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理解感受野

    1,原文:https://blog.csdn.net/u010725283/article/details/78593410

           感受野(receptive field)被称作是CNN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为什么要研究感受野呐?主要是因为在学习SSD,Faster RCNN框架时,其中prior box和Anchor box的设计,一直搞不明白。当我理解了感受野才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快速看完这篇文章的前提是,要对CNN有个大致了解,feature map等术语要知道。

           先看八股式定义,感受野:在卷积神经网络CNN中,决定某一层输出结果中一个元素所对应的输入层的区域大小,被称作感受野receptive field。我们看这段定义非常简单,用数学的语言就是感受野是CNN中的某一层输出结果的一个元素对应输入层的一个映射。再通俗点的解释是,feature map上的一个点对应输入图上的区域。注意这里是输入图,不是原始图。好多博客写的都是原图上的区域,经过一番的资料查找,发现并不是原图。

           另外加上一句,目前流行的物体识别方法都是围绕感受野来做的设计,就如上文提到的SSD和Faster RCNN。理解好感受野的本质我觉的有两个好处。一,理解卷积的本质;二,更好的理解CNN的整个架构。

    2,https://www.jianshu.com/p/2b968e7a1715

    终于在知乎上中找到深度神经网络中的感受野(Receptive Field) - 蓝荣祎的文章 - 知乎
    http://zhuanlan.zhihu.com/p/28492837
    算是弄清了基本原理,记录以备忘

    1.先举个例子:

    • e.g.两层 3*3 卷积操作的有效区域(感受野)是5*5 (所有filter的stride=1,pad=0),示意图如下:


    • 三层3*3卷积核操作的有效区域是7*7 (所有filter的stride=1,pad=0),示意图如下:


    2. 基本定义:

    • 定义:感受野用来表示网络内部的不同神经元对原图像的感受范围的大小,或者说,convNets(cnn)每一层输出的特征图(feature map)上的像素点在原始图像上映射的区域大小。
    • 神经元之所以无法对原始图像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是因为在这些网络结构中普遍使用卷积层和pooling层,在层与层之间均为局部连接。
    • 神经元感受野的值越大表示其能接触到的原始图像范围就越大,也意味着它可能蕴含更为全局,语义层次更高的特征;相反,值越小则表示其所包含的特征越趋向局部和细节。因此感受野的值可以用来大致判断每一层的抽象层次。

    3. 感受野的计算

    • 感受野的计算

      可以看到在Conv1中的每一个单元所能看到的原始图像范围是3*3,而由于Conv2的每个单元都是由 2*2范围的Conv1构成,因此回溯到原始图像,其实是能够看到5*5的原始图像范围的。因此我们说Conv1的感受野是3,Conv2的感受野是5. 输入图像的每个单元的感受野被定义为1,这应该很好理解,因为每个像素只能看到自己。

    image.png

    在上图中,数字代表某单元能够看到的原始图像像素,我们用r_n表示第n个卷积层中,每个单元的感受野,用k_n和s_n表示第n个卷积层的kernel_size和stride.
    对Raw Image进行kernel_size=3, stride 2的卷积操作所得到的fmap1 (fmap为feature map的简称,为每一个conv层所产生的输出)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序列[1 2 3]表示fmap1的第一个单元能看见原图像中的1,2,3这三个像素,而第二个单元则能看见3,4,5。这两个单元随后又被kernel_size=2,stride 1的Filter 2进行卷积,因而得到的fmap2的第一个单元能够看见原图像中的1,2,3,4,5共5个像素(即取[1 2 3]和[3 4 5]的并集)。接下来我们尝试一下如何用公式来表述上述过程。可以看到,[1 2 3]和[3 4 5]之间因为Filter 1的stride 2而错开(偏移)了两位,而3是重叠的。对于卷积两个感受野为3的上层单元,下一层最大能获得的感受野为 3*2=6,但因为有重叠,因此要减去(kernel_size - 1)个重叠部分,而重叠部分的计算方式则为感受野减去前面所说的偏移量,这里是2. 因此我们就得到


    image.png

    继续往下一层看,我们会发现[1 2 3 4 5]和[3 4 5 6 7]的偏移量仍为2,并不简单地等于上一层的s_2, 这是因为之前的stride对后续层的影响是永久性的,而且是累积相乘的关系(例如,在fmap3中,偏移量已经累积到4了),也就是说 r_3应该这样求


    image.png

    同理:
    image.png

    。。。。。。可抽象如下:
    image.png

    理解:第n个卷积层的感受野等于前一个卷积层的感受野输出再乘以第n卷积层的kernel_size,即第n卷积层要合并多少个,这里算出的是总的量,还要减去之间有重复的量,第n卷积层总共要合并k_n个,那么前后两两相比较,空隙共有k_n-1个,比如说:第一层和第二层有重复,第二层和第三层也有重复等等,然后就要计算每两个之间重复的量有多少,首先每层共有r_n-1个数字,需要减去往右偏移的量,即stride,第1卷积层的stride_1,第二层会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偏移stride_2,即总共偏移了 stride_1*stride_2,即偏移量是一个乘积的累计效果,所以式子如下:


    image.png

    经过去括号简化。可得下面式子:
    image.png
  • 相关阅读:
    基于矩阵式产品管理的奖金如何发放?
    再谈技术开发项目与产品开发项目的差异
    如何培养合格的产品经理?
    技术规划变革管理——共创力典型咨询案例
    研发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深圳公开课成功举办!
    深圳市共创力《产品需求挖掘和规划》深圳公开课!(2019.12.6~7)
    技术规划与路标开发实践公开课在深圳成功举办!
    产品路标开发是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路径
    什么是技术规划(TPP)?
    什么是测试系统工程师(TS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ugustone/p/1052814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