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是无状态的,服务端收到两个请求时,它并不能知道这两个请求之间有什么关系(比如是否是由同一个客户端发出,这也是最重要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浏览器引入了 Cookie 了机制, 即首次请求服务端后,由服务端返回一个 Set-Cookie 响应标头,浏览器收到后会自动存储(也可以是接口形式返回,前端由 JS 来操作写入 Cookie); 下次给发送同域请求时,会在请求标头中携带刚才存储的值。 服务端收到 Cookie 后就可以依此判断这个请求由谁发出的了。 这么做有两个弊端。 一是 Cookie 携带的信息过多的话,影响带宽; 二是 HTTP 几乎是明文传输的,Cookie 中如果有敏感信息的话容易被窃取或篡改。 那么能不能 Cookie 只发送一个 固定的编号, 而这个编号所代表的真实 Cookie 信息只存储在服务端上? 因此引入了 Session。 所以说,Session 是 Cookie 的子集,二者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 在 Cookie 中,服务端需要知道浏览器是否重启了吗?不需要。 它只知道某个请求带没带 Cookie、带的这个 Cookie 是不是有效的。 如果没带,那么这个请求对于服务端来说就是首次请求。 那么作为 Cookie 子集的 Session,它需要吗?答案不言而喻。(不需要,请求的时候没有携带SessionID,也是视为首次请求) P.S. Cookie 的提出只是为了缓解 HTTP 无状态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案可以实现。 比如每个请求携带固定的查询字符串、或者是添加 Authorization 请求标头(如 JWT)等等。 只不过 Cookie 是浏览器天然支持而已。
后端不知道浏览器重启,后端只知道请求带没带 sessionId 如果没有额外配置,保存 sessionId 的 cookie 的默认有效期是 session,就是浏览器关闭就删除 所以这里的逻辑是 1:浏览器关闭,保存 sessionId 的 cookie 被删除: 2:浏览器再次请求,后端找不到 cookie 里的 sessionId 3:后端重新生成 session 和 sessionId,并把 sessionId 设置到浏览器的 cookie 里
session.sessionid 是服务器生成的只要session不过期它就有效并且是唯一的。
每个用户有唯一的session.SessionId,这是只读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