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中filter(),map()和reduce()的用法及区别

    先看filter()方法

    print(list(filter(lambda n : n % 2 == 1, range(20))))
    # 结果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这里如果用filter的话,说明匿名函数lambda给出的是个筛选条件,从1到19中筛选出奇数来。

    filter将传入的函数依次作用到序列的每个元素,True则返回 False则不返回。

    再看map()方法

    print(list(map(lambda n : n % 2 == 1, range(20))))
    # 结果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用map的话,就好像变成了它判断对错的条件,只打印true和false。

    print(list(map(lambda x: x + 1, range(10)))) 
    # 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map一般的用法,参数有一个函数一个序列,将右边的序列经过左边的函数变换,生成新的序列。

    最后看reduce()方法

    reduce是一个累加函数,这个函数必须接收两个参数,reduce把结果继续和序列的下一个元素做累积计算。

    这个函数并不是很常用,在python3中已将其从全局空间移除。

    现被放置在functools的模块里,用之前需要引入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my_reduce = reduce(lambda x, y: x + y, range(10))
    print(my_reduce)
    # 结果是45 是将0到9相加

     reduce的另外一个用法,列表去重

    ids = [1,4,3,3,4,2,3,4,5,6,1]
    func = lambda x,y:x if y in x else x + [y]
    reduce(func, [[], ] + ids)
  • 相关阅读:
    备忘:java在cmd中编译运行
    Java基础学习 —— 对象的克隆
    将博客搬至CSDN
    jenkins节点管理中没有默认没有Launch agent via Java Web Start
    postman 集成ci
    postman初级使用
    jmeter分布式压测实践及踩坑记录(linux压力机)
    jmeter监控服务器cpu、内存等
    jmeter跨线程组传递token实践
    初识jmet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aronthon/p/940405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