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质量的软件会导致重大的损失
虽然这看上去像是一个常识,然而看起来似乎还有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否则为什么市场上还泛滥着让人担忧的低质产品呢?所以这条显而易见的事实永远有必要强调下去,随便摘抄两个例子给大家增加点映像:
- 1999年,NASA在3个月之内,因软件错误先后损失了耗资1.25亿美元的“火星气象观测轨道太空船”和耗资1.65亿美元的“极地登陆者号”探测器;
- Intel曾经因为3行错误的代码不得不回收为此生产的Pentium芯片,一共耗去了4亿美元;
然而这还不是低质量软件产品导致的最大损失,这两个例子在众多失败的软件产品中,也仅仅是沧海一粟;所以如果你正在制造一个软件,请务必不要让它成为人类社会资源的浪费。
- 高质量的工作会节省时间和金钱
这条也应该成为一个常识,若如此人们为了节省时间、节省金钱,就应该去把质量做好才对。可惜事实却是我们经常在为了时间和金钱而牺牲质量,同时却以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现象:有人要求必须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钱来完成这个项目;然后就会产生一个低质量的项目;然后结果要么是该项目被迫终止,投入全部打水漂;要么是花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金钱,得到的产品却不尽人意;难道这是一个魔咒?
其实大家深入思索一下即可明白,高质量的工作相比低质量的工作,会有更少的Bug要去修复,避免了很多的返工和沟通,也不容易造成大家心理上的疲倦。而以上列举这些往往是发生在项目后期的,最费时费钱的事情;另外一个重要的区别是,高质量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在团队中可能出现的混乱,而混乱对一个项目的杀伤往往是致命的。
- 高质量是管理出来的结果
基于质量的第三个事实是:高质量是管理出来的结果,它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之所以强调这点,是因为也看到一些怪现象:有的项目从来不在质量方面投入时间和金钱,却期望该产品能自动获得很高的质量,这种事情怎么会实现呢?
组织一群人在一起做项目,本身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如果没有必要的协调和组织,可能连一个简单的任务都完不成;这种情况下,若要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人去进行质量管理的工作,必须有在这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自然界的定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