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697cb1a0102wxe2.html
第三章 正念观心
本经所列举的第三念处是心念处。“心”是指心理现象,它们又被称之为“行”、“心所”(梵文:cittasamskara,“mentalformations”)。受也是行(心所),但是在第二念处里,我们已经专门讨论过——因为受的范围太广。剩下的是所有其他的心理现象,例如,想(梵文:samjna),行(cittasamskara)和识(vijnana),它们都是心的作用和即心观心的对象。行(samskara)可以是心理的、物理的或生理的。
佛教各个宗派所列举的心所的数目各不相同。俱舍宗(Abhidharmakosa School)列举了四十六种,成实宗(Satyasiddhi School)列举了四十九种,法相宗(Dharmalaksana School)列举了五十一种。《四念处经》只列举了二十二种心所,包括贪欲(desire)、瞋恚(anger)、愚痴(ignorance)、不镇定(disturbance)、心胸狭小(narrowness)、目光短浅(limitedness)、散乱(lackofconcentration)、心不自在(lackoffreedom)、昏沉(dullnessanddrowsiness)、焦虑(agnation)、掉悔(remorse)、疑惑(doubt),以及它们的对立面:不贪(not-desiring)、不瞋(not-hating)、不痴(non-ignorance)、镇定(non-disturbance)、宽容(tolerance)、目光远大(unlimitedness)、定(concentration)、心得自在(free-dom)、不昏沉(absence of dullnessanddrowsiness)、不焦虑(absence of agitation),不疑惑(absence of doubt),此外还包括正念(mindfulness)、嫌恶(distaste)、安详(peace)、喜悦(joy)、轻安(ease)、舍(lettinggo)。本经的第二种版本多列举了一种心所:不净(impurity),它可以包括其他被认为是不干净的心所。第三种版本认为感官欲求(sensulcraving)是不同于贪的一种心所。所有这些心所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作为我们即心观心的对象。
即心观心的练习与即身观身、即受观受没有什么不同。我们正念地观察那些被称之为“心所”的心理现象之生起、存在和消失。为了看清它们的本质、它们过去的根源和将来的后果,我们借助于有意识地呼吸,去辨认出它们,并且深入地观察它们。我们应该记住,当正念之灯被点亮的时候,作为观察对象的心所就会自然而然地朝健康的方向转化。
练习13 观贪欲
诸比丘,彼贪欲炽盛,心中了了分明,“我贪欲炽盛”。彼心离贪欲,心中了了分明,“我心离贪欲”。彼嗔恚炽盛,心中了了分明,“我嗔恚炽盛”。彼心离瞋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离嗔恚”。彼愚痴炽盛,心中了了分明,“我愚痴炽盛”。彼心离愚痴,心中了了分明,"我心离愚痴”。彼心念镇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镇定”。彼心念不镇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不镇定”。彼心念散乱,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散乱”。彼心念不散乱,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不散乱”。彼心志广大,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志广大”。彼心志狭小,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志狭小”。彼心智能趋上,心中了了分明,“我心智能趋上”。彼心智不能趋上,心中了了分明,“我心智不能趋上”。彼心力集中,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力集中”。彼心力散漫,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力散漫”。彼心得解脱,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得解脱”。彼心不得解脱,心中了了分明,“我心不得解脱”。
贪是指执著于不健康的渴求。有五种感官贪欲,即财:色、名、食、睡,它们的对象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贪欲连同其他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痛苦,能够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制造障碍。
无论什么时候,当修行者的心念转向了贪欲,他(她)应该对这种心念立即生起觉照这是贪求财富的心。这是色心。这是功名心。这是贪求财富的心产生的根源。这是由色欲所引起的痛苦。”
