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刷题】面筋-网络-数据传输方式

    概述

    • 数据传输方式(data transmission mode),是数据在信道上传送所采取的方式。

    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 并行传输:

      • 将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 例如采用8单位代码字符可以用8条信道并行传输,一条信道一次传送一个字符。
      • 因此不需另外措施就实现了收发双方的字符同步。
      • 缺点是传输信道多,设备复杂,成本较高,故较少采用。
    • 串行传输

      • 是数据流以串行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
      • 该方法易于实现。
      • 缺点是要解决收、发双方码组或字符的同步,需外加同步措施。
      • 串行传输采用较多。

    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在串行传输时,接收端如何从串行数据流中正确地划分出发送的一个个字符所采取的措施称为字符同步。根据实现字符同步方式不同,数据传输有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两种方式。

    • 异步传输

      • 异步传输每次传送一个字符代码(5~8bit),在发送每一个字符代码的前面均加上一个“起”信号,其长度规定为1个码元,极性为“0”,后面均加一个止信号,在采用国际电报二号码时,止信号长度为1.5个码元,在采用国际五号码(见数据通信代码)或其它代码时,止信号长度为1或2个码元,极性为“1”。字符可以连续发送,也可以单独发送;不发送字符时,连续发送止信号。每一字符的起始时刻可以是任意的(这也是异步传输的含意所在),但在同一个字符内各码元长度相等。接收端则根据字符之间的止信号到起信号的跳变(“1”→“0”)来检测识别一个新字符的“起”信号,从而正确地区分出一个个字符。因此,这样的字符同步方法又称起止式同步。该方法的优点是:实现同步比较简单,收发双方的时钟信号不需要精确的同步。缺点是每个字符增加了2~3bit,降低了传输效率。它常用于1200bit/s及其以下的低速数据传输。
    • 同步传输

      • 同步传输是以固定时钟节拍来发送数据信号的。在串行数据流中,各信号码元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的,接收端要从收到的数据流中正确区分发送的字符,必须建立位定时同步和帧同步。位定时同步又叫比特同步,其作用是使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接收端的位定时时钟信号和DCE收到的输入信号同步,以便DCE从接收的信息流中正确判决出一个个信号码元,产生接收数据序列。DCE发送端产生定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数据终端设备(DTE)内产生位定时,并以此定时的节拍将DTE的数据送给DCE,这种方法叫外同步。另一种是利用DCE内部的位定时来提取DTE端数据,这种方法叫内同步。对于DCE的接收端,均是以DCE内的位定时节拍将接收数据送给DTE。帧同步就是从接收数据序列中正确地进行分组或分帧,以便正确地区分出一个个字符或其他信息。同步传输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每一个字符单独加起、止码元,因此传输效率较高。缺点是实现技术较复杂。通常用于速率为2400bit/s及其以上的数据传输。

    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 单工数据传输:

      • 是两数据站之间只能沿一个指定的方向进行数据传输。
      • 即一端的DTE固定为数据源,另一端的DTE固定为数据宿。
    • 半双工数据传输:

      • 是两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 即每一端的DTE既可作数据源,也可作数据宿,但不能同时作为数据源与数据宿。
    • 全双工数据传输:

      • 是在两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输。
      • 即每一端的DTE均可同时作为数据源与数据宿。
    • 注:

      • 通常四线线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 二线线路实现单工或半双工数据传输。
      • 在采用频率复用、时分复用或回波抵消等技术时,二线线路也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END

  • 相关阅读:
    AsyncTask Note
    从今以后我要写我写过的技术及代码
    金额阿拉伯数转中文
    [导入]匿名方法引起的异常
    [导入]对.net事件的看法
    [导入]把DataGrid控件定制成漂亮的课程表
    [导入]IIs上的证书安装要点
    oracle创建表空间
    如何在命令行更改IP地址
    server.mappath 与page命名空间说明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nliux/p/127763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