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改变了传统的营销套路

    本书总体讲的是市场营销,也涉及其它方面的东东。比如产品策划、人力招聘等等。

    对我感触比較深的。有几点:

    1。  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改变了传统的营销套路

    传统产品的营销办法,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代表产品:脑白金、加多宝。

    互联网产品的营销路径,美誉度—>知名度—>忠诚度,代表产品:优酷土豆、爱奇艺。

    小米手机的做法,忠诚度—>美誉度—>知名度。

    (从这方面讲,这是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福利。

    在强调工具化价值的互联网产品中。忠诚度基本非常难建立。工具本身具有可替代性。所以非常难实用户忠诚度可言。

    只是,换个角度去想。手机不也是一个工具吗?!

    为什么小米能搞定用户,视频大佬搞不定用户。

    于是。就看怎样定义“工具”了。

    手机这个工具,水非常深。能养活大鱼。在手机这个“大工具”以下,小米有非常多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小工具”,比方miui操作系统、小米手机硬件、社交营销套路。每个“小工具”都能够单独被市场接受,而且足以在细分市场处于率先地位。可是,假设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做到极致。构成一个有机总体。形成生态,一个完美的闭环。小米手机总体就非常难被超越。非常难被模仿,仅仅能望尘莫及。

    另外。小米迅速崛起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行业背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忠诚度,露骨地理解,能够理解为“被忠诚度”,即,用户的强烈的需求 + 小米超越同类产品对用户的绝对诱惑。

    互联网是工具,智能设备才是趋势。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流行,小米手机迅速站稳脚跟,并逐渐辐射到其它领域。尤其是智能家居。

    在行业发展前景无量的情况下,小米才干一直“跑”下去,否则,假设赛道都非常模糊不清,率先的运动员也非常难继续保持率先地位。

    2,  用户是上帝。还是小白?。

    周鸿祎觉得。用户是小白。须要重复教育和引领。

    黎万强觉得,用户是上帝,project师和用户直接接触,一切开发由用户需求唯一驱动。

    我仅仅能说上述两个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的ZZ提出的观点,最中肯:听用户说。但不能严格照做,要清楚用户的根本诉求。

    3,  为何读书学习。

    坚持读书学习,即使它不能解决你如今的问题,甚至不能解决你以后碰到的问题,可是,这些作品本身蕴含着的对创作的热爱、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的向往与坚守,能使我们保持一颗殷切的求知心、对卓越艺术的虔诚信仰、对更优美精准呈现的单纯向往,等。

    所以,这样的热爱是通过自我驱动、自我沉浸,让我们从中回归本原,间或忘却得失,却恰恰可能是将我们领向卓越的最重要的动力

    ************************************************************

    參与感三三法则

    构建參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參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我总结有三个战略和三个战术。内部称为“參与感三三法则”。

    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三个战术:开放參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

    小米做品牌的路径:一開始仅仅专注忠诚度,通过口碑传播不断强化这一过程,到了足够的量级后,我们才投入去做知名度。

    对于一个品牌,知名度意味能让用户听见。美誉度意味着走到了用户身边,而忠诚度则代表已在用户心里。所谓的粉丝文化就是看你的品牌有多少忠诚的用户。

    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

    新营销的第一步,让自己的公司成为自媒体。

    传统思路是做好媒介渠道,如今是做好内容。

    曾经是找媒介,如今是媒介来找你。

    这当中。内容非常关键。

    ************************************************************

    摘记

    用户体验的核心是为谁设计。什么是用户体验?确定为谁设计、好用、好看。这是我理解中用户体验的三个“渐进式命题”。

    身体力行地与用户互动。扁平化结构,让功能开发人员与功能使用者直接沟通。

    开发团队面对的不再是冰冷的数据报表,用户面对的也不是单调的更新日志。

    对未来的思考。

    经典定位理论是指开创并主导一个新品类,怎样在潜在用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小米品牌的胜利。首先是“互联网手机”这个新品类的胜利。

    通常来说,传统行业的品牌路径是,先砸知名度。再做美誉度,最后是维护忠诚度。互联网企业因为产品即品牌,所以一般是先做美誉度,然后再做知名度。在强调工具化价值的互联网产品中,忠诚度基本非常难建立。

    小米做品牌的路径:一開始仅仅专注忠诚度,通过口碑传播不断强化这一过程,到了足够的量级后,我们才投入去做知名度。

    对于一个品牌。知名度意味能让用户听见。美誉度意味着走到了用户身边,而忠诚度则代表已在用户心里。所谓的粉丝文化就是看你的品牌有多少忠诚的用户。

    品牌的发展历程无外乎是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三步。知名度是让大家知道你是谁,是出如今用户视野内;美誉度是让大家认为你不错,走到了用户身边;而忠诚度则是让用户真正爱上你,走到了用户心里