《四念处经》教导我们说,当贪心不存在的时候,修行者同样要观察到它的不存在。我们可以这样练习:“此刻,我无贪求财富之心;此刻,我无色心;此刻,我无功名心;等等。这是不贪求财富之心的根源。这是不贪求功名之心的根源,等等。这是因心不贪财而产生的轻安的感觉。这是由心不求功名而产生的轻安的感觉,等等。”
佛陀常常说,很多人把欲望和快乐混淆了。在“Maga-ndiyaSutra”(南传佛教《中部》第75经)中,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得了麻风病,他被迫住在森林里,全身剌痒得要命,非常痛苦。他挖了一个坑,往里面填满了干柴,然后把干柴点着了。当火焰变成了火红滚烫的木炭的时候,他站在坑边,把胳膊和腿伸到火坑上去烤。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的痛苦就得到了缓解。如果他不用炭火来烤自己,在这样的日子里,他的痒就变得无法忍受。几年以后,他的病奇迹般地治好了,于是他回到村庄里去住。
有一天,他到森林里去,看见很多麻风病人围坐在一堆炭火旁,张开四肢烤火,他为他们感到无限遗憾。火炭热极了,他根本无法靠近。如果有人把他拽到坑边,让他在火炭上烤烤他的身体,他会非常痛苦。在过去的时光里,用木炭烤火曾经带给他快乐和安慰,现在却成了一种大痛苦的根源。佛陀说:“贪心也只不过是森林里的一个火炭坑。只有那些病人才会视贪心为快乐。”佛陀出家以前,他曾经尝试过一段努力去满足五欲的生活,所以他的话是经验之谈。他说,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少欲知足的生活,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去享受身心内外的很多奇迹。
经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跋帝亚(Baddhiya)比丘观察他的无贪之生活的时候,他感到快乐而轻松。一天夜里,当跋帝亚在竹林精舍的一棵树下禅坐的时候,他突然大叫了两次快乐啊!快乐啊!”第二天上午,另一位比丘向佛陀报告了此事,他认为跋帝亚比丘是后悔失掉了作地方长官的高位。那天下午讲法之后,佛陀派人找来跋帝亚,问他:“昨天坐禅时,你喊了两次‘快乐啊!快乐啊!’,这是真的吗?”跋帝亚回答说:“世尊,是真的,昨天晚上我的确喊了两次‘快乐啊!’”
佛陀问他为什么?请告诉大众。”
跋帝亚回答说世尊,我做地方长官的时候,生活奢华,很有权势。无论我去哪里,都会有一大群卫兵前呼后拥地保护我。我的官邸内外日夜都有士兵把守。尽管如此,我却总是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没有安全感。现在当了比丘,我独自一人走进树林,独自一人坐在树下,独自一人睡觉,无席无垫,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感到有任何不安和恐惧的感觉。我感到极其轻松、喜悦和安详,这是我作地方长官时从未有过的事情。我不怕刺客也不怕小偷,因为我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小偷偷,或值得刺客抢。我就像这森林里的一只鹿,生活得如此悠闲自在。昨天晚上的禅坐的时候,我清晰地体验到了这种轻安的感觉,这就是我提高嗓门大叫两次‘快乐啊’的原因。如果我干扰了哪一位同修,我真诚地道歉,世尊。”
佛陀表扬了跋帝亚比丘,对大众说在知足和无畏之道上,跋帝亚比丘正取得坚实的进步。他的喜悦感受,即便是天人也会羡慕。”
在唯识宗里,“无贪”——不贪求什么东西,被列为十一种善心所之一。无贪是喜悦和轻安的基本条件。当跋帝亚比丘过着简单的生活的时候,他体验到了这些感觉。简单就是少欲知足。无贪是真正快乐的基础,因为真正的快乐一定包含着喜悦和轻安这些要素。
练习14 观瞋恚
彼有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有嗔恚”。彼无瞋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无瞋恚”。尚未生起之嗔恚云何会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瞋恚如何弃舍,心中了了分明。已弃除之瞋恚如何令未来不生,心中了了分明。
这个练习是正念地观察我们的嗔恚。在佛教中,我们了解到,人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构成的。瞋恚属于行蕴,而与瞋恚倶起的那种苦受属于受蕴。控制我们的瞋恚是修行道路上重要的一步。辨认出我们心中是否有瞋恚,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为了我们的正念观察工作得以专心致志地进行,我们把它与有意识的呼吸配合起来。
