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性能测试之-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网络传输时间(请求)+服务器处理时间(一层或是多层)+网络传输时间(响应)+页面前段解析时间

    响应时间=呈现时间+网络传输时间+服务器端响应时间+应用延时时间

    呈现时间

      其实主要说的浏览器对接收到数据的一个处理展示的过程。几年前大家都在用IE,如果页面显示比较慢,我们肯定不会怪罪IE,只会怪罪电信运营商的网速或被访问的系统(其实,大多情况我们不会考虑是被访问系统的问题)。现在chrome来了,我们会发现同一台电脑同一个网站,通过chrome去访问,页面的呈现速度会比IE略快。这是各种评测及大众用户的整体感受。当然,我个人感觉,opera浏览器的呈现速度最快,但它的显示效果一直不太好。

      呈现时间构成主要是前端的响应时间,这部分时间主要取决于客户度而非服务端。

      当然,我说这个呈现时间总不能全怪罪与浏览器的身上吧!当然还和承载它的操作系统有关,以及电脑硬件(比如cpu 内存)。假如你有超快的浏览器,如果是一台极其垃圾的电脑,我想你多打开两个网页就有可能使电脑卡掉。

    网络传输时间

       千万不要忽视数据传输时间。如果你要寄信给你一个远方的朋友,你想是什么影响你将信息传递给远方的朋友?不是你写信的过程(如果你写的信不像书一样厚的话),也不是你朋友读信的过程,而是送信的过程。

    你的带宽是多少?互联网是个网,就是算是相同的起点与终点,它有可能走的不同的路线。有没有考虑网络延迟?就算你的并发请求都能成功的发出,但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不能叫并发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一般要强调要在局域网中进行。当然,也有特殊的性能测试需要在互联网中时行。它们重点不是求用户的最大的并发量。

    服务器端响应时间

    系统得到请求后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那我进行性能测试主要就是验证系统的处理时间,因为前面的呈现时间和数据传输时间都我们不可控制的,用户使用的电脑及浏览器千差万别,用户的网络状况千差万别。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将系统的处理请求的时间缩到最短暂。

    如果我们对系统的的处理进行分析和讲解的话,它会是一个非常庞大与复杂的过程。语言、语言框架、中间件,数据库、系统架构以及服务器系统。

    现在的测试工具都屏蔽呈现过程,只是模拟多用户并发请求,计算用户得到响应的时间,也不会将服务器的每个响应都向客户端呈现。

    对于数据传输的问题,这也是我要强调的性能测试要在局域网中进行,在局域网中一般不会受到数据带宽的限制。所以,可以对数据的传输时间忽略不计。

     我要访问百度首页,发出了一个请求,百度开始给我返回页面数据,当搜索框与搜索按钮都已经返回到页面上了,但那个图标还在发送中。我不认为这个响应是完整的。必须把页面上的所有信息都返回给我才是完整的,我要的也是所有结果返回给我的时间。这种情况更符合“相应时间”的定义

         某系统有一个信息查询功能,当我输入某条件查询时,可能要查询几百万条数据,如果数据库,要查询所有的数据并把所有的数据全部完整的返回给我。可能服务器要查询很久,而我的电脑全部接收这些数据也可能只直接挂掉。那么服务器可能只查询100条数据并把数据返回给我,当我点击“下一页”时,服务器再次查询并将第二页的数据返回给我。这种情况更符合“系统响应时间”的定义。

      关于响应时间,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对客户来说,该值是否能够被接受是带有一定的用户主观色彩,也就是说,响应时间的“长”和“短”没有绝对的区别。

    合理的响应时间

      在互联网上对于用户响应时间,有一个普遍的标准。2/5/10秒原则。

      也就是说,在2秒之内给客户响应被用户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用户体验。在5秒之内响应客户被认为“比较不错”的用户体验,在10秒内给用户响应被认为“糟糕”的用户体验。如果超过10秒还没有得到响应,那么大多用户会认为这次请求是失败的。

      这里我们还要考虑一个使用频率的概念。

      我最早安装windows系统可能要1个小时,我们为什么觉得这很正常,因为我们要很久才装一次系统,如果系统使用得当,可能一个系统用几年不用重装,假如,我们在系统上装个任何小软件都要这么长时间,那我们一定是无法忍受的。对于软件控来说,他们会时常安装各种新鲜有趣的软件进行使用。

    对于一个税务报账系统,该系统的用户每月使用一次,一次花费3小时进行数据的录入,

    当用户单击“提交”按钮后,即使系统在10分钟后才给出“处理成功”的消息,我们也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在进行性能测试时,“合理的响应时间”取决于用户的需求,而不能依据测试人员自己设想来决定。

     

  • 相关阅读:
    C# 实现 JAVA AES加密解密(转他人)
    转 Java、C#双语版配套AES加解密示例
    开发工具资料
    WebApi返回Json格式
    【转】NuGet.org 无法访问的解决方法
    使用Senparc.Weixin.WxOpen开发高可用的微信小程序
    WebApi资料
    WinForm资料
    Winform开发框架之终极应用
    Winform开发中另一种样式的OutLookBar工具条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ell1991/p/700746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