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其实在好久以前就看过了,给我感慨最深的是外包产业在文化上的冲击,印度经历过的,中国外包产业也必然会经历,历史是在重复的,今天早上看到了有兄弟说打死也去外包公司,看后就想起了这个片子。
我现在所在的城市就是一个外包之城,可以说90%的程序员就是靠外包吃饭的,其实大家每天心里都像明镜一样的明白“低技术含量的外包没有前途”,好多人都认为外包没有技术,其实这种思想不对,国外有大量的高端技术外包业务等着我们干,但是反问一句“你们能干吗?”,现在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平均每个项目开发4个月,干完就再转一个组再做别的项目,从Java .NET C C++ 到你们没有听说过的RPG,一个有着7年开发经验的外包人员可以说自已会十几种开发语言做过几十个case ,但是我们不敢说自已有技术,为什么?很简单我们只是编码,听好了就是编码,并且是在别人以开发好的框架上编码,你就是干一百年也提高不了,我们充岂量就是一个组装工人,大家都知道技术是要积累的,没有积累就没有进步,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就是走的这条路,以前丰田、福特、通用在中国开厂,我们只是把别人的发动机、变速器拿来,再加上自已的廉价汽车配件生产出一台台性价比很高的汽车,随着工人的成本在上升,这种以成本为推动的外包还能维持多久?看看本田的罢工吧,看看富士康的跳楼吧!在这里真的应该表扬一下吉利,老总真的有魄力有远见,建议软件厂商们都学学吉利吧,这才叫牛B哪。希望中国以后的中国软件都能向华为中兴一样走出中国走出世界和老外一比高下,这样的软件产业才是一谭活水,光靠人力成本的低廉是走不长,走不远的。
今天是星期天希望这个片子会给大家一点点感触,在轻松的时候也好好想一想自已的人生吧。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在降低经营成本的考量下,工资低廉又会说英语的印度大学生成为美国电话网络销售公司的最爱,纷纷将call center迁往该国,但是文化差异闹出的灾难和因廉价而获得的利益可能不相上下。陶德在整个部门被外包到印度后,心不甘情不愿前往当地,训练承包的销售公司员工如何以美国方式工作、说话。然而,孟买的混乱、街童的乞讨、名字被念成“蟾蜍”、旅馆墙壁画满印度【爱经】、遇到荷丽节时全身被丢满彩粉、上厕所得用“左手”清理、麦当劳变成“麦当佬”,而且还没卖吉士堡!种种不适应都让陶德抓狂。原来从走出航站的第一刻起,陶德的世界已开始改变。本片灵感来自导演约翰杰夫考特在尼泊尔和印度的旅行经验,以全球最火热的话题“外包”为主干,穿插跨文化浪漫爱情,幽默满点。导演表示:“所有人都会得到共鸣!文化撞击时总会产生许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事。我总是相信,彼此接纳绝对比互相抗拒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