正念观察嗔恚是否存在的第一个益处是,当我们看到自己心中没有嗔恚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很快乐。嗔恚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烧掉了我们的自控能力,使我们想、说和做以后可能会后悔的事情。我们瞋恚时所造作的身、语、意业,把我们往地狱的路上推进了一大段。我们也许从来没有见过无间地狱(the Avicihells),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人瞋怒,他(她)就是在火烧地狱中(the hothells)。瞋恚和憎恨是构成无间地狱的原材料。无瞋的心清爽而安详,是十一善心所(the wholeso memental formations)之一。无瞋是真正快乐的基础,是慈悲的基础。
正念观察嗔恚是否存在的第二个益处是,只要辨认出我们的瞋恚,它就会丧失一部分破坏性。只有当我们瞋怒到无法用正念来观察自己的时候,它才会变得具有破坏性。当嗔恚在我们心中生起的时候,我们应该密切地随顺呼吸,同时辨认出瞋恚,并正念地观察它。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正念就已经在我们心中生起,瞋恚就无法再独占我们的意识。觉照就站在瞋恚的旁边:“我知道我生气了。”觉照成了嗔恚的伴侣。我们正念观察瞋恚,不是为了压抑或驱赶它,而只是为了照看它。这是禅修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正念的观察就像一盏明灯。它不是法官。它照亮我们的嗔恚,监护它,并且以一种亲切关心的方式照看它,就像一位姐姐照看和安慰她的小弟弟或小妹妹。
当我们瞋恚的时候,嗔恚就是我们自己。所以,压抑和驱逐我们的瞋恚,就是压抑和驱逐我们自己。当我们喜悦的时候,我们就是喜悦。当我们嗔恚的时候,我们就是嗔恚。当我们爱的时候,我们就是爰。当我们恨的时候,我们就是恨。当嗔恚生起的时候,我们能够觉知,瞋恚是我们心中的一种力量,而且我们能够把这种力量转化成另外一种力量。如果我们想转化它,首先我们必须知道怎样去接受它。比如说,一只垃圾箱装满了腐臭难闻的有机原料,这些有机原料可以被转化为粪肥,然后又变成美丽的玫瑰。开始,我们可能把垃圾和鲜花看成是两个孤立存在的个体,并且互相对立,但是,当我们深入观察的时候,我们看到,鲜花已经存在于垃圾中,而垃圾也已经存在于鲜花中了。美丽的玫瑰中有垃圾;如果我们认真地观察,我们就能够看清这一点。一朵鲜花变成垃圾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腐臭的垃圾中可能已经蕴含着美丽的鲜花和香草,比如芫荽和罗勒(矮糠)。当一位只使用有机肥料的好园丁深入观察这只垃圾箱的时候,她能够看到这一点,所以她不会感到悲哀或厌恶。相反,她珍惜垃圾,不歧视它。只需要几个月,垃圾就能变成香草和鲜花。面对嗔恚和绝望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有机园丁,这种智慧和不二观。我们不必害怕瞋恚或绝望。也不必拒斥它们。我们知道瞋恚是一种垃圾,但是我们有能力转化它。我们需要它,就像有机园丁(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只使用有机肥料、拒绝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绿色种植者)需要粪肥。如果我们知道怎样接受自己的嗔恚,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些安详和喜悦。逐渐地,我们就能够彻底转化瞋恚。
当瞋恚生起的时候,潜藏在我们意识深处的其他心所,就不会生起。这个深层意识被唯识宗(Vijnanavadas chool)称之为阿赖耶识(alaya)。举例说,当我们嗔恚的时候,悲、喜、爱、憎都存在于阿赖耶识中,但是它们潜伏在表层之下,没有现行,就像泥土中的种子(梵文:bija)。如果我们让嗔恚尽情地发泄出来而不加以监护,它就会在我们身心内外造成很多损害。当念(梵文:smrti巴利文:sati)心所从阿赖耶识中生起的时候,它可以成为嗔心所的精神朋友。当我们随顺呼吸并用正念去监护瞋恚的时候,情形就会变得越来越不那么危险了。尽管瞋恚仍在,但是它逐渐地丧失了力量,开始转化成为另一种力量,比如慈悲或智慧。
正念就像一盏灯,它照亮了我们自己。只要这盏灯被带进房间里,这个房间就会发生变化。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只要照到植物上,植物就会生长、变化。看起来阳光似乎什么也没有做,但是实际上,它做了很多事。在太阳的影响下,植物生产出叶绿素,因而成为绿色的。多亏植物的生长,动物才有东西可吃,才能活下来。如果太阳持续不断地照射在蓓蕾上,它就会绽放出鲜花。当阳光渗透花苞的时候,光子改变了它,于是,花儿开放了。我们的正念具有与阳光相同的作用。如果我们把圆觉之光持续地照耀在我们的心念上,它就会转化成为某种更健康的东西。
借助觉照之光的照耀,我们才能够看清瞋恚的根源。禅修的要点是,为了能够看清事物的本性而深入地观察它们。事物的本性是缘起,它是一切存在着的事物的真正来源。如果我们深入地观察瞋恚,我们就能够看见它的根源,比如误会(或愚痴)、笨拙(或缺乏技巧)、周围的社会、潜在的不满,习气(或者我们的习惯),等等。这些根源既可能存在于我们自身,也可能存在于促使瞋恚生起的主要刺激者身上。我们正念观察是为了能够看清和理解事实真相。观察和理解是解脱的要素,它使我们摆脱了总是与瞋恚相伴而生的痛苦。观察和理解产生了慈悲。它们是菩萨的大悲甘露,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清凉。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样,瞋恚是一个能量场。借助于正念观察和洞察其根源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把这种能量转化成慈悲的力量——一种具有建设性和疗救功能的力量。
