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
认识到这位心学宗师王阳明,还得从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开始。我印象中记得,在初中的历史课本里,曾经提到过,在宋明时期的伟大思想,有程朱理学,以及心学,寥寥几句带过。还记得在课上老师跟我们说过,马列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认知这个世界的方法论,心学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的是这个世界除了自己的内心之外,都不是真实的,这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去认知世界,只有学习先进的马列主义。当时听到老师讲的,也觉得,一个人怎么会如此胆大妄为地认为这个世界除了自己以外的都不是真实的呢。可是没有接着细想,继续随着课本的内容,为考试的分数奋斗去了,但是阳明心学却一直留在了我心底里,直到我再次真正地去认识他。《明朝那些事儿》我断断续续算是读了三遍了,可是好像都没读完,到了讲明朝后期满清入关时就读不下去,每次都这样,不知为何。真的非常感激小说的作者,在小说里,我才真正开始认识到明朝时期最闪耀的明星,王阳明。历史上对他的赞誉已经足够多了,而我是在真正开始去了解他,去了解他所提出的心学后,才从心底里崇敬这位历史巨人。心学是在阳明在精通儒释道三家之说,再由自身的思考所得的成果。在理解心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曾经对道家理解上的错误。
王阳明认为,内心既是你认识世界,行事的天理,对于人而言普天之下哪里还有,心外的事物,心外的道理呢。心学教给我们的是练就一个好的心态,从内心做起,良知为本,知行合一,历事炼心,智慧且快乐着。心外无物的看法是与唯物主义相悖,可是在我思考之后认为,唯心主义其实是人之所以为人,而非野兽的一个关键的思想。为什么当初我会认为唯心主义是狂妄,居然敢认为世间除了自己本身就都不是真的了?我反思了自己之后,发现问题其实是当初我是站在绝对的唯物的思想上去认识。唯物思想可以帮助人去真切的认识世界,但是最大的一个弊端是会让人只认物质,物质为王,追求物质。当我认为唯心主义是狂妄的时候,是因为唯心主义试图告诉我,世间并不是物质为王,人心才是天理。而在认识心学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心学真正追求的是,人的精神境界,一个至善的精神境界,一种大智。而在我在读道德经的时候正是因为没有领悟而认识上出了错误。我之前是认为,老子所说的道,孕育出万物,人通过悟道,为了是找到真正的道,就像是地图一样,这样就可以应对世间万物。这个想法的背后,是其实有非常强的功利性。
或许要问功利性有什么不好?在世界上,没有物质怎么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又如何解释?这或许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最普通的问题。中国思想讲究中庸,我们生活的时候并不是要把这两者绝对的对立,我只是认为如果我们学着放下一会唯物的思想,放下一会功利性,如心学所说,去追寻一个至善的精神境界,或许会发现原来世间如此的美好,内心里有一种最真诚的快乐。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但是这会是王阳明所最愿意看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