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基础--list列表查找元素

    index() 方法

    index() 方法用来查找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位置(也就是索引),如果该元素不存在,则会导致 ValueError 错误,所以在查找之前最好使用 count() 方法判断一下。

    index() 的语法格式为:
    listname.index(obj, start, end)
    

    其中,listname 表示列表名称,obj 表示要查找的元素,start 表示起始位置,end 表示结束位置。

    start 和 end 参数用来指定检索范围:
    start 和 end 可以都不写,此时会检索整个列表;
    如果只写 start 不写 end,那么表示检索从 start 到末尾的元素;
    如果 start 和 end 都写,那么表示检索 start 和 end 之间的元素。
    
      index() 方法会返回元素所在列表中的索引值。
    

    numa = [42, 37, 69, 2, 36, 10,-73.5, 17, -22, -99,-58]

    # 检索列表中的所有元素
    

    print(numa.index(17))

    # 检索2-5元素
    

    print(numa.index(2,2,5))

    # 检索4之后元素
    

    print(numa.index(-22,4))

    # 检索不存在元素
    # print(numa.index(-220))
    

    count()方法

    # count() 方法用来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基本语法格式为:
    # listname.count(obj)
    #
    # 其中,listname 代表列表名,obj 表示要统计的元素。
    #
    # 如果 count() 返回 0,就表示列表中不存在该元素,所以 count() 也可以用来判断列表中的某个元素是否存在。
    #
    

    numb = [42, 37, 69,36, 2, 36, 10,-73.5, 17, -22, -99,36,-58]

    # 统计元素出现次数
    

    print("36出现次数%d次"% numb.count(36))

    # 判断元素是否存在
    

    print(numb.count(100))

    **** END ********************

  • 相关阅读:
    Network In Network
    UNIX环境高级编程之第4章:文件和文件夹-习题
    SqlServer 错误日志切换和查看
    hihoCoder
    Mono源码学习笔记:Console类(四)
    Java transientkeyword使用小记
    高速排序算法具体解释与实现
    The Triangle
    iOS开发实践之GET和POST请求
    C#重构经典全面汇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ktesting/p/1304221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