通常,当人们发火的时候,他们会说一些话、做一些事情,给别人和他们自己造成损害。有一些人,总是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说话和做事。他们相信,这样做能够释放出他们心中正在燃烧的瞋恚的能量。他们大喊大叫,砸东西,向别人射出一支支语言的毒箭。这种发泄方式是危险的。
有时候,人们试图想办法用一种不那么危险的方式来发泄他们的愤怒。他们可能会走进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用尽全身力气撕扯一只枕头。当然,如果你打枕头打得精疲力竭,你的怒火就会平息下来,因此,你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暂时的轻松——精疲力竭总比愤怒要好受些——但是嗔恚的根源却原封未动,这样,当条件成熟的时候,同样的瞋恚又会再次生起。因此,为了看清和理解瞋恚的根源,正念观察是惟一具有持久战斗力的方法。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当瞋恚生起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回归自己,有意识地呼吸,并且用正念去监护瞋恚。为了保持正念,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我们认为某个人是导致我们嗔恚的原因,于是,我们不愿意听他讲话,也不愿意看他。通常,当我们瞋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回归自身,也不注意去对治它。我们老是去想那个使我们起瞋心的人身上可恨的地方——粗鲁、不诚实、残酷、恶毒等产等。我们想得越多,听得越多,看得越多,我们的怒火就燃烧得越旺。那个人的可恨之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也可能是夸张,但是,不管怎么样,它都使我们怒火万丈,我们不由自主地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内心的嗔,所以,我们首先要回归内心的瞋,并且观照它。就像一个消防队员,我们必须马上浇水灭火,不要浪费时间去找那个放火的人。“吸气,我知道我很愤怒。呼气,我知道我必须观照我的愤怒。”所以,最好不要听、看或想那个人。只要嗔恚继续存在,你就不要说任何话,或做任何事情。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正念观察的工作上,并且致力于平息我们的怒火,我们就能够避免造成以后让自己后悔的损失。我们可能愿意到户外去练习行禅。清新的空气和青翠的草木会给我们极大的帮助。走路的时候,我们可以背诵这首偈子:
吸气,
我知道瞋火仍在。
呼气,
我知道瞋恚就是我。
同时我知道,正念也是我。
吸气,
我知道瞋是一种苦受。 •
呼气,
我知道这种受已经产生,并且会消亡。
吸气,
我知道我能够照看这种受。
呼气,
我使这种受平息下来。
正念拥抱着这种受,就像一位母亲怀抱着哭泣的孩子,把她的关爱传达出来。如果一位母亲全心全意地照顾她的婴儿,那个小婴儿就会感受到母亲的温柔,并且渐渐地平静下来。同样地,我们可以使我们的躁动的心平息下来。
为了减少瞋恚所带来的苦受,我们全神贯注地修习行禅,把我们的呼吸和脚步配合起来,专心致志地去体会脚掌和地面之间的接触。过一会儿之后,我们的怒火就会平息下来,我们的正念就会变得更加强大。然后,我们才可以开始观察嗔恚及其本性。
我们知道,土豆不先煮熟不能吃。我们先往锅里填满水,盖上盖子,然后点火。锅盖使热量不往外散发,它就是定力——不说话、不听、根本不做任何事情,而只是把我们的整个心念都集中在呼吸上。只要锅在火上,水就会变热。我们修习有意识地呼吸的时候,尽管瞋恚仍在,可是它却得到了正念(土豆下面的火)的陪护。嗔恚(土豆)已经开始变化了。半个小时以后,土豆煮熟了,我们的瞋恚也得到了转化。我们可以微笑,而且我们知道,我们理解自己瞋恚的根源,我们有能力面对那个激起瞋恚的人。
我们的瞋恚根源于我们对自身和各种潜在原因或直接原因缺乏了解,是它们导致了这种不愉快的事态。嗔恚还根源于贪执、骄慢、躁动和疑心。我们处理突发事件的方式反映出我们的智慧程度,或日愚痴程度。我们瞋恚的主要根源在我们自身。环境和其他人只不过是间接原因。
我们可以容忍地震或洪水造成的损失,但是,如果是人导致了同样的损失,我们可能不会表现出太多的耐心,瞋恨就会在我们心中生起。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地震和洪水是有原因的,那么,我们也就应该能够明白,他人对我们所造成的伤害也有其潜在原因或直接原因。我们也要观察和理解这些原因。我们必须把别人所制造的麻烦也视为一种自然灾害。这些人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艰难,乃是因为他们愚痴,他们成了自己的贪心或嗔心的囚徒。如果我们愤怒地对他们说话,把他们看作我们的敌人,那么,我们只不过是在做他们所做的事情,这样,我们与他们还有什么区别呢?为了在我们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达到无瞋的状态,我们必须修习慈悲观。
