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户管理
linux是一个多用户系统,多用户进行权限管理(权限最小化)。
用户:存在的目录是为了对系统中的资源做归属;
密码: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对用户做身份认证;
用户组:在用户组中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用户,方便对多个用户进行授权操作。
1>用户管理相关文件:
/etc/passwd:用户基本信息;
/etc/shadow:用户密码信息、过期时间等;
/etc/group:用户组信息;
/etc/gshadow:用户组密码;
/etc/default/useradd:创建用户的默认配置信息;
/etc/skel/:用户家目录模板;
/etc/login.defs:全局用户设定信息;
/etc/passwd: 每行是一个用户,用来记录用户的基本信息,每行的格式:
account : password : UiD : GiD : GECOS : directory : shell
accout:用户名;
password:用户密码,密码位置默认是x;
UiD:用户身份id,用来唯一的标识一个用户;
GiD:用户组id,用来在系统中唯一的标识一个用户组(这里指的是其基本组的组iD);
GECOS:用户描述信息,可以空白,也可以随意写(useradd -c );
directory:用户家目录;
shell:用户所使用的shell类型;
/bin/bash-->可以登录系统;
/sbin/nologin-->该用户一定无法登录系统。
比如:
root : x : 0 : 0 : newuser : /root : /bin/bash
用户名 密 码 用户id 用户所在组的id 描述信息 家目录 shell类型
2> /etc/group:用户组信息;
linux,用户一定是属于一个组的;
在linux中,创建用户的时候,会自动创建一个组,组名和组id都和所创建的用户相同,而且,该用户会自动加入到这个组中。
如:
c : x : 1007 :
groupname : password : GiD : [user1, user2.....]
groupname:组名;
password:组密码;
GiD:组id;
[user1, user2.....]:该组中的用户列表;
3> 概念
用户的基本组(主组):当前用户具有哪个组的权限;
用户的附加组:用户额外属于的组。
主组:gp02
附加组:gp01、gp03
4>
/etc/default/useradd:定义创建用户默认选项的文件;
# useradd defaults file :useradd默认文件;
GROUP=100 :表示可创建普通组;
HOME=/home :用户的家目录建在/home中;用户家目录的默认创建地;
iNaCTiVE=-1 :是否启用帐号过期停权,-1表示不启用;宽限天数,0及以下数皆为无效数字;
EXPiRE= :帐号终止日期,不设置表示不启用;帐号失效日期(20081212);
SHEll=/bin/bash :所用SHEll的类型;登录后执行的程序;
SKEl=/etc/skel :用户家目录中的环境文件,默认添加用户的目录默认文件存放位置;也就是说,当我们用adduser添加用户时,用户家目录下的文件,都是从这个目录中复制过去的;
CREATE_MAIL_SPOOl=yes :是否创建用户邮件缓冲,yes表示创建。
5> linux中的用户类别
1) 可以登录系统的用户:
管理员用户:uid为0的用户,root;
普通用户:可以登录系统,但是没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
2) 不能登录系统的用户:
系统用户:用来运行一个程序,而不是用来登录系统;
3) 各类用户的id:
管理员用户:0
系统用户:1-999
普通用户:1000-60000(自定义uid最大4294967294)
4) 系统用户的特点:
1因为不需要登录,所以shell类型通常为/sbin/nologin;
2 系统用户没有家目录;
3. 系统用户id通常是小于1000;
2. Useradd命令
格式 :useradd [options] username
options:
-d:home HOME_DiR,指定用户家目录;
-c:comment COMMENT,用户说明信息;
-e:expiredate EXPIRE_DATE,指的账号的过期时间,时间格式: YYYY/MM/DD
-g,:gid GROUP:指的用户的基本组的组id;
