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相移描述的是一个系统中[相位变化]与[频率]的关系,那么群延迟描述的就是系统中[时延]与[频率]的关系。
对于线性相位,相移为-ωnd,于是群延迟就是-d(-ωnd)/dω=nd,即等时延。相应的频率-相位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对于非线性相位,总体上相位非线性(不等时延),但在某个频率ω0附近的相移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等时延),于是在该频率附近就有≮H(ejω)=-φ0-ωnd。相应的,在该频率附近的频率-时延曲线近似直线但一般而言不过坐标原点。
这样,在ω0附近的频率就具有等时延。例如,对于一个将低频通过载波调制到高频(ω0)的系统,可认为被调制信号在调制后(ω0附近)是等时延的。
“群”的意思是说,对一个系统而言,若输入是在某个(中心)频率附近的窄带信号,那么输出是近似等时延(线性相位)的;但如果输入的是两个不同中心频率的信号,那么输出时延可能有比较大的区别(非线性相位),甚至会造成两个中心频率不同的信号在经过系统之后,在时间轴上“倒置”了。这样,不同中心频率就构成了不同的“频率群”。可参考《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中的例子。
广义线性相位条件下,H(ejω)可表示为A(ejω)e-jωα+jβ,其中β为常数或分段常数。最简单的广义线性相位系统就是反相器,它不是等时移的(然而反相后再看又是等时移的)。更一般的较常见的例子就是四类FIR系统。例如一个I类FIR系统h[n]=[1 1 1 1 1]:
H(ejω)=e-jω2[sin(5ω/2) / sin(ω/2)]
ω在[0, 2π/5]区间时,[sin(5ω/2) / sin(ω/2)]为正,于是广义线性相位条件中的A(ejω)>0,β=0;但ω在[2π/5, 4π/5]区间时,[sin(5ω/2) / sin(ω/2)]为负,于是广义线性相位条件中的β=π,或认为A(ejω)<0,落在这段频率区间内的信号通过该系统后会有π的附加相移,即不再是等时移的。但若忽略掉2π/5以及所有其他点上的相位突变,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群延迟将是常数2,因此群时延并不总是代表时移,它去除了附加相移。另一方面,具有恒定群时延的某个“频率群”,不会改变该频率群内信号的包络形状(?),因此群时延有时候也叫包络时延。
各类FIR系统的零点
I类:h[n]长度为奇数,偶对称。没啥特别要说的。
II类:h[n]长度为偶数,偶对称。例如这个系统和这个输入:
h:[ a b b a]
x:[-1 +1 -1 +1]
如上,由于h[n]长度为偶数且偶对称,那么对于-1和+1交错的输入信号(ejπ,数字域最高频率)来说,输出一定为0,因此这样的系统必有零点在z=-1。于是II类系统永不能用于高通。
III类:h[n]长度为奇数,奇对称。于是中间值必定为0。对于这个系统和这个输入:
h: [-a -b 0 b a]
x1:[ 1 1 1 1 1]
x2:[-1 +1 -1 +1 -1]
如上,系统必有零点在z=1和z=-1。于是III类系统只能用于带通。
IV类:h[n]长度为偶数,奇对称。
h: [-a -b b a]
x: [ 1 1 1 1]
如上,系统必有零点在z=1。于是IV类系统永不能用于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