    总结下怎样用互联网思维做电视广告,我有3个建议:

    1.  要全网互动。把电视广告本身当产品做二次传播;

    2.  偶尔到电视上做广告。信息越简单越好,尽量做品牌而不是功能广告;

    3.  电视资源段选择上。选最大平台集中爆破。

    做全国性品牌,要考虑新旧媒体组合。中国的人口是金字塔形,北上广是塔尖,大城市人口占比是比較小的。通过互联网引爆核心城市后。開始做全国性市场。要高速渗透二三线城市。就算作为互联网企业。眼下央视也还是极重要的选择。我们在央视投放策略是不做日常,但选择春晚作为最大爆破点。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给力。才干不断积累起品牌势能。外部平台合作是功率放大器,是给势能转化为市场动能时提供加速。

    假设势能本身不够。那样不管选什么样的平台,做如何的营销,即便合作伙伴愿意支持。恐怕也难有让人惬意的结果。

    所以我们说,产品和营销的关系,是10的关系

    你的包装,你的海报,你的营销。你的推广。都是跟在产品这个“1”后面的“0”。

    假设没有好产品,一切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而假设产品给力。哪怕营销做得差一点。也不会太难看。

    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媒体。带来了传播形式和获取方式的改变,媒介的权利给又一次分配了。门户时代,内容全然是编辑採编。博客时代。内容由用户參与採编,但依旧由编辑来推荐。而如今的微博、微信的信息流通,编辑已无法对其控制。

    企业要花精力让自己成为能持续提供优质内容的自媒体,同一时候,也应该发动用户来产生内容。

    人是环境的孩子。

    用制度规范出来的“服务”。是假的。用环境塑造出来的服务,是真的。

    之所以这样做。第一。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第二,还是所说的“人是环境的孩子”,你给员工提供如何的办公环境,他就会回报你如何的工作成果。员工从公司对自己的服务中体会到的感受。将直接反馈到员工对用户的服务态度其中。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注意力极其稀缺。在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中让用户注意并停留,一张突出鲜明的图片胜过华丽的长篇大论。

    直观可感知。一图胜千言。这是“读图时代”最显著的注意力红利。

    在移动互联网公司,设计师和project师一样重要。这社会化媒体传播中,非常多事件都要求响应速度非常快,为了要保证图片输出速度和质量。内部设计师团队的配备非常关键。

    在这个读图时代。你假设决定创业。一定要一開始就别忘了找一个靠谱的设计师。

    消费观念的进化,变化的本质是消费需求。

    功能式消费---品牌式消费---体验式消费---參与式消费。

    亚文化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主流文化也来自亚文化。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以前说。颠覆的创新都来自边缘地带

    我们也会发现,非常多的主流文化事实上都是来自于亚文化。

    等眼下这群喜欢暴漫和AKB的孩子们长大成熟,我们能够想象下十几二十年后主流文化圈又会变得如何丰富多彩。

    未来属于能真正理解消费情绪的品牌,而品牌背后的团队除了project师,更应该有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都是对生活高感知的人群。

    设计哲学的两本书:《无印良品》、《设计中的设计》。

    这些不朽作品本身蕴含着的对创作的热爱、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的向往与坚守。

    我们的热爱来自自我实现。它关乎欲望,如成就感、荣誉感。又关乎内省。如对卓越艺术的虔诚信仰,对更优美精准呈现的单纯向往。所以,这样的热爱是通过自我驱动、自我沉浸。让我们从中回归本原,间或忘却得失,却恰恰可能是将我们领向卓越的最重要的动力。

    互联网转型须要内外兼治,由内而外,我有一个词叫做“爆扁爽”。

    第一是爆,产品策略、产品结构一定要“爆”。

    第二是扁,组织结构要梳理,要扁平化。

    第三是爽。团队的激励,就是一个“爽”字。

  • 相关阅读:
    Silverlight:拖动滚动条控制媒体播放
    黑马程序员第一阶段3.面向对象第5天
    黑马程序员第一阶段2.java编程基础第4天
    黑马程序员第一阶段2.java编程基础第2天
    黑马程序员第一阶段2.java编程基础第3天
    黑马程序员第一阶段3.面向对象第6天
    黑马程序员第一阶段3.面向对象第8天
    黑马程序员第一阶段3.面向对象第7天
    黑马程序员第一阶段1.Java开发前奏第1天
    hdu 1133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hlsheji/p/508705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