-G:groups GROUP1[,GROUP2,...[,GROUPN]]],指的用户的附加组列表;
-u:uid UiD,指的用户的uid;
-m:create-home,创建用户的时候自动创建用户家目录(默认就已经使用);
-M:不自动创建用户家目录;
-o:non-unique,通常和-u一起使用,用来让两个用户使用相同的uid;
-r:system,创建一个系统用户;
-s:shell SHEll,在创建用户的时候,指定用户的shell类型
(/bin/bash/,/sbin/nlogin)
创建一个系统用户:
useradd -s /sbin/nologin -M -r ken
查看用户:
id ken
3. passwd命令
格式: passwd [ [options] username:(如果不指定用户名,那么就是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
options:
-stdin:接受标准化输入;
-l:锁定用户;
-u:解锁用户;
-d:删除用户密码;
-e:让用户密码过期;
如:echo “ 123“ | passwd --stdin ken,表示给ken用户设置密码123 (ken用户必须存在)
设置密码的原则:
1)长度要够;
2)密码复杂度(数字+字母+特殊符号)。
4. Userdel命令:
删除用户 userdel
格式:userdel [options] username
options:
-r:在删除用户的时候,连同用户数据一并删除,
5. 创建和删除用户组
1> 创建用户组 groupadd
格式:groupadd [options] groupname
options:
-g GID:
-o:
2> 删除用户组 groupdel
groupdel groupname
6. Shadow文件详解
zxhk : $6$dgnPoZ0s$6xNKEWz : 17729 : 0 : 99999 : 7 : : :
第一段:用户名;
第二段:加密后的密码 ;
第三段:上次修改密码举例元年经过的天数1970年1月1日(如果该字段空,意味着该用户密码被禁用);
第四段:密码最短使用时间(0表示不限制);
第五段:密码最长有效期(99999表示不限制)(如果第5的值小于第四段,那么用户无法修改自己的密码);
第六段:密码到期前几天开始发送告警,提示密码即将过去,请立即修改;
第七段:非活动期间,密码到期后的宽限时间(登录系统的时候必须先修改密码,才能登录);
第八段:密码过期时间(也是举例计算机元年经过的天数)(这里和前面的几个时间没有联系);
第九段:保留字段。
忘记密码可进入/etc/shadow 档案中,将 root 的密码这一栏全部清空,然后再登入 linux 一次,这个时候 root 将不需要密码 (有的时候需要输入空白字元) 就可以登入了,此时再将以 passwd 设定 root 密码即可。
7.Usermod命令
格式:usermod [options] username
options
-g:id GROUP,更新使用者新的起始登入群组,群名必须已存在;
-G:groups GROUP1[,GROUP2,...[,GROUPN]]]:定义使用者为一堆group的成员,每个群组使用逗号(,)来区隔;
-u:uid UID,使用者ID值,必须为唯一的ID值;
-s:shell SHELL:指定新登入shell,默认系统预定shell;
-l:lock,锁定用户的密码;
-U:解锁用户的密码;
-l:login NEW_LOGIN:变更使用者login时的名称为login name;
-e:expiredate EXPiRE_DaTE,使用者账号停止日期,日期格式为MM/DD/YY;
-d:ome HOME_DiR,更新使用者新的登入目录;
-m:move-home,移动用户家目录至新的位置。
8.其他命令
1> id命令
作用:用来查看指定的用户的信息(或判断用户是否存在);
格式:
id [-u|-g|-G] username;
-u:仅仅显示用户uid;
-g:仅仅显示用户gid;
-G:仅仅显示用户全部组id;
2> su命令(switch user)
作用:进行切换用户;
格式:su - 目标用户;
su命令和su -命令的区别:
前者只是切换了root身份,但Shell环境仍然是普通用户的Shell;而后者连用户和Shell环境一起切换成root身份了。只有切换了Shell环境才不会出现PaTH环境变量错误。su切换成root用户以后,pwd一下,发现工作目录仍然是普通用户的工作目录;而用su -命令切换以后,工作目录变成root的工作目录了。用echo $PaTH命令看一下su和su -以后的环境变量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