练习15 慈观
彼无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无瞋恚”。已生起之瞋恚如何弃舍,心中了了分明。已弃除之瞋恚如何令未来不生,心中了了分明。……彼心离执著,心中了了分明,“我心离执著”。彼心无恨,心中了了分明,“我心无恨”。
在南传佛教《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卷161)中,佛陀教导我们说如果瞋心生起,比丘应对那个引起此种瞋心的人修慈观(themeditationon love)、悲观(the meditation on compassion)或舍观(the meditation on equanimity)。”慈观是长养慈悲心的一种方法。慈(巴利文:metta 梵文:maitri)是致力于为别人带来安详和喜乐的心。悲(梵文:kanma)是致力于解除他人痛苦的心。这就是“慈与乐,悲拔苦”这句话的意思。当慈悲成为我们心中的力量源泉的时候,它们能够给我们的亲人和其他人带来安详和喜乐。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慈悲之种,我们能够发展这些美好的力量源泉。慈悲不是那种试图占有、使用、支配或给我们自身及我们所爱的人造成痛苦的那种爱。慈悲是无条件的爱,不指望任何回报。因此,它们不会导致焦虑、烦恼或忧愁。
慈悲的本质是智慧,是辨认出他人痛苦的能力。我们必须能够体验到别人的生理、心理和处境的痛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想象成对方。我们必须“钻进”他们的色、受、想、行、识中,并且去体会他们的痛苦。作为旁观者的肤浅观察无法帮助我们看清他们的痛苦。《四念处经》教导我们,要与我们的观察对象合为一体。我们即身观身,即受观受,即行观行。
当我们接触到别人的痛苦的时候,悲悯的感受就会马上在我们的心中生起。“悲”的字面意思是“与别人一起痛苦。”为了看到另外一个人心中的痛苦而进行观察,这就是禅观的工作。如果我们跏趺而坐,随顺呼吸,正念地观察某个人,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他(她)的痛苦,悲悯的力量就会在我们心中生起。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这样做,而不仅仅是在坐禅时。借助我们正念观察的光芒,那个人的生理痛苦和心理痛苦就会凸现在我们面前。
当悲心生起的时候,我们必须想办法滋养它,并使它得到体现。当我们与那个人接触的时候,即使他说话做事让人不容易接受,我们的心念和行为也应该体现出悲心。用这种方式去修行,直到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慈不再因为对方是否道歉或是否变得可爱而发生变化。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肯定,我们的悲心是坚定的,真实的。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发现修悲心的一些利益:(1)我们的睡眠更放松,(2)夜无恶梦,(3)醒时更轻安,(4)不焦虑,不压抑,(5)我们受到周围的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物的保护。最后,作为我们修慈观对象的那个人,也会从我们的禅观中受益。他的痛苦会慢慢地消失,他的生活会逐渐地变得更光明、更喜悦。
我们修悲观,可以从某个正在经历肉体痛苦或处于困苦环境中的人开始——某个体弱多病的人、贫穷或受压迫的人,或者无依无靠的人。这种痛苦很容易发现。或者在坐禅时,或者当我们真正接触到它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深入观察。如果我们想深入地体验那个人的痛苦,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必须一直观察,直到悲心生起并渗透我们的生命。那时候,我们的观察对象就会浸润在悲心之中。如果我们这样深入地观察,悲心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化成行动。我们不会只是口头宣称广我非常爱她,”而是相反我必须做点什么,好使她减轻痛苦。”当悲心有能力解除痛苦的时候,它才真正地存在。
之后,我们可以练习接触各种各样的更难以觉察的痛苦。有时候,那个人看起来似乎根本不痛苦,但是,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在她身上,忧愁以隐蔽的方式留下了它的痕迹。物质条件很丰裕的人也可能会屈服于痛苦,甚至可能会自杀。绝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痛苦。使我们痛苦的人本身无疑也在痛苦。我们只要坐下来,随顺呼吸,深入地观察,我们就会很自然地看到她的痛苦。
