容。如三大论点分别是什么,又分别如何阐述,解决等。

    举个例子:

    就像上述图片这样,论文题目是架构风格,论文是针对层次架构展开讨论的,三大论点分别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等等。
    写论文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之前选择的论文项目,展开论述即可。

    论文的素材可以多准备几份,但一定要自己理解。毕竟自己都不理解,那么实际写的的时候,一定是困难重重。

    练习论文

    练习论文,就是在考试前,自己写三篇论文(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调整数量)。

    这里给出我的练习计划:

    1. 第一篇论文:初版耗时3周,修改耗时1周。这个阶段不求多好,只要按照要求,憋出来就行了。相信我,第一篇论文花一个月是正常的。
    2. 第二篇论文:准备好论文素材,一周内完成书写与修改。这个阶段主要就是打磨论文的细节
    3. 第三篇论文:提前准备好素材,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与要求,完成一篇论文。这个阶段就是提前感受考试。相信我平时悠闲写论文,和考试写论文是两码事。甚至在这样的准备下,我第一次参加考试(架构师考试),论文考试前,我都有一丝想要放弃,跑路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感觉哪里不行,就自己调整计划。

    最后,论文写了之后,要能复述出来。这决定了你在考试中是否可以写出来,是否可以快速写出来,是否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来。

    论文模块化

    论文模块化的意思是将论文组件化。比如论文中的项目背景介绍,项目总结等部分很相似,那么完全可以统一啊。还有一些段落中的一些部分,如摘要中自我介绍部分等,也是可以统一共用的。

    通过论文模块化,有效减轻大脑负担,从而让大脑将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写论文

    论文的书写分为以下三点:

    • 熟悉论文格式
    • 练习书写能力

    熟悉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是那些培训机构比较看中的要素,个人认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信,大家毕业设计时,都写过毕业论文。那感觉,真有点古代考八股文的感觉。

    之所以有着这样严格的格式要求,是因为这样的格式会给阅读者条理清晰,结构清楚的感受。
    尤其是阅卷老师每天需要批阅很多试卷,一份格式清晰明了的论文,会阅卷老师带来便利,也就带来了舒服感。那么通过的概率自然就高了。毕竟论文批阅是一个主观因素较为明显的考试部分。

    论文格式:

    • 摘要(310字):简单说明项目情况,和自己对论点的回答。
    • 项目背景(300-400字):描述项目产生的背景,以及自己担当的角色等。
    • 理论摘要(300-400字):说白了,就是背书。将题目相关的理论在这里简要阐述,并说明自己的答案与接下来论述的三个方向。
    • 三大论点(450字x3):将三个论点分别阐述,建议理论与实例结合。即每个论述的点最好有对应实际例子。
    • 总结(300字):对项目有关题目的部分进行总结。并指出自己的不足,以及反思。

    这是一个标准的论文格式。当然,实际情况是可以调整的。比如将项目背景与理论摘要合并,淡化项目背景介绍,也是可以的。重要的是,清晰,清晰,清晰。

    练习书写能力

    为什么要练习书写能力呢?
    有两个原因:

    1. 字迹会影响批阅结果。毕竟谁都喜欢字迹清晰,好看。即使做不到字迹好看,也要做到字迹可以辨识。因为真的有人因为字迹不清晰,被挂了(电子版写得很好,但是手写字体真的看不清楚)。
    2. 写字速度。毕竟考试的时候要在2小时内完成2500+字。高考也不过是1小时完成800字而已。所以一定要练习,否则真的有可能写不完。有现实例子的。。。

    有关字数问题:最早的标准是要求2850+,不过现在2500+就可以了。甚至有一些2000+的论文都通过了。但是2000+严格来说是不符合要求的,是可以判不及格的。所以,大家不要将通过与否的决定权放在运气上。所以就按照2500+来写论文。

    实际论文考试的试卷纸上,是有字数标记的,不用担心字数记录问题。

    审阅论文

    审阅论文分为以下五点:

    • 论文的格式:格式是否清晰明了。
    • 论文的字迹:字迹是否可辨,是否工整(工整字迹是加分项)。
    • 论文的流畅:行文是否流畅。
    • 论文的逻辑:逻辑是否禁得起推敲。
    • 论文的内容:内容是否充实。

    当然,更加严格的审阅标准,可以查看软考论文的批阅标准。

    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论文的三个要点:

    • 有所准备:从论文项目,到论文素材,再到日常练习,最后到论文模块的记忆。做到不打无准备的仗。
    • 熟悉套路:从论文格式,到论证思路,再到一些小技巧。做到平时多准备,考试套路加保险。
    • 考试冷静:上了考场后,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冷静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相信自己的平时的努力,你一定是最优秀的那一批考生。

    至此,系统分析的论文,将不会成为你的拦路虎了。加油。

    愿与诸君共进步。

  • 相关阅读:
    在C#代码中应用Log4Net(二)典型的使用方式
    在C#代码中应用Log4Net(一)简单使用Log4Net
    Windows Azure Active Directory (2) Windows Azure AD基础
    Windows Azure Virtual Network (6) 设置Azure Virtual Machine固定公网IP (Virtual IP Address, VIP) (1)
    Windows Azure Active Directory (1) 前言
    Azure China (6) SAP 应用在华登陆 Windows Azure 公有云
    Microsoft Azure News(3) Azure新的基本实例上线 (Basic Virtual Machine)
    Microsoft Azure News(2) 在Microsoft Azure上运行SAP应用程序
    Microsoft Azure News(1) 新的数据中心Japan East, Japan West and Brazil South
    Windows Azure HandBook (2) Azure China提供的服务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ancheng-Duan/p/1282154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