我们可能会看到,她的不幸是由于抚养她的父母缺乏技巧造成的。但是,她的父母可能又是他们的父母的牺牲品。痛苦代代相传,并在她身上复活了。如果我们能够看清这一点,我们就不再会因为她使我们痛苦而责备她,因为我们理解她也是一个牺牲品。深入观察就是为了理解。一旦我们理解了,就可以很容易地用悲心去拥抱对方。
深入地观察那些使我们痛苦的人内心的痛苦,是一个奇妙的礼物。借助于观察,现在我们知道,对方也在痛苦。他也许以为,如果他能使我们痛苦,他的痛苦就会减轻。一旦我们体会到他的痛苦,我们对他的敌意和痛苦就会消失,而且我们会希望他少受些痛苦。悲心的泉水开始流动,我们自己最先受到它的净化。我们感到轻松舒爽,我们可以微笑了。我们不需要别人从中调解。当我们深入观察的时候,我们与自己达成了一致。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存在了。对方迟早也会看出我们的态度,并享受到自然地流动在我们心间的慈悲之河的清凉。
在我们体验到了悲观的效果之后,修慈观就相对变得容易了。与悲心一样,慈心首先也会给修行者带来安详、喜悦和快乐。我们知道,如果我们自身没有安详和喜悦,我们就不会有安详和喜悦去与别人分享。这就是悲观和慈观既能给修行者带来益处、也能给别人带来益处的原因。
当我们减轻别人心中的痛苦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就是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尽管生命是痛苦的,但是,生命中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晨犠、满月、连翘丛、紫竹、清溪和美丽的孩子。如果我们只注意自己的痛苦,我们就体验不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我们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无法解开这个痛苦的疙瘩,无法为喜悦的生活创造条件。正念观察是滋养智慧之树的养料,慈悲是最美丽的花朵。如果我们想把慈心付诸实践,我们就必须走近我们正念观察的对象。这样,我们的慈心才不会仅止于一种意象,而成为对现实世界有影响的力量乏源。
佛陀教导我们说,禅坐期间,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慈悲心传送到十方,去拥抱一切众生。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不要以为慈观和悲观就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想象我们的慈心和悲心像声波和光线一样传遍整个太空。声和光有能力到达一切处,慈悲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我们的慈悲只是一种想象——举例说,如果我们想象它们像一朵白云,慢慢地形成,逐渐地扩大,扩大到包围了整个世界——那么它们是毫无用处的;它们只不过是想象之云而已。只有真正的云才能下雨。只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真正与人和其他众生(包括我们的禅观对象)相接触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地有慈悲心,以及慈悲心是否坚固。如果我们的慈悲是真实不虚的,那么,它们就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中体现出来。
很多人以为,如果他们既无权势也无金钱,他们就不可能实现慈悲。实际上,慈悲的源泉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不必很有钱或很有权势,一样能够帮助很多人减轻痛苦、获得快乐。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念头,就能够减轻他人的痛苦,并且给他带去快乐。一句话能够给人安慰和信心,能够摧毁疑惑,帮助别人避免错误,调解矛盾,打开解脱之门,或者指给他成功与快乐之道。一个动作能够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或者帮助他抓住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念头也是如此,因为是念头导致了语言和行动。如果我们心中有慈悲,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一个奇迹。因为智慧正是慈悲的基础,所以,出于慈悲的言行就会对他人有帮助。当我们想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怎样去避免那种好心却帮了倒忙的做法。我们要一直铭记,慈悲其实就是智慧。
- (2017-09-30 06:11:54)
- (2017-09-29 13:46:31)
- (2017-09-29 13:39:23)
- (2017-09-29 08:36:44)
- (2017-